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急火打不出好铁

虎泉郡距离京城不过两三百里,平南伯入狱又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故而早已传到此地。

墨家游侠李通明之名,也随案件一同传播。

如今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对此名最为忌惮的,无疑是这些世家。

他们在本地为官的同族,这一次不知陷进去多少。

传闻此人铁面无私,油盐不进,又不惧生死,这次麻烦了……

三家家主对视一眼,额角渗出冷汗,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身后霍临锋抬手托着下巴,小声道:“他这名字怎么好像在哪听过?”

诛邪台七人,也是这时才得知李通明姓名,先前众人急着赶路进城,什么都还未问过。

“前几日在京城声名鹊起的墨家游侠,李通明。”儒家弟子展开手中折扇提醒道。

众人顿时神采奕奕。

望向前方马背上坐着的挺拔身影……

原来他就是李通明!

不仅仅是前几日京城流传过这一姓名。

更是稷下学宫提前三年便出师的天才!

比他们只大两岁!

不论哪家夫子,都曾在课堂上提过此人。

言墨家捡到了宝。

同时他还是墨家当代最年轻的四境机关师!

需知墨家机关师前三境战力低微,可一旦踏入第四境,便是同境中最为棘手的存在。

机关师虽然只炼神不炼体,但却并不惧怕近身战。

实际上,以防御为主的机关,才占据大多数。

……

“大人见谅,这手今日也不知是怎么搞的……”

慕容轲嘴角僵硬,扯出一个笑容。

他佝偻着背退后半步,拾起地上短刀,浑浊眼珠转了半圈:“大人可是要前往郡府?”

“是又如何。”

李通明轻拽手中缰绳,胯下雷狰马喷出两道鼻息,朝前走去。

三家家主不敢拦路,赶忙挥手让下人将马车撤去。

而后孙家家主抹着脸上汗珠,张家家主提着袍角,踉跄追赶,出声挽留道:

“大人且慢,如今郡府连个主事之人都没有,不如先到我等府上喝盏茶。”

李通明眼皮都未抬一下,继续赶路。

他在等,等一个契机。

现下城中无人主事,工匠恐难短时间召集。

三个世家更不可能好心相助。

“呼,呼……”孙家家主是个体虚的,跟了没多久,便开始大喘气。

他双手扶着膝盖,三角眼中闪过怒火,音调霍然拔高:“姓李的,你给脸不要脸是吧!”

张家家主目光阴鸷地扫过四下,索性压低声音道:“李大人,强龙不压地头蛇,不管你到虎泉郡是为了何事。”

“我三人都可以明着告诉你,没我三家同意,你就算到了郡府,也什么事都干不成!”

李通明猛地勒马,侧过头:“是吗,几位刚刚说去哪小坐来着?”

见状,三人语气立时又软了下去,躬着身道:“我三人府上,大人想去哪都成。”

“可有暖阁?”李通明像是来了兴致。

“有的有的,大人,慕容家主府上养着的舞姬,都是极品!”

“可有丰腴的?”

“怎会没有!”孙家家主拍着胸脯,“保准给大人您伺候满意……

不错,只要大人愿意大驾光临便是别人家的新媳妇……”张家家主挤眉弄眼道,“今夜也能送到您的塌上!”

“如此甚好……”李通明嘴角挂笑。

下一瞬,他表情骤变,笑意冰封:“妨碍公务,来人,将这三人拿下,杖三十,押入郡府大牢。”

“是!”踏霄营百户抱拳领命。

几名士卒下马,身上铁甲锵然作响。

“对了,再加一条罪名,破坏别人家庭。”

“噗嗤……”身后晏宁肩头不住颤动,没忍住笑出了声,见李通明回头看来,连忙用袖口掩住唇角。

街道两旁百姓也从一开始的不解、愤怒,到现在的开怀大笑。

三家家主见披甲士卒靠近,不由向后退去,面色铁青。

张家家主嘶声叫嚷:“李大人,有话为何不能好好说,非要撕破脸皮?”

“谁会和死人好好说话。”李通明一甩手中缰绳,驱马离去。

三人自然不信李通明敢杀他们,脖颈青筋暴起,冲着李通明的背影吼道:

“姓李的,你大可碰我三人一下试试,就算你将我三人关起来,这城中你也是寸步难行!”

“少废话!”踏霄营士卒上前,反剪三人臂膀,将三人押跪在地。

“轻,轻点……”孙家家主疼得五官皱成一团。

……

不多时,众人抵达郡府。

作为一郡最高的行政机构,此刻却却显出几分萧索。

偌大的府衙,此刻只有几个灰衣小厮洒扫。

至于官员则一个不见。

为数不多的几个能主事的官员,皆出自虎泉郡三大世家。

如今已收到家族传信,告假称病。

虎泉郡新派的郡守也因不详之事,暂时没有来此上任。

就算来了,也得花费大量时间,收拢权力,不然寸步难行。

“这该如何召集工匠?”霍临锋走到李通明身旁,望着空荡荡的院落皱眉道。

“让踏霄营的人都散出去,能找到多少算多少。”

“今天我先开炉赶造几批针头,顺带再将连弩图纸画出来。”

“好。”霍临锋应下,转身去找踏霄营百户。

很快,两百士卒全部散出,去往全城大街小巷,打听、搜寻工匠。

不过这一步大概率会铩羽而归。

慕容、孙、张三家在虎泉郡扎根几十年,根基已久。

有这三家掣肘,匠籍名录早被攥成铁桶,工匠多半是找不到的。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且在李通明的预料之内。

他准备干一票大的。

午时,两百踏霄营陆续折返,却只找来三五名布衣匠人,袖口还都沾着仓促收拾留下的炭灰。

堂内书案旁,李通明正在伏案画图。

晏宁听到两百踏霄营的外出情况后,看向坐在案前的李通明:

“没有工匠,单靠你一人,就是把腕骨累断,打造出的连弩恐怕也不够。”

“那到时便要劳烦晏大夫,替我医治了。”李通明不急不缓的回道。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说笑!”晏宁面露嗔怒,“我都替你着急!”

“别急,急火打不出好铁。”李通明抬眼瞥了眼对方,而后继续低头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