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里这些木匠的手艺,徐云在心里是不住地夸奖。
飞梭这个东西不复杂,木匠很快在徐云的指点下做好了,但还需要在织布机上,去验证真实的效果。
周玉凤的坤宁宫里,就摆放着现成的织布机。
“皇上、皇后,咱们还必须要回坤宁宫一趟?”
“回那里做什么?”
朱由检问了一句。
“看看这个东西,真正的效果怎么样?”
徐云给朱由检、周玉凤两个人使了个眼色。
“好,摆驾坤宁宫!”
飞梭并不是直接安装在织布机上,就能够随随便便的使用了,而是需要改进一下原来的织布机,在木头上开一道滑槽。
开槽的事情由木匠完成,剩下的是事情就是徐云的了。
“皇上、皇后,让大家都退下吧?”
徐云觉得这件事,暂时还是保密的比较好。
朱由检、周玉凤明白了徐云的意思,立刻挥了挥手,其他人都出去了,房间里剩下了他们三人。
“徐云,这个东西怎么用?”
朱由检主动询问起来。
“你不要着急,等我安装好之后,你们就明白了?”
徐云麻利的装好了飞梭,这个东西他的姑姑家有一个,走亲戚的时候,他还特意试了试,觉得非常好玩。
“织布我不会,还是由皇后来吧?具体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用手拉着这根绳子,掌握好节奏,与你平日里织布差不多?”
周玉凤在徐云的介绍下,很快就弄明白了飞梭的作用。
朱由检、徐云看着周玉凤是越来越熟练了,织布机上的布以极快的速度,不停地在往长延伸。
“徐云,这可比原来的织布方法快了一倍多啊?”
周玉凤停下来后高兴地说。
“原来的方法,一个人一天可以织多少布?”
徐云不清楚大明女人织布的效率。
“最少的是一天一匹布,快一点的一匹多些?”
“那一匹布能卖多少钱?”
“这件事我知道,一匹布大概是三百文铜钱?”
朱由检在旁边插话。
“一天一匹布,一匹布大概是三百文铜钱,要是这样算账的话,那一个人30天,就是30匹布,月收入是9两银子?”
“要是使用了这个飞梭的织布机,一个月岂不是就变成了18两银子,一年就算十个月,那也是180两银子?”
徐云的话,令朱由检、周玉凤目瞪口呆。
“你是说,这个小小的飞梭,能够使老百姓多赚90两银子?”
朱由检的脑袋轰隆隆的响。
“皇上,是一个人一台织布机,一天一匹布,那大明有多少织布机,朝廷里有具体的数字吗?”
“这个还没有具体的数字?”
“那江南那边有个大概的数字吗?”
“松江府最多,估计有7万多台,另外,苏州、江宁也有,数量不如松江府,应该也各有一万多台吧?”
朱由检的数字是否真实,需要也没有去细问。
“要是按照这个数字来算,仅江南就有差不多十万台织布机,要是他们都使用上了飞梭,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那就是大约900万两的银子?”
周玉凤脱口而出。
“900万两的银子?徐云,你想想办法,这些钱不能白白地溜走?”
“皇上,办法我倒是想好了一个?”
“什么办法?你赶紧说?”
“900万两咱们是不可能全部都拿回来的,要是拿其中的一部分还是可以的?”
徐云说着看了看朱由检、周玉凤。
“徐云,你说的一部分是多少?”
“最低按照十分之一算,一年大约是90万两?”
“90万两确实是少了些,这笔钱怎么样才能弄回来?”
朱由检这是在问徐云。
“专利费?皇上,咱们可以收专利费,谁使用飞梭谁出钱,一台织布机就按照一年交十两银子?”
“徐云,专利费是什么说法?”
周玉凤看看了。
“皇后,就是发明飞梭的智力钱?”
“这个也能收钱,说出去会不会有人反对?”
“皇上,别人用飞梭是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凭什么不给发明人出钱,这个也说不过去吧?”
“徐云,你一下子就赚到了这么多钱?”
朱由检有些眼红。
“皇上,你搞错了,不是我,飞梭的发明人是皇后娘娘?”
“是我?徐云,这可是你的东西?”
“不,这个东西是皇后娘娘的,你母仪天下,为了提高织布机的效率,亲自在宫里试验,现在终于成功了?”
徐云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保命,朱由检毕竟还说了算,他最缺的就是钱,小钱也许不计较了,90万两银子绝对不行。
“徐云,我谢谢你,你是大明的忠臣,我也不能都要了,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再提高一下,二十两银子怎么样?”
“皇上,二十两究竟行不行,还需要到执行的时候才知道?”
“咱们先别说这件事了,以后再慢慢地商量,对了,徐云,你的另外一张图样,画的那个东西赶紧做出来吧?”
周玉凤想起了珍妮纺纱机。
“那个东西比较费事,我觉得为了保密,必须让木匠在这里做?”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珍妮纺纱机的制做比飞梭要麻烦的多,但朱由检、周玉凤的耐心出奇的好,半天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一点点的着急。
终于,在快中午的时候,珍妮纺纱机做好了。
“徐云,看上面的这些定子,是不是用来纺纱的?”
周玉凤猜到了用途。
“就是用了纺纱的,刚才织布机的效率提高了一倍,如果真的实行开来,接下来的所要面对的什么?”
“是什么?徐云,你说说看?”
朱由检不懂其中的关系。
“要是我估计不错的话,应该是纱线的供应问题?”
“对,徐云说的对,原来的方法,一台织布机对应的大概是4台纺纱机,织布机的速度快了,纱线就赶不上了?”
纺纱织布周玉凤都做过,她想到了其中原因。
“所以,这台纺纱机上的定子,从原来的一个变成了8个,也就是说,提高8倍对不对?”
“哦,我明白了,这样一来,徐云,纱线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朱由检顿时恍然大悟。
“是的,这就保证了纺纱织布都不会出问题?”
“徐云,那这个纺纱机也能够收专利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