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本王必须走

听沈度说,大明王朝穷的连十万两白银都拿不出来,边关将领纷纷投降李自成,更可恨的是,济南总兵刘泽清压根就没有去京城勤王,而是抢了税银跑到南方去,德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昨日还是大明王朝,今日已经不存在了。

德王现在的心境,沈度大概能猜到。

大明江山的终结,完全出乎德王的意料之外,而且没有发生大规模战役。如同纸糊的墙,轻轻触碰一下便轰然倒塌。

不光是德王没想到,包括皇帝崇祯以及朝廷大臣们也没有预料到。要不然朝廷大臣们这几日还按时上早朝,大多还不知道李自成的大顺军队已经进入京城。

这大概是天下最荒唐的事儿,听都没听说过。

好吧,大明朝完蛋了,以后朝臣再也不用与皇帝斗智斗勇。

大顺朝李自成来了,新爹闪亮登场。

沈度继续说道:“如果各路勤王大军能够听从皇帝诏令勤王,京城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李贼攻克。据本指挥得到的情报,包括山东以及江南勤王大军都没有遵从诏令,京师守备力量空虚,这才让李贼轻易攻克外城。”

这特么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德王真的无语了。

昨日大明江山看上去稳如泰山,特么的,今天就亡国了。

人嘛,总是有那么点幻想。

渡过了最初的惊恐,德王还是有点不死心,问道:“你刚才说京师外城陷落,那么,内城有没有守住?”

沈度心里暗笑,外城丢了,内城还能守得住吗?

事实上,李自成都没有攻打内城,那些朝廷大员纷纷开城门投降,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整个京城。

说李自成白捡了一个京城,确实不夸张。

外城有人偷偷打开城门,内城朝廷大员投诚,大明王朝灭亡确实很奇葩。

总觉着有一只无形之手在操纵着一切,老天爷似乎不待见大明王朝:你丫的活了三百年,该寿终正寝了。

否则,如何解释这一切?

听到德王的话,沈度不由得给了他一个白眼。

外城丢了,内城还能保得住吗?

沈度不能实话实说,毕竟他人还在济南,知道的太详细总归不真实。

嗯,要换个说法。

“我派去的探马又不能进入城内,只能在城外远远看着大顺军进城,想混进城内简直不可能,城内现状到底如何没办法知道。问题是就算内城有人防守,又能坚持多长时间?后面的事情不用本指挥细说,王爷大概也能猜到结果。”

哼哼,你自己想吧。

这一点德王朱由栎倒是没有怀疑,大顺军占领了京城,怎么可能让不相干的人进城?

如此说来,京城陷落是大概率的事情了。

沈度可以在其他方面说谎话,但这种大事说假话就没意思了。京城有没有陷落,这几天就会传来消息。

德王朱由栎很悲伤。

他的悲伤不仅仅是京城陷落,大明王朝灭亡,他这个王爷也走到了终点。

想了想,沈度决定再说点什么,毕竟德王的家底很厚实。

“不过,可以根据情报汇总,能分析目前大概情况也就这些。有一则消息很不起眼,却又很说明问题。”

不用说,这家伙又要闹幺蛾子。

玛德,榨取够多的了,人不可以过分贪婪啊。

丫的分了德王府一半家财还不算,又把德王妃弄到手,还要怎样?

“什么消息?”

到了此时,德王真的很关心京城安危。难道还有其他变化?

德王朱由栎倒是期望出现奇迹,比如有其他援军抵达,在紧要关头翻盘,大明江山化险为夷。

人嘛,总愿意往好处想,人之常情嘛。

“就在刚刚,本指挥最后收到最新消息,城内派出小股部队往南开拔,说明李自成打算扩大战果。你想啊,若是没有完全占领整个京师,李自成会分兵吗?”

沈度强调的是从手中的情报分析,京师形势不妙。

他也没有说李自成大军南下,只是说小股军队,但是,小股军队是多少,一万军队是算小股军队还是大股军队?

至于京城有没有陷落,需要德王自己脑补。

哪有什么李自成军队南下,最后这句话是他自己加上的,纯粹是为了吓唬德王朱由栎。

为什么要吓唬德王朱由栎?

因为沈度知道,历史上李自成攻克京城之后,也确实派出小股军队南下山东,企图接管山东行省,德王朱由栎并没有离开济南,毕竟济南城墙高大,小股军队很难攻破。

清军控制济南之后,还安抚德王,目的是收拢人心。

当然,在利用完了德王朱由栎的剩余价值之后,最终还是露出真面目。德王朱由栎不过是多活了点时间而已。

德王很富有,连沈度都想着瓜分一笔财富,难道野猪皮会变得心善吗?

呵呵,那可真是高看了满清。

本性这玩意儿是跟着基因一代代传递的,草原强者为尊,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前提是我要比你强大。

后世的西方世界差不多一个德行,海盗的后代嘛,别管一时富有,只要条件适合,必定露出真面目。

所以,与其留给野猪皮,不如自己提前瓜分德王府财富。

作为后世人,沈度知道的太多,当然不会做一个老实人,逮住机会使劲薅羊毛。

比如德王这个大肥羊,与其便宜别人不如留给自己。

区别在于手段,他不会学李自成那种残暴,甚至还要考虑名声,敛财也需要正当理由。

“没有控制整个京师,当然不会分兵……”

德王顺着沈度的话说,他的话刚说完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既然分兵南下不就是掌控了整个京城嘛。

朱由栎惶恐地问道:“你是说李自成攻陷京城,大明王朝真的灭亡了?”

换成沈度自己说,或许德王还有所怀疑。

德王脑补成功,也不需要沈度再说什么,但他还是强调一下这只是他个人分析。

“单纯从所得到的情报分析是这样,大明王朝是不是亡了,要进到城内才能证实,问题是我的人进不去啊。”

这是说话的技巧,要给德王留有足够想象空间,让他自己得出结论。

其实说不说出结论不重要,德王现在真的慌了。

“京城落在李自成手里,大明朝完蛋了……本王爷怎么办?”

特么,皇帝都没有了,大明王朝当然不存在了,你说怎么办。

如同沈度前面说的那样,大明王朝存在一天,你还是那个大明王爷,大明灭亡了,你屁也不是。

现在才知道害怕,哈哈哈,是不是有点晚,现在醒悟还有用吗?

大明朝王爷都这种德行。

按理说,他们与大明王朝兴衰捆绑在一起,相关性极强。

现实是,他们只是寄生在大明王朝,只管吸血,不想奉献。

崇祯皇帝也想让这些王爷支援点银两,可惜崇祯刚有点想法,各地王爷纷纷喊穷,哪里舍得自己手里的银子。

有那么多鲜活的例子摆着,愣是想不明白,看看李自成杀了多少朱姓王爷吧,财富没有了,命也没有了,临死之前才醒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所有朱姓王爷多少拿出一点点都不会有今日的结局。

人嘛,越贪婪越愚蠢,一点都不错。

德王害怕了,不过,沈度还想给他点压力。

“假设李自成控制京城并拿下河北,加上山西、陕西、河南,整个北方只剩下山东一省之地。那么,接下来李自成的下一个军事目标必然是山东,这才是当前所关注的问题。”

图穷匕见啊,说了那么多废话,这才是沈度想要表达的内容。

李自成占领山西、陕西、河南,德王当然知道。

如今京城陷落,河北尽在掌握之中。那么,接下来就必然拿下山东。

“当下从京城出来的军队,本将判断其目标有可能是山东,形势不乐观啊。”

一切的推理都顺理成章,如此简单明了,相信德王非常清楚。

“山东不是还有沈总指挥嘛,应该能守住吧?”

呵呵,现在想起我来了?

不过,老子不会给你念想。

“德王太看得起本指挥了,从登州出发的时候也不过三千兵马,一路东拼西凑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至于战斗力有多大,呵呵,德王心里清楚。那李自成号称百万大军,即便这里面的水分很大,那也是非常庞大的军队。更何况李自成一路招降了多少大明军队?大同总兵姜瓖降了李自成,宣府总兵王承荫降了李自成,居庸关守军大太监杜之秩和总兵唐通开门归降,几乎让李自成兵不刃血夺取险关,这一路直达京城,军队扩充了多少?更何况投降的军队全都是大明精锐。”

沈度扒拉着手指头给德王算账,直接让朱由栎傻眼了。

你妈逼的,朝廷军队都反水了,李自成岂不是如虎添翼,这天下还有谁挡得住他?

那天他在城楼上亲眼所见登莱大军,虽然乌央央的一片,也就三万多人吧。

两三万军队是很多,但是,与李自成的百万军队有可比性吗?

有些事不能想,越想越害怕,德王慌得有一逼。

“几万军队与百万大军相比确实力量悬殊,可是本王的王府在济南,这可怎么办?沈总指挥,你一定要守住济南啊,毕竟本王给你一半家产。”

沈度心里冷笑,想让我给你守住济南,想什么好事呀。

至于德王府的财富,本来属于两码事嘛。

德王朱由栎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为回报,沈度也应该出点力。

然而,话一出口,他便意识到有些不妥。

李自成号称百万大军,登莱军队大概率挡不住吧?

双方力量悬殊,根本不成比例。

“话不能这么说,”

沈度冷冷地回应道,“这笔钱是用来买你性命的,本指挥不仅不追究德王责任,还要尽量维护王府名声,毕竟北上勤王这么大的事情,总要给天下一个交代。本指挥顶着多大的压力啊!至于守卫济南,靠本将这点兵力,德王觉得靠谱吗?”

德王顿时傻眼了。

沈度之前根本没有提到京师失陷的事情,所以这笔钱自然也不包括守卫济南的条件,更不能说沈度背信弃义。

不管怎样沈度得了钱财,拐走了王妃,总觉着自己挺亏的。

如今京师陷落,这可如何是好?

这才是说坑不是坑,是深坑。

不行啊,还得让他守住济南城。

德王朱由栎不死心,继续争辩道:“不管怎样,你手里也有数万军队,说不定能守得住济南。”

沈度摇摇头,语气坚决:“本指挥要对士兵负责,不会拿鸡蛋碰石头。如果形势不妙,本将会立刻撤回登莱,绝不会让士兵白白送死。”

德王一听,心里更加慌了。

济南总兵刘泽清已经跑路了,巡抚王公壁也告老还乡,如今连沈度也要带着兵马退回登莱。

那济南府岂不是无兵防守?

李自成大军一旦南下,他岂不是死路一条?

德王被沈度的话吓得不轻。

李自成杀了多少王爷?

光是已知的就有十二位:

西安府的末代秦王朱存枢,李自成攻破西安后,朱存枢被俘虏并处死。

山西的末代晋王朱求桂,同样被俘虏后处死。

开封府的周王朱恭枵,虽然有些血性,但最终还是间接死于李自成之手。

大同府的代王朱传㸄,李自成攻入大同后,朱传㸄及其全宗被诛杀。

兰州府的肃王朱识鋐,投降后仍被李自成下令诛杀全宗。

平凉府的韩王朱亶塉,王府上下尽被屠灭。

彰德府的赵王朱常㳛,被俘虏后斩杀。

汝宁府的崇王朱由樻,因不从命而被杀。

潞州府的沈王朱迥洪,被掳走后下落不明,凶多吉少。

宁夏的庆王朱倬纮,银川府被攻破后被杀。

洛阳的福王朱常洵,更是被李自成下令煮成“福禄宴”,供将士们享用。

这一幕幕惨烈的景象,德王朱由栎都不敢往下想。尤其是福王朱常洵的结局,剥光了下锅煮,还要被人分食,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德王浑身冒冷汗,感觉连喘气都变得困难起来。

本王不能留在济南府等死,必须走!

据沈度所知,前世的德王并没有离开济南府。

原因在于,兵力不足,济南高大的城墙根本无法撼动。

当时李自成所面临的压力是清军,暂时顾不上山东。

接下来李自成大顺军队与清军大战,兵败之后一路往昔逃窜,清军狂追不舍。

换言之,这段时间里济南相对安全。

但是,等清军入关,腾出手来之后,迅速南下济南,德王被清军俘获,最终投降。

清军倒是没有立刻杀掉德王朱由栎,因为他有利用价值,在没有掌控天下之前,清军不想坏了名声。

在掌控局面之后,德王的价值消失了,更何况德王府财富惊人,最终被清军杀掉。

人都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当然也包括德王朱由栎。

今天不一样的,沈度把李自成的小股军队南下,说成大顺军队要占领山东,你说德王心里怕不怕?

李自成恶名在先,双手沾满了朱家人的血迹,他当然清楚自己落入李自成手里是什么下场。

不行啊,这个济南府呆不住了,赶紧跑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