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沈度命令登莱大军趁夜色攻城,他的属下都感觉很荒唐。刘方希之后,李继胜、方书宇、吕博仁、孙虎、叶涛、隋方杰等一干将令纷纷发表见解。
大家说的意思都差不多,攻城战没那么简单,不可冒然行动。
当然,他们嘴上说的所谓战前准备以及制定更详细的作战方案,也就是泛泛而谈,不是那么刺耳。
但是,心里都在腹诽。
真若是按照总指挥的指令作战,玩笑可就开大了,后果嘛,谁都清楚。
重要的是,这是登莱大军出征以来第一场正规战役,而且还是强攻城墙高大的济南府。
如果按照总指挥的指令攻城,也有可能是登莱勤王大军出征以来最后一场战役,从此之后,登莱大军是否存在都很难说。
别忘了登莱军队都是些什么样的兵,大家嘴上不说,谁心里没有数?
差不多都是没有经历战争的新兵不说,连整合都没有完成,上下级之间并不知将,将不知兵,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闭着眼都能想象到最后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特么,若是有那好事者记载下来,搞不好真的千古留名。
众人纷纷攘攘,意思都差不多,攻城之战不能如此草率。
意见是不错,问题是总指挥不接受劝导。
问题是沈度这个总指挥刚愎自用,根本不听众人劝告。
“至于如何攻城,本指挥自有妙计,诸位无须担心。”
众将都无语了,怎么劝说都没有用,一路走到黑啊。
也幸亏在这之前沈度表现出许多亮点,赢得了众将的信任与钦佩,否则说话就不会如此含蓄。
让人不理解的是,如此简单道理哪怕他们不说,总指挥也应该明白,用肉体撞墙这种事情不要说是军人,哪怕平常百姓也明白呀。
问题在于这是军中,长官一句话就可以盖棺定论,容不得下属反驳。
其实整个作战计划都在沈度心中,此时却不肯说明白。
大概觉着说早了效果要差很多,等到拿下济南城,他的手下才会恍然大悟。
到那时他们才能体会到老子的英明伟大,敬佩有加,额,不,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沈度都懒得解释了,大手一挥制止众将唠叨,直接下达命令:“众将听令,骑兵大队作为主攻第一梯队,要求只有两个字,速度,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城门,并且以最快速度进入城内控制军事要地,比如巡抚衙门、知府衙门等关键部门以及其它城门和兵营。步兵第一大队、第二大队作为第二梯队紧随骑兵行动,入城之后替代骑兵接收各城门防务,在整个城内实施戒严,完全掌控济南府。第三大队、第四大队、第五大队分别堵住其他城门,防止城内有人外逃,或因意外而导致的突发情况。剩余大队作为后备力量,等待命令。”
我靠,发布命令了......
一旦命令发布,无论是谁都要百分百地执行。
所有的将领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什么都不说了,执行命令用肉蛋撞墙吧。
呵呵,骑兵当攻城的第一梯队?
这大概是最荒唐的军事命令了,有谁见过骑兵参加攻城战的?
亦或是骑兵大队的战马都长了翅膀,要飞上城头不成吗?
手下将领全都傻眼,也真的长见识了,沈总指挥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如此重大战役是不是太草率了?
问题是命令已经下达,军队不许执行,这怎么整?
沈度根本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后面还追加了一句:“这是最终命令,诸位执行吧。”
不管是刘方希还是其他大队长,到了此时,哪怕有意见也白搭。
他们是军人,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
今日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8日,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这一夜沈度准备在凌晨攻克济南城,而在济南城的北方,一场决定王朝命运的战役正在打响。
这一天,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如潮水般涌至北京城下,将这座古老的帝都围得水泄不通,彻底切断了城内与外界的联系。
城墙上,明军士兵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心中恐惧如瘟疫般蔓延。
城外,数十万大顺军分列阵前,旌旗蔽日,战鼓震天,气势逼人,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即将吞噬这座摇摇欲坠的城池。
攻城战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拉开序幕。
大顺军的攻城器械——云梯、冲车被推至城下,火炮齐发,箭矢如雨,城墙上下火光四起,硝烟弥漫,整个战场仿佛被笼罩在一片血与火的炼狱之中。
督战队在后面压阵,大顺军士兵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至于人命嘛,没有人在意,城墙下堆积着无数尸体,何其悲怆。
大顺军集中兵力攻打广安门、西直门等关键城门,士兵们顶着箭雨攀爬云梯,前赴后继,毫不退缩。有人中箭坠落,有人被滚木礌石砸中,但后续的士兵依然如潮水般涌上,仿佛不知恐惧为何物。
激战持续了一整天,大顺军虽攻势凶猛,却未能一举攻破城池。
毕竟是京师,城墙太高大,想要爬上城头非常有难度。
这也是崇祯皇帝最后的依仗,京城也不是第一次遭受攻击,还真没有哪一方军队攻陷。
哪怕是李自成自己也没有信心攻克京城,只不过已经来到京师,总要尝试一下吧。
然而,夜幕降临后,城外李自成大军却悄悄部署。
到了子夜,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守城太监暗中投降,趁夜打开广安门,大顺军如洪水般涌入外城。
外城内,部分明军与大顺军展开巷战,但更多的明军士气崩溃,纷纷溃逃。
街道上,逃散的明军士兵丢盔弃甲,百姓拖家带口四处奔逃,哭喊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幅末日般的景象。
外城失陷后,内城的明军更是恐慌不安,许多大臣举白旗投降,大顺军几乎未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内城。
崇祯皇帝闻讯后,彻底丧失了信心。
他先是逼迫皇后周氏自尽,又亲手砍杀袁妃和公主,随后与太监王承恩消失在宫廷众人的视野中。
最终,两人在煤山(今景山)自缢身亡,明朝的统治就此画上了句号。
关于是谁打开了城门,历史上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城内太监曹化淳,也有人认为城内早有潜伏者接应,甚至有人将责任归咎于靠近城门的那群“灰灰”。
然而,这段历史的真相已被清朝统治者有意模糊化,其目的不言而喻——为了巩固自身的合法性,清朝需要对明朝的灭亡进行一定的“修饰”。
事实上清朝对历史的修饰属于最严重的,没有之二,几百年之后已经找不到真相。
然而,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对于远在山东的沈度来说,似乎并不重要。
他所关心的,是如何在这场天下大乱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就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同一天,甚至是同一时间点,沈度的登莱大军也在济南府展开了行动。
从登州府出兵至今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沈度算计的时间也恰恰是这一天。
他从登州府一路往西走来,当然是有计划行军。
时间上,早也不行晚也不行,掐着点儿到了济南府。
时间太早,大军滞留在济南府这一带没有道理,明眼人能看出猫腻。
太晚了,则失去了投机的最佳机会。
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小子早有异心,不过是借北上勤王之名事事不可告人目的。
问题是除了他自己心里清楚,所有人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更不清楚这一天正是大明王朝崩塌之日,也就不会怀疑沈度早就怀有野心。
至少从表明上看,沈度是真心响应皇帝陛下诏令北上勤王。
要怪只能怪皇帝陛下勤王诏令下达的时间太晚,登莱大军来不及赶到京城而已。
除此之外能说什么?
凌晨时分,夜色依旧笼罩大地,巍峨的济南城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静静地横卧在黑暗中。
城内的人们沉浸在梦乡之中,就连平日里喧嚣的欢场也归于寂静。
巡抚王公壁因白天的虚惊一场而感到疲惫,再加上得知登莱大军已北上勤王,他放松了警惕,睡了个安稳觉。
在他看来,登莱大军不过是路过济南府,试图“有枣没枣打一棍子”,若能骗开城门自然最好,若不能也无伤大雅,捡不到便宜走人很正常。
毕竟,强行攻城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登莱大军显然负担不起。
有这种想法的不光是王公壁,包括德王朱由栎以及知府等官员。
该干嘛干嘛去吧,搂着小娇娘比什么都爽快。
然而,王公壁万万没想到,已经离开济南府的登莱大军竟然杀了个回马枪。
事实上沈度也不会如此无脑,明知道在济南府占不到便宜,还非要在这里耽搁时间,平白与济南巡抚王公壁闹僵而多了一个潜在敌人。
他在济南府如同小丑一般折腾,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巡抚王公壁猜不透沈度更深层次的内心而已。
寅时(凌晨3点到5点)刚过,沈度旗下数万军队已将济南城团团围住,接下来就要看如何破城了。
下达命令之后,将领们也没有少议论,都在猜总指挥用什么办法破城。
没有攻城器械又如何破城?想破脑袋也猜不透总指挥有什么招式破城。
大军抵达目的地,时间有点早,将领们故意加快行军速度,目的是留出点时间准备伐木制造攻城器械。
可惜都白费心思,沈度只是让大军蛰伏,不要惊动济南城。
这下子不淡定了,还真的不准备攻城器械。
大家都很迷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是胡闹嘛。
不伐木制造爬梯,这种攻城战还第一次听说,靠肉身夺取城池吗?
不怪他们心里迷惑,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难道真的如刘方希等将来预想的那样,用肉蛋去撞济南府高大城墙不成?
呵呵,你看沈度有那么傻吗?
对于是不是真的让骑兵去撞城墙这一问题,沈度只是笑而不语。
对军队而言,军令如山,登莱军队将领当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但是众将心里很清楚,所谓的攻城命令很荒唐。
“范大队长,你们骑兵充当攻城第一梯队,总指挥私下里给你做了交代吧?”
范勇与他人不一样,沈度怎么说他就怎么干,根本不需要怀疑。
对于同僚的问题,他只能实话实说:“还能有什么,看到攻击信号骑兵大队便冲锋,就这些。”
我靠,连范勇也不清楚内幕。
“不是,你们骑兵真的去撞城墙呀?”
范勇翻翻眼皮子:“总指挥自有妙计,你们不用瞎猜了,说不定骑兵冲到城门口,大门洞开,骑兵冲进去就得了,否则还会有别的解释吗?”
好像,似乎......也有点道理,要不然总指挥如此淡定。
嗯,一定是这样,济南城内部早就安排好了内应。
似乎也只有这一种解释了......
在夜色的掩护下,刘方希大队、李继胜大队以及范勇的骑兵大队早已准备就绪,只等一声令下。
沈度早已交代过,只要听到信号,范勇的骑兵便立即冲向城门,迅速夺取控制权。
步兵则紧随其后,负责巩固战果。
沈度口风很紧,多了一点都不说,让他们只管执行命令。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在登州府沈度背后站着一个当总兵的爹,手下百户都得听招呼,不会因为年龄小而轻视他。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出外征战沈度若没有真本事如何镇得住手下?
所以要一鸣惊人,令手下将领拜服。
命令已经下达,无论众将领有什么怨言,那也不能违抗。
好吧,你是总指挥,你说了算,我们听从命令就是。
等跑到城下发现城门紧闭,也只能灰溜溜地往回返,总不能徒手往城墙上爬吧?
到那时倒要看看总指挥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