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离开旧衣街(求追读)
- 1983小渔村,全村集体创业
- 林北不想点外卖
- 2787字
- 2025-03-31 00:00:59
陈海浪拆开手表后,这些学徒看到里面的构造后,那叫一个震惊。
“零件都这么小啊。”
“难怪师傅要让我们通过夹芝麻的测试,才肯收我们为徒。”
好奇宝宝李桃花问道:“师傅,那个不停摆来摆去的东西叫什么?”
“这东西啊,叫摆轮,那个看起来像弹簧的东西叫游丝,这玩意可是机械表的心脏。”
陈海浪指着发条盒说道:“这个小圆盒就是发条盒,你们平常听到的上发条,就在这个盒子里。
这里有个特别要注意的,拆发条盒前,要先拆一个小零件,而这里有根非常细小的弹簧,拆之前,最好先拿个东西盖住,否则很容易弹飞。”
在场绝大多数人,连机械表的内部都没看过,突然给他们塞入这么多零件名字,当场就给搞懵逼了。
而他们是真没想到,师傅什么理论知识全都没教,一上来就教他们学拆表。
虽然感觉流程有些不对,甚至不符合常理,可对他们来说,那叫一个爽。
这种感觉就好像原本要上数学课,可体育老师却说:这节课,我占用了。
刘红军感动到都快要哭了,这个师傅太对他胃口了。
实际上,他对陈海浪撒谎了,他先前在父母的介绍下,有跟其他修表师傅学习过一段时间,他是有一定基础的。
可那个老师傅简直就是混蛋,让他打杂了将近半年,手表都不让他摸。
还说什么,锻炼他的心性,我锻炼你大爷,摆明就是把他当成免费的劳动力,怕他学的太快,就不帮他打杂了。
刘红军给他端水倒茶半年后,终于忍无可忍,把那个修表师臭骂了一顿,然后潇洒离去。
可他是真没想到,这个叫陈海浪的年轻师傅,竟会如此直接,一上来就教他们拆表。
得知等会还会给他们机芯,让他们实操后,刘红军激动到不知道该说什么:“师傅,你有对象了没?”
陈海浪不解看着刘红军,这货在发什么疯,怎么突然就问这个?
张阿光回道:“这个我知道,师傅还没对象,可惜我姐不争气,不然我就可以叫姐夫了。”
刘红军认真道:“我有个妹妹长得挺漂亮的,还没有跟人谈过,师傅,要不要我介绍给你。”
陈海浪无语看了他们一眼:“不用你们瞎操心,我早就有对象了。”
“啊,师傅,你啥时候有对象的,我怎么不知道,难怪我姐跑去鹭岛了。”
“你姐离开村子了?”
“嗯,前几天刚走的。”
陈海浪微微皱眉,感觉有点怪怪的,不过她离开浪浪村这事应该跟他没关系吧。
赵三明嘿嘿笑道:“刘哥,既然师傅都已经有对象,你看我有没有机会当你的妹夫。”
“你不行,我看不上。”
“卧槽,你大爷的。”
“咳咳,还在上课呢,认真点。”陈海浪咳咳几声:“下次再这样随意岔开话题,自己罚站面壁去。”
“明白了,师傅。”
“下次再也不敢了。”
......
在陈海浪的指导下,这一天,几乎所有学员都独自拆装了两遍机芯。
虽然师傅没给他们讲原理,可就在拆装的过程中,他们这些人慢慢对机械表有一定的认知。
高中毕业的李桃花,最先明白了机械表的动力原理。
“师傅,是不是咱们拧完这个发条,然后发条盒上的齿轮带动这些零件转啊。”
“是这样的,没错。”
李桃花不解地说道:“可我小时候,玩的那个铁皮青蛙也是上发条,可上了发条后,很快就会没了,手表是怎么做到转一整天的。”
陈海浪真的忍不住要夸夸这个李桃花了,这姑娘的外在是真的很具有欺骗性。
“这里涉及到一个擒纵调速系统,是专门用来给发条刹车的,讲起来比较麻烦,今天暂时不教你们这个,等你们学会拆装机械表后,自然就会明白,为什么发条释放会那么慢。”
陈海浪真的不能继续讲了,修表匠对外行人来说,确实很高大上,可只要明白其原理后,大多数人真会忍不住来一句:“卧槽,原来这么简单。”
修表这门手艺,真不算特别难,难的是制表工艺。
陈海浪还挺惋惜前世国内的一些手表厂的,五六十年代那会,为了赶超西方,国家投入了不少资源。
最辉煌的时候,上海手表厂有24家工厂,一个研究所,20个经销部门,一所职工大学,一个运输队,2家合资企业。
可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机械表就被石英表和电子表打得爹妈都认不出来。
最后手机问世后,整个行业干脆自我阉割,手表失去日常使用价值,逐渐演变成一种奢侈装饰品。
而国内那几家曾经辉煌过的手表厂,在完成阶段性的使命后,直接从国家战略清单里掉队了。
从此国产表品牌,就只能打打情怀牌,可工艺精度还有打磨水平,并不是靠“情怀”就能烧出来的,而是要烧钱。
就此国内手表进入了非常扭曲的恶性循环里,品控上不去,卖不上好价钱,没钱的话,又做不出精细的机芯来。
这些天,陈海浪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停教他们拆卸、清洗和安装这款西铁城的8260机芯。
虽然这些学徒的状况不断,赵三明一个不小心,把游丝都给搞断了。
张阿光拆棘爪弹簧时给崩飞了,趴在地上找了两个小时都没找到,最后李桃花梳头发时,把那根小弹簧给梳了出来。
还有螺丝给搞失踪的,机芯没拿稳,直接炸开的......虽然小状况不断,可陈海浪并没有特意去骂他们。
因为他们真的已经很厉害,比普通人要好很多,且犯过的错误,就很少犯第二次。
差不多,在陈海浪收徒的第四天,强哥直接把剩下的手表都全都送了过来。
而陈海浪也是心大,直接把这批泡水表交给他们:“从今天开始,我教你们怎么修泡水表。”
从现在开始,陈海浪准备给他们上第二课,修表并不是一个有趣的职业,相反它非常枯燥。
尤其碰到这种大订单时,真的比工厂流水线上干活还要无聊。
当他们开始正式修表后,陈海浪本以为那个刘红军会最先放弃。
可没想,这小子居然咬牙坚持了下来,且还表现得特别有干劲,一边修表还一边哼歌。
而几天相处下来,最让陈海浪觉得惊艳的是,桃花不单表修得不错,还有一手好手艺,简直就是全能型人才。
这段时间,都是她当厨师,大家在她的照顾下,一个个都长膘了,连带着经常来蹭饭的赵金生也被她给养胖起来。
一个月的时间里,陈海浪总算跟这帮学徒完成七百只泡水表的维修工作。
而在不停拆卸的过程中,李桃花早就已经明白各个零部件的作用。
而让陈海浪没想到的是,桃花突然来了句总结:“师傅,我感觉手表好像也不是特别难,可为什么咱们国内的手表没有国外的好啊。”
面对这个问题,陈海浪笑了笑:“这个问题啊,我没法给你回答,你以后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师傅,等我技术再好一点,你能不能教我们手搓机芯,我想打造一块属于自己的手表。”
“以后有机会再说。”
跟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后,陈海浪还真处出感情来了。
这个月下来,该教的,陈海浪都已经都教给他们,毫不夸张的说,就他们目前的技术,只要不是碰到那些高端手表,比如三问、陀飞轮和万年历,他们应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按原先的剧本,陈海浪觉得这些人学会修表后,应该就会找各种借口“出师”。
可没想,这四个家伙学会修表后,一个都没跑,还喊着要跟师傅一起干。
刘红军最肉麻,嘴里总喊着:“师傅在哪,我就去哪,生是师傅的人,死是师傅的鬼。”
陈海浪那叫一个无语,可却很开心,最终思考了一番后,他把那家海浪修表店交给这几个学徒打理。
而陈海浪也没让他们免费干活,每个人都给他们发了四十块的工钱。
转眼,就来到九月,陈海浪看着修表店里,欢声笑语的几人,不由露出会心的笑容。
可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他拿着张程程那只三问表,坐上了前往鲤城的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