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传播心学,震惊的王艮!
- 让你挽天倾,你篡位登基了?
- 自旋粒子
- 2448字
- 2025-04-04 11:45:03
厢房内。
大儒王艮时而兴奋,时而沮丧,时而纠结。
“存天理灭人欲,怎么可能是错的呢?”
“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是四季变化、是伦理纲常,怎么会只在人的心中?”
他有时像个木头人一样站桩一动不动,有时不断在原地踱步思考问题。
长久以来,他所学习积累的四书五经、文学典籍,和新学问产生了剧烈冲突。
然而他却无法将新学问证伪。
“心即理也,天下的事情和道理,都在心中。”
“的确不管是何种天理,都在人的心中思考,但理应该高于人心。”
“但对个人而言,没有了人心,理也就不复存在了,怎么会这样?”
长久以来,天下读书人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跟着圣人,遵照圣人的批注来研习各种文学经典。
若是发现有错漏之处,肯定是自己没有想明白。
然而,陆行舟提出的学问,完全和圣人之言大相径庭!
几乎否定了理学的存在的根基,简直是两个截然不同方向的学问!
“唉。”,山长卫衡站在厢房外叹了一口气,透过窗户远远地看着屋内的大儒王艮。
“已经三天了,水米不进,人看着都枯槁了。再这样下去,估计没几天了!”
“新学问我们无法和他讨论,只能你来了,试试吧。”
闻言的陆行舟和卫衡行了一礼,然后迈步向着厢房内走去。
他没想到,那句心学的话,会对书院的大儒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王艮兄,在文碑上题字的人来了!”
随着卫衡的一声呼喊,原本在厢房内苦思冥想的大儒王艮,飞速跑了过来。
一把抓住了陆行舟的胳膊,迫不及待地问道。
“天理存在于万物之中,应该是永恒的,应该是符合所有人的!”
“离开了人心,天理到底还存不存在!”
“不祛除气质之蔽,如何复归天理之善?”
周围的大儒们纷纷离得远远的,前往听不到两人言语的地方,生怕自己也变成这个样子。
“额。”,陆行舟面对对方连番的发问,有点招架不住。
“先生不要急,一个一个问题慢慢来,我们有很多时辰可以讨论。”
他的话,让王艮稍稍平息了下来。
“至于先生的第一个问题,我想用一句话来回答。”
陆行舟在脑海中思索着,回忆着心学的内容。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他左右看看,找到一壶茶水,并递给王艮一个杯子。
“先生,我要倒水了。”
发烫的茶水,不断朝着杯中灌入,水位越来越高。
继续倒下去,杯子里的水就要溢出来。
陆行舟想要用行动,来劝告王艮,不必要纠结新学问。
只有放下茶杯,放下对新学问的执著,才不会烫到手,进而耗空了身子。
然而,王艮却直勾勾地看着杯中的水位,直到发烫的茶水溢出,烫到了他的手指。
“我明白了!”,王艮不顾手指的疼痛,惊喜地说道。
“人欲就像杯中的茶水一样,超过界限就会伤到自己!”
“存天理灭人欲没错,灭的不是所有欲望,而是克制过度的私欲!”
“心即理也,心无外物!人心和天理应该是彼此交映,同时存在!”
他很快将新学问的内容,和此前研习积累的理学所结合,找到了里面的共通点。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说得好,说的真好啊。”
王艮越想这句话,越觉得有道理。
“不能只顾着天理,更要直视自己的内心,克制那些过分的私欲。”
“做人如此,为官如此,若是人人都能做到正视内心、克制私欲,何愁天下不治?”
他越发觉得,此前研习的文学经典,只提到了理的左半部分。
今日在陆行舟的话中,王艮找到了人心的右半部分。
两者加起来,世间万物的一切,都找到了融洽的完美解释。
“先生!”
陆行舟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劝谏起了反作用,对方更加沉迷了!
他连忙拉住激动的王艮,继续劝说道。
“先生,请看院中的石桌和石头,一个有用,一个没用。”
陆行舟想要劝告对方,当今盛行的理学是有用的石桌,心学是无用的石头。
不要纠结后者了,前者才是圭玉,后者不值一提!
然而,大儒王艮脑部后又“明白”了!
他看着石桌和石头,越发地兴奋了。
“石桌有用,石头无用,全在于人心的判断。世间的万事万物,概莫过于此,有用则喜,无用则厌。”
“天理正如两者,就在这里,但人心的喜好,却定下了喜厌,并且随时变化。”
王庚拿起花坛中的石头,砸向了茶杯,茶杯变成了碎片。
“有用无用,在不断转化,原来是这样。”
他复而看向愕然的陆行舟,拱手行大礼道。
“达者为先师,先生,请受王艮一拜!”
说罢,大儒王艮就执弟子礼,躬身对陆行舟行了大礼。
“先生,使不得。”
陆行舟连连避开,眼前的大儒都五十多了,对他行如此大礼可遭受不起。
按照民间的话,让长辈行礼是要折寿的。
“本以为四十年研习,天下道理都在心中,但现在看来,还很远啊。”
大儒王艮想想一月前的自己,真是可笑啊。
望着恢复正常的大儒,陆行舟试探地问道。
“先生,研习学问要循序渐进,身子更重要。”
听到这话,王艮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哈哈一笑。
“正好腹中饥饿,不如先生和我一起用饭,正好还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
“请教谈不上,讨论而已。”
陆行舟拱手回道,这学问并非他独创,只是假借他之手传播而已。
远处,象山书院的其他大儒们见到王艮恢复正常,心中也欣慰不已,这人没白救。
虽然不能一起上前讨论学问,但远远能看到王艮恢复吃喝,言谈越发正常。
不过一讨论,就是四个时辰。
天色渐渐昏暗了下来。
王艮心满意足地拱拱手,“朝闻道,夕死可矣!”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陆行舟见对方言谈举止越发正常,心想总算没有辜负象山书院搭救的恩情。
只是一番讨论后,大儒王艮拉着他。
“陆先生,王某斗胆给你的新学问起个名字,心学如何?”
闻言的陆行舟只是推辞道,“先生,这学问头是我开的,但后面的内容都是你丰富的。”
“我的微薄功劳,不值一提,先生以后传播新学问,还是不要提我的名字。”
出名,有时候不一定是件好事。
陆行舟深知如今的大玄是理学当道,任何新学问在初期都会被打成妖魔歪道。
从兵部设计陷害一案就能看出,他的小身板扛不下任何事情。
“这如何能行!王某可不敢贪天之功!”
“未来传播心学,陆先生的名字必不敢隐去!”
王艮一本正经地说道。
陆行舟有点不敢劝了,对面这位大儒的脑补能力实在太强了点。
他怕自己接下来的话,会被对方当做淡泊名利,对方反倒会变本加厉地宣传他。
“先生,我觉得。”
正当陆行舟在斟酌言语劝告的时候,象山书院来了一位访客。
是沈元瑶,她从山下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陆行舟,误杀传令兵的案子翻了,你通倭的嫌疑被解除了,你的叔父也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