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授官的真正原因
- 红楼:从太湖水寨开始挽天倾
- 一纸黄原
- 2432字
- 2025-04-04 12:00:15
刘宸得天子特旨授官的消息,几乎瞬间就在宁荣二府传开。
贾府从上到下都震惊不已,十五岁的锦衣军千户!
他们万没想到,自己推波助澜传播的救火名声,能让宸哥儿直接一步登天,成为锦衣军千户官,还领了五城兵马司的实职。
刘宸领了圣旨之后,在房里回想今日在乾清宫暖阁内的对答,觉得自己授官绝不是因为救火。
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尤其戴公公后来专门和他强调了击杀贾珍以及不让秦可卿再露面。
他授官肯定就与此相关。
从秦可卿的身份考虑,他肯定了自己之前的猜测,秦可卿就是义忠亲王的亲生女儿,而且景安帝明显是知情的。
坐在书房内,刘宸在纸上列出两个名字,一个是景安帝,一个是义忠亲王。
他想从动机出发分析两方的目的和所行之事。
一番分析后,他改变了之前的想法,之前宁国府内很可能同时潜伏着两拨势力。
一拨是受义忠亲王指使,来保护秦可卿的,贾敬对此完全知情,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参与者。李灼作为义忠亲王的世子,与这个妹妹亲善,送出灼灼其华的龙型玉坠,一切就合理了。
另外一拨应该是受景安帝指使,目的是监视秦可卿。
在刘宸的猜测中,秦可卿是义忠亲王与某个太上皇嫔妃偷情所生,这是义忠亲王不容于太上皇并最终被废黜太子位的根本原因。
景安帝对他的哥哥义忠亲王忌惮甚深,于是将秦可卿作为一张底牌,这张牌一出就可以直接钉死义忠亲王。
因此景安帝安排人一直监视秦可卿是非常合理的。
这些年来,秦可卿一直安分守己,义忠亲王也表现的非常沉寂,这张牌自然无需出手。
但现在贾珍竟敢觊觎皇家女子。
一旦贾珍与秦可卿发生苟且之事,那这底牌就彻底废了,总不能说扒灰的主角之一是皇家女子吧。
既然底牌无用,那就抛弃这张底牌,彻底将隐患消弭。
当然,景安帝最想处死的其实是贾珍,这样底牌还可以继续保留着。
但贾珍毕竟是宁国府之主,贾府族长。
如果没有足够正当的理由,仅仅依靠道听途说,不管是问罪处死还是秘密处决,都会引起军方的不满。
这对于本就在军方中势力薄弱的景安帝,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自从那次贾珍醉酒强闯天香楼未遂之后,锦衣军就开始按照景安帝的旨意给秦可卿下毒。
想通了两拨人马的动机和行事,刘宸觉得自己险之又险地走出一条最正确的路。
击杀贾珍可以说是满足了两拨人马的共同需求,同时秦可卿彻底由明转暗,也似乎符合两方人的利益。
刘宸大呼侥幸。
这件事一个不好,怕是会从此麻烦缠身。
虽然他做事但凭本心,也不怕麻烦,但暗地里被好几拨人惦记着,终归还是如芒在背,不痛快的。
将书桌上的纸拿起用烛火烧掉。
他现在彻底明白为什么会给自己的品级定的这么高了。
按说平民拔擢绝对不可能一步就到五品官,但谁让现今秦可卿化名云裳成为他的丫鬟了呢。
毕竟皇家女子,如果给一个无品级的平民或者小官做丫鬟,实在有失体面。
当然,刘宸不知道的是,景安帝也是真的看中他。
年仅十四五岁,就勇敢过人、心思机敏。
如今的京城,正需要这样一个英勇无畏的搅屎棍尽力搅动,才好去芜存菁,彻底稳固朝政。
傍晚,刘宸雷打不动,带上餐盒去给黛玉送养生吃食。
一路上的小厮丫鬟们见到他来,纷纷作揖行礼,嘴中喊着刘大人。
刘宸还是一如既往地没有架子,与众人随意地打着招呼。
随着小厮丫鬟们的口口相传,刘宸的口碑迎来再一次的提升。
到了林黛玉的院外,紫鹃已经等在门口。
看到刘宸到来,欣喜地迎上来,行了一礼,“宸大爷,不,刘大人,您来了~”
刘宸哈哈一笑,虚扶了一下紫鹃的胳膊,“紫鹃,你也来嘲笑爷,什么刘大人。你倒说说,我来这儿,算是什么身份?”
紫鹃仔细一思量,脱口而出,“姑爷?”
刘宸很满意地点点头,“要么说紫鹃姑娘心思细腻呢,就是姑爷,姑爷在这儿就是回家,哪用称什么大人?”
紫鹃听着刘宸的歪理,竟感觉有些道理,正要应和,突然听到门内有咳嗽声传来。
紫鹃吐吐舌头,又差点被姑爷骗,不是好人。
忙跑回门内。
“紫鹃,告诉宸哥儿,恭喜他得官职,望他好生用心,尽力办差,我这边就不用天天来了。”黛玉的声音有些大,明显超出她平时说话的声量。
刘宸哈哈一笑,没等紫鹃从门内折返出来,就开口道,“以后如果因公务错过时辰,就让小厮送来,紫鹃记得每日出来接收。不过如果没有公务,我定是雷打不动要来的。紫鹃不用出来了,我就走了,让你家姑娘按册子好好练,下次见到,定要测试她一番的。”
说完,就自离去。
却没有直接回后街院子,而是稍作停留,随手叫了个小厮来,从怀中取出一封拜帖,吩咐他去找政老爷报信儿并送上。
他自己则缓缓踱步从后门走出,然后从外墙绕过整个荣国府,来到荣国府西边角门。
西角门这边的门房自然也认得刘宸,虽不如后门那边小厮熟悉,但现在刘宸的名声在下人圈里响当当,无人不知。
和门房说要找政老爷,没有过多耽搁,直接由小厮引进门。
一路穿过仪门、大厅、内仪门,来到荣禧堂。
在荣禧堂外稍待,由政老爷小厮引着刘宸到了贾政内书房——梦坡斋。
贾政现在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砚辞本来就是英武的少年俊杰,为他所喜。
现在一步登天,不仅被天子拔擢为天子亲军,而且领了京城管理的差事,未来前途可以说是不可限量。
这样的人物如今以晚辈礼送上拜帖,他内心非常舒畅,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
刘宸刚进到梦坡斋,贾政就迎了出来,两人一见面,自是一顿寒暄。
落座后,刘宸拐弯抹角一番,才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他知道贾政没有一点实务经验,关于官场事务贾政懂的应该都是国公府子弟独有的道理,与他这种平民关系不大。
所以他实际的目标只有一个,贾政的门生——傅试。
傅试是从底层爬上去的官,如今在京都府衙门做通判,这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而且与他五城兵马司有着一些联系。
找傅试打听官场之事将对他在五城兵马司的任职有极大帮助。
贾政听到刘宸的来意只是想要一张拜访傅试的名帖,心中有些不悦,做官不找他询问,反而去找一个小小通判,是何道理?
刘宸看出贾政脸色后,立刻解释一番,
“政老爷,五城兵马司之后与京都府衙门会有很多事务上的联系,此时也只是与通判做一个提前沟通,便于之后行事而已。”
贾政听刘宸说的诚恳,脸色稍霁。
又对刘宸耳提面命一些他自以为的为官之道后,现场手书名帖并将其交给了刘宸。
刘宸拿到名帖,千恩万谢着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