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庚戌浩劫,提前百年的南明时代
- 大明:这南明忠臣我不当了
- 灞水行者
- 3185字
- 2025-03-27 11:47:01
(注:主要人物形象取大明1566,大家自行脑补便可。大纲已经制作完毕,请读者老爷们加加书架,谢谢ˊᵒ̴̶̷̤ꇴᵒ̴̶̷̤ˋ)
大明隆庆三年冬,南京城奉天殿,大雪纷飞。就在昨天,这里发生了一件足以载入历史的丑事,使得朝堂愈加寂静。
而此时,经过太监尖锐的宣旨后,龙椅之上的皇帝,包括朝中的文武百官,大家将目光投向大殿中央那挺拔又年轻的身影。
“状元郎张蕴,皇上已经封你为翰林修撰,为何还不领旨谢恩?”
状元张蕴拱起双手,高声道。
“皇上,臣要弹劾内阁首辅——严世蕃!”
大明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绕过重镇大同,里应外合下攻破了京城,并且俘虏了久居西苑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裕王朱载垕和百官在禁军的保护下,突围后溃逃回到南京,建元隆庆。
察觉到明军军备废弛不堪,草原各部纷纷南下入侵,不到半年,北直隶(北京、天津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相继沦陷,俺答以蒙古草原、辽东和山河四省为基础,联和各部,建立元国,自命国主!
这场惊天之变,事后被人们称之为——庚戌浩劫!
朝堂之上,感受着无数道复杂的目光,身材清瘦的张蕴依旧挺立,面容青涩却无比严肃。
和许多前辈一样,自己是一个穿越者,前世还是个“小镇做题家”,为了救小孩儿被大货车送来了大明朝。
但可惜,穿越时丢了承载理工科知识的一魂一魄,而且自己直到目前也没有觉醒什么金手指,想靠最基础的制盐发家,还被官府察觉。
不仅是个半吊子的穿越者,还害死了养大自己的乡亲们,我真是个废物啊......
走投无路的自己只好从最底层开始,依靠前世的文科才能,在大明四处游学,一步一步地考上举人、进士,直到庚戌浩劫,打破了宁静。
庚戌浩劫后,自己跟随大部队来到南方,继续各省游历,巡访大儒求学,但北方的败报和惨事一件接着一件!
嘉靖帝被俘,他活勾八该,但山河四省的百姓是无辜的!
幸得老天垂青,在不久前的殿试中,自己以十八岁的年纪,成为了大明最年轻的状元!
甚至前几日还被定国公府看中,招揽了自己为女婿,未来的人生可谓光明一片。
想着日后可以为复兴大明出一份力,自己充满了活力。
但昨天,朝廷传出了一个震惊全京城的消息!
煌煌大明,居然发生了这种丑事,简直是不要洪武大帝的脸了!
偌大的奉天殿中,张蕴的声音轻咳两声,继续说着。
“诸位,隆庆二年七月,朝廷举全国之力,以胡宗宪为帅,戚继光俞大猷等人为将,征召二十万大军讨伐元国。
大将戚继光练兵有方,以五万戚家军硬刚蒙古八万铁骑,短短半年便收服了半个河南,兵临开封。
可值此进军之际,首辅严世蕃却要与元国媾和,以议和的名义,令戚继光火速回京,还要求所有戚家军迅速撤至湖广,把整片中原大地拱手让给敌国,这和南宋秦桧有何两样!”
此话一出,全场默然!
此时尚是国子监祭酒的张居正,心中一动,从人群中挪动脚步,向张蕴看去,内心微叹。
庚戌浩劫前,东南官员大都是严党人物,浩劫发生后,严世蕃自然继承了父亲衣钵,成为新的内阁首辅,权倾朝野,连根基不稳的隆庆皇帝都畏他三分!
不待严世蕃出声,几名严党大臣直接斥责道。
“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
“黄口小儿,内阁首辅岂是你能弹劾的?”
“朝廷的大事,你这种底层出身的小人物搞得懂吗?”
......
面对张蕴的弹劾,严世蕃心中冷哼一声,连和他对话的意思都没有。
他可是内阁首辅,百官之首!和一个毛头小子争辩,太掉价了!
他直接走上前,拱手看向隆庆皇帝,声音中恭敬不足,挑衅有余。
“皇上,张蕴如此,该当何罪?”
没有任何争辩的余地,大权在握的严世蕃直接就要定罪!
张蕴面无表情,可百姓被屠戮的影像不停在他的脑海闪过,孩童和老人们的哭泣依旧在耳边环绕。
自己提起一口气,上前两步,高声道。
“严世蕃,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与元国媾和,不过是为了维持你内阁首辅的地位!”
此话一出,式微的主战派开始骚动起来,一些质疑的话,也压着音量响了起来。
严世蕃耳朵微动,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没错,只要元国压力不消失,皇帝就不敢对他严党出手,他也可以高枕无忧。
这小子,脑子蛮灵的嘛。
呵呵,但就算你明着将它讲出来,又能奈我何?
原本拱手的严世蕃背过身去,一个威胁的眼神朝着百官射出,不少人瞬间低头闭嘴,刚才的异声也消失了。
龙椅上,隆庆皇帝神色复杂,眼眸微微低垂。
他钦点的状元郎居然敢弹劾内阁首辅,该说是勇气可嘉,还是螳臂当车呢?
听着下方汹涌的声音,都是为严世蕃摇旗呐喊,隆庆帝只得暗叹一口气。
虽然他也很痛恨严世蕃的行为,但没办法,现在前线需要的军饷、器械、物资,都是严党供应的!
大明国库的钥匙,至少三分之二都握在他们手里,若是他们“不合作”,自己这个“南明”能坚持多久?
再怎么样,也不能做亡国之君吧?
见形势朝着严世蕃一边倒,张蕴深吸,自己这是赌上了生命的弹劾,绝不可退让!
就算是螳臂当车,那也要挡到底!
他没有什么外挂,但有着现代人的眼界,如果岳飞的惨案再度复现,那朝廷在山河四省的民心军心将会丧失殆尽!
没了民心、军心、再加上日渐加深的小冰河天气,矛盾愈深的土地兼并,难以收上来的赋税,大明覆灭的景象近在眼前!
就是十个自己,也拉不回来!
至此界十八载,他第一次诚心弯膝下跪,眼角泛光,以炎黄子孙和大明忠臣的身份,近乎嘶吼道。
“皇上,大明此时此刻,恰如南宋彼时彼刻,莫忘岳飞旧事,莫忘南宋下场啊!”
“住嘴!”隆庆帝狠狠一拍桌子,全场瞬间安静。
迎着张蕴忠直的眼神,隆庆帝的胸口上下起伏,他的身体本就不好,再加上纵欲过度,身上不断散发着萎靡之色。
怒目良久,他最终沉声道。
“学子张蕴,大言不惭诋毁当朝首辅,罪不容赦!着即除去状元功名,拖至午门重打六十大板!三日内驱出京城!”
六十大板,会死人的!群臣内心皆惊。
可隆庆帝无所谓。
在大明王朝的存亡面前,这些忠臣受点儿苦受点儿难,又算得了什么?
闻言,张居正缓缓退至众人身后,可藏在袖中的拳头却暗暗握紧,手臂不住地微颤。
他再一次见证了,大明忠臣的下场!
看来母亲,还需要蛰伏,还需要隐藏。
与此同时,张蕴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旁的侍卫们蛮横地架起双臂,毫不留情地拖向殿外。
“咣当”一下,殿门被一脚踹开,刺骨的风雪瞬间涌入了,大殿内的烛火摇曳近灭,气温急剧下跌。
但再冷,也没有此刻张蕴的心冷。
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但真到了自己身上,才有了切身体会!
这——就是当忠臣的代价吗!!!
此时,严世蕃缓缓回首,既是看向张蕴,也是看向大明历来所有的忠臣,他的面上带着嘲讽,他们又一次战胜了正义。
轰!朝堂大门缓缓关闭,隔着朦胧,那无数张或明或暗的脸让人看不清。
大明的未来,张蕴也看不清了。
随着两道拖痕在雪地上越画越长,那偌大的奉天殿逐渐远去,到了午门外,张蕴被压在雪地中,被褐色粗绳绑住手脚,丝毫不得动弹。
侍卫们对拿着板子的执刑者说道。
“皇上说六十大板,交给你们了。”
“好好好,这人干什么了?”
“呵呵,他弹劾了严首辅。”
“啧啧啧,那他可完犊子了,算了,与其之后被严党们折磨死,还是我们送他个痛快吧!”
“哎哟,要不说你们善心大呢?”
“嘿嘿,主要是一会儿能去严府讨赏你懂吧?”
这群人聊完,执刑开始了。
啪啪啪啪啪!
厚重的板子毫不留情地打在他的背上,雪花与热血混杂在一起,缓缓流淌下来,染红了他身下的大地。
好痛,好痛啊!
他就要叫出声,但想要这声音会让那些嘲笑他的人听见,于是死死地咬住牙。
很快,牙咬出了血,原本就瘦弱的身体几乎到达了极限!
随着侍卫们继续挥舞重板,他的视线也渐渐模糊。
要死了,真要死了......
张蕴的声音渐渐变弱。
走马灯开始在眼前闪过,他看到了儿时无父无母,靠着百家饭才堪堪长大读书的自己。
他看到了私自炼盐时,被官府打死也没供出自己的乡亲。
他看到了庚戌浩劫时,被蹂躏虐待的山河百姓。
......
黑暗再度笼罩大地,没有希望了。
张蕴闭上了眼睛,心脏迎来了停滞,作为普通的,只有一半力量的穿越者,他的能力,仅限于此了。
意识消散的那一刻,天空中乌云愈浓,雷鸣大作,那丢失了十八年的,承载着理工科知识的一魂一魄终于降下,补全了他的灵魂,
心脏再度跳动,在他的精神深处,一个巨大的地球仪褪去隐色,散发出阵阵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