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灵机

面板之上有状态一栏,显示着中毒二字。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但他只要心念一动,就可以具体的查看他自己究竟中了什么毒,事无巨细,甚至包括解毒之法。

根据面板中信息所述,他中此毒已经超过三年。

此毒名为洛水,毒性并不烈,但会让人身体日渐衰弱,头昏目眩,不良于行。

需要以数种草药煎服七天方可化解。

不出意外,这也是他那位嫡母的手笔。

如今,他有了这面板,倒也不必惧怕这等阴私手段了。

而这,只是灵机微不足道的一个能力。

可以说,只要拥有足够的灵机,他不仅可以立时成为世间无敌的强者,亦可以成为世间最为博学的贤者。

某种意义上,拥有灵机,便拥有一切。

只是这灵机的获取却也并不容易。

现如今,他来到此方世界已有十日有余,却也才积累了区区三点灵机。

经过他的观察和测算,应是每过三天就能凝聚一点灵机。

所以这十日过去,他便刚好积累了三点灵机。

然而,若是一直按照三天一点的频率增加,即便他能够活到百年,想要借此成就世间无敌的强者,只怕也难以做到。

显然,如果他想要迅速变强,就必须增加这获取灵机的频率。

他能够感受到,如果他想加大从这个世界汲取能量,凝聚灵机的速度,就必须增加自身在这个世界的权重,增加影响力。

只要他在这个世界的权重越高,影响力越强,能够从这个世界汲取的能量便越快越多。

所汇聚的灵机自然便也越多。

如今他不过一区区明家庶子,还是极为不待见的那种,权重自是极低。

他若是想要增加自身权重,就必须改变这一切。

细细思量之后,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也无非便是经商,入仕这两种。

明家本就是商贾世家。

不仅自身产业规模惊人,还执掌着庆国内库三大坊的产业。

依托着三大坊超出时代的产物,明家几乎每年都在飞速壮大。

他虽然只是明家庶子,在三房亦不受待见,外出经商只怕得不到什么家族的助力。

但只是顶着明家这个名头,便足以为他带来不小的助益。

不过如今他年岁尚浅,根本没有资格和本钱去经商,至少,也要束发之后,确立了明家三房继承人的身份,才好布局商业。

思忖一番之后,他发现如今能够最快改变他处境和地位的,或许便唯有科举入仕一途。

哪怕只是通过府试,成为一个童生,怕是都能够增加自身权重。

倘若他能够继续通过院试,成为秀才,身份地位自然又有不同。

若能够再进一步,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拥有去京都参与春闱会试的资格。

那么他在整个明家都不会再是无足轻重的存在。

当然,如果他真的能够成为举人,他的科举之路大抵也就到此为止了。

至少在他拥有足够自保的实力之前,他是万万不会去京都参与春闱会试的。

京都之地,牛鬼蛇神俱在,关系错综复杂,远不是江南之地可比。

尤其是他明家子的身份,若是入了京都,只怕立时便会成为了各方斗法的棋子,深陷漩涡泥泞,无法自拔。

但哪怕一个举人身份,对他来说也已经完全足够。

尤其是他若能在束发之前取得举人身份,便必定会得到族中看重。

若能借此经商掌权,便可尝试一步步谋取明家产业,暗中掌握内库三大坊,建立一个影响力惊人的商业帝国。

到那时,他自身的权重只怕远超今日百倍,一日便可得到成百上千的灵机。

一旦他能够借此踏入九品甚至大宗师,这天下之大,便自然任他纵横。

只是这其中艰难险阻之处,却也还需思量。

尤其是薛梅这道拦路虎,总要先想法子搬开才是。

不然,他想要参加科举,只怕都不是一件易事。

就在这时,不远处‘吱呀’一声,柳若雪自侧室推门而出。

她面色仍有些发白,显得有些虚弱。

明晟眸光微动,当即起身,迎了过去。

柳若雪有些吃力的将一双新鞋递了过去,轻声道:“这是娘给你纳的新鞋,今日去了学堂,可要好好读书,莫要辜负了夫子的教诲。”

明晟接过鞋,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针脚,心头滚烫。

“知道了娘。”

“外面风大,娘身子不好,还是多歇着,其他的,交给孩儿就是。”

说着,他便轻手轻脚的搀扶着柳若雪回了屋子。

看着柳若雪这幅孱弱的模样,他眸光微沉。

不出意外,他娘应当也是中了毒,或许也是洛水之毒。

薛梅能够调换滴血验亲的药粉,给他们母子下个毒,本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也是他为什么借着明长恩尚有两分愧疚,第一时间请求从三房院内搬走的原因。

这笔账,他早晚要和薛梅算个清楚。

……

擦洗了一番之后,明晟换了身衣裳,穿上新鞋,便出了院门。

等他赶到学堂的时候,杨老夫子亦是姗姗而至。

杨老夫子年逾古稀,须发皆白,一身发冠衣裳规制整洁之极,看上去很是古板。

他目光淡淡的看了一眼匆匆而来明晟,轻哼一声,倒也未曾多说什么,在确定所有人到齐了之后,便开始了今日的授课。

一时间,整个课堂除了夫子的声音,一片安静。

这堂内学童加上明晟在内,足有二十余人,倒不是所有人都专心听课方才显得安静,而是有不少都已经举着书本,趴在书桌上酣睡了起来。

杨老夫子对此却是不管不问,只是自顾自的讲课。

堂上堂下似乎已经形成了某种不言自明的默契。

以明家的实力,为明家族学请来的老师自然是有真才实学的。

这杨老夫子哪怕在整个江南,都是名声在外的儒士。

即便南庆文坛不如北齐兴盛,这杨老夫子的才学见识也已经相当不俗。

他所教授的知识,自也是博大精深。

但堂下的明家子弟,听与不听,却与他没什么关系。

他尽了自己的本分,其他的便各安天命。

更别说,身为读书人,对于明家这等商贾世家,他心中也是有着几分瞧不起的。

他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便是。

明晟对此自然也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通过这几日的观察,整个明家能耐着性子念书学习的,不足一掌之数。

真正能学进去的,就更少了。

整个明家都显得很是浮躁。

说到底,比起真正的世家大族,明家如今虽然势大,却少了太多的底蕴和沉淀。

不过这与他倒也没什么关系。

学习了这么些天,他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

他读书的天赋并没有因为换了一个世界就有所提高。

依照目前的学习进度,哪怕只是想要考个童生也起码需要一年的努力。

以他如今的处境,可远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