第54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人潮簇拥着向码头方向涌去,都想争先一睹江东士族的风采,王谧却是没有动,任由人流就这么经过自己,青柳见状,悄声道:“郎君不去看看?”

“也许能见到想见的人呢?”

王谧淡然道:“不用了,那边的繁华,还不属于我们。”

“也许将来,我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在此之前,两边见面,仰头低头,对双方来说都是种折磨。”

青柳抿了抿嘴,心道郎君明明不是那么绝情的人,却总喜欢说那么绝情的话呢。

过了不久,张家的大船靠岸,前来接送的马车接连赶来,士子们坐车离去,然后是运送货物的牛车板车,足足来了数百辆车,还没有运送完大车上的货物。

这些车辆从码头向着城内各处络绎不绝行去,江东士族在建康都有各自产业,如今是各回各家,等待来日入朝觐见,绶官入仕。

张氏也是如此,张玄之等吴郡四族的马车更是奢华,车后还载着奏乐的乐工,颇显名士风流,看热闹的建康市民追着马车奔走唱和,好不热闹。

当然,也有对此颇不顺眼之人,王谧不远处,就有两个衣着颇为陈旧的落魄士子,正在小声议论着。

一人愤愤道:“招摇过市,不过显摆罢了,这下子这么多吴郡士族入朝为官,只怕北伐是没希望了。”

另外一人道:“不会吧,他们虽然是南人,但未必不希望天下一统啊。”

先前那人冷笑道:“他们土地产业都在江东,北伐还要他们出钱出人,对他们又没有好处,他们怎么会支持?”

后者反对道:“打下北方,他们自然有封赏,何况要是朝廷支持,他们起码不会反对吧?”

前者嘿了一声,“朝廷.....皇帝真的想回到北地吗?”

后者惊讶道:“为什么会这么想?”

前者愤然道:“这一百年前,是哪里?”

后者出声道:“吴国啊。”

前者冷笑,“三国时期,吴国想着魏蜀相争,从而渔翁得利,但最后呢?”

“之前几次北伐失败,如今朝廷已经用全面进攻转向坐看中原争斗,伺机入局的想法,但和当年的吴国何其相似,我不认为北伐前景乐观。”

王谧听到这里,忍不住出声道:“说的好。”

“大争不争,投机取巧无法自强,最后只会沦为刀俎上的鱼肉。”

两名士族听到自己议论被听到,吓得大惊失色,连忙看了过来,看王谧身穿布衣,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脸上露出了些许傲色,也不答话当即转身离开。

老白嘿了一声,“建康士族,还是如此看不起人。”

王谧微笑道:“常情如此,要和士族平等对话,就必须争取到相应的地位,更别说让其为己所用了。”

随着大船上士族离开,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也跟着散去,码头上先前拥挤的人潮不再,一时间冷清起来。

而街道上面,则是落满了牛马的粪便,此时道路两旁的,便即涌出来不少背着竹篓的幼童,他们拿着竹叉,将地面上的粪便叉入背后竹篓,其动作极为麻利,显然都是熟手了。

王谧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先前街道这么干净,原来是有人专门收集粪便,想来也是,粪肥发酵技术也是农业进步的一环。

彼时随着北地农民南下,江东农业突飞猛进,对于动物粪便的利用也有了长足进步,乡间俗话,牛粪寡,马粪肥,鸡粪是个大恶鬼,不同动物粪便的发酵处理方法完全不同,经过了不知多年的经验积累,华夏百姓才不断完善了粪肥技术。

这其中必然有无数的挫折和失败,粪溺亦有道,没有什么事情能随随便便成功,就像王谧如今初入建康的局面一样。

如今他面前的道路,蒙在一大片未知的迷雾之中,难以分辨谁是助力,但可以想象,阻力和障碍绝对不会少。

但王谧明白,要是连眼前的关卡都无法越过,那只能说明自己不过尔尔。

欲成大事,必受其苦,粪溺虽贱当有其用,天生我材不必自轻,就让自己看看,前面到底是什么考验吧。

顾骏先到隔着乌衣巷两条街的清溪巷,找到了王劭说的那所小院,他用钥匙打开门时,看着两边沿街的店铺,微微皱眉,这似乎有些太不清净了?

清溪巷其实是个颇为风雅的地方,街道两边的沿街店铺,从书画乐器到日常杂物,皆有售卖,所以来往的人颇多,连乌衣巷的王谢子弟,也常到此驻足,购置些赏玩和日常用度的物件。

所以日子长了,清溪巷名声便传了出去,建康士族,几乎没有不来此地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住宅的环境,其实有些嘈杂。

王劭私下购置的这所宅院也并不大,甚至比王谧在丁角村的草庐还要小些,顾骏看了两圈,便命人稍做打扫,同时心中嘀咕,主公让郎君暂居此地,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让郎君住进王氏宅邸的打算?

亦或是别的什么想法?

顾骏摇摇头,心道主公的心思,自己还是不要猜的好,只要自己将郎君接到这里来,此行自己的任务,怕是就算完成了,以后便是王氏内部家事,自己涉足深了,只怕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顾骏留下几人打扫,自己则是带着几辆马车出了巷子,赶往码头去接王谧。

马车离开后,小院周围的几家店铺里的人,都好奇地探出头来张望,这家已经好几年没有住人了,如今怎么突然来了?

小院斜对面的铺子,是卖吃食的,里面个年轻妇人,她身边的小娘八九岁模样,好奇道:“阿母,对面也是来开铺子的吗?”

“新的主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清溪巷一开始都是民宅,后来做买卖的多了,有人便从院墙对着沿街处开一门脸,以作铺面,渐渐他人也纷纷仿效,于是才形成了如今的样子。

年轻妇人摸了摸小娘的头,轻声道:“莫管闲事,不要招惹人家。”

顾骏赶往码头的路上,却是遇到了江东士族的车队和看热闹的人群,建康街道堵得水泄不通,等顾骏带着马车赶到码头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他见到已经回到客船的王谧后,说了王劭的安排,王谧心道有意思,自己归家,不说吃个饭,连王氏大门都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