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念动,因果加诸圣人,三清矛盾初显
- 洪荒:开局创文道,三清求我拜师
- 湖心客
- 2435字
- 2025-03-29 00:01:20
定光仙之谋,姜玄自然不知。
但在解救了青麟,重新踏上回东海的行程之后。
他却也笃定了青麟之事,定是背后有人算计自己。
而且对于算计自己的人也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需知道。
在他上昆仑山拜师之前,尚且还是身无法力,名声不显的状态。
想招惹仇敌都没处招惹。
也就是说。
只有昆仑山遇到的人,方才有存在与他冲突的可能。
而那些人中。
五位圣人尊位在身,哪怕因为他拒绝拜师,就生出教训的心思,也不会背地谋害。
其余三教弟子,也大部分和他没有直接接触。
即便他抢了风头,也不至于就记恨在心,暗下死手。
所有人里面,唯有一人,不仅与他有过接触,还曾为难过他。
这人不是旁人。
就是在后世名声也十分恶劣的截教真传——长耳定光仙!
当时姜玄被送下昆仑山,就是长耳定光仙接的手。
下山路上,此人也不知是抱着什么想法,没少出言说姜玄的不自量力。
此外更不知为何,直接把姜玄丢在当康与那狼妖的身边。
很难说是否存在故意。
倘若对方真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让姜玄有所记恨。
是有很大概率,在看到姜玄爆发出强大潜力之后,想着提前将他解决的。
毕竟长耳定光仙本身也不是什么善类。
光从此人在封神大战之中背弃师门。
将三千同门送入西方教中做坐骑打手的行为。
便能看出这人是个利益至上之辈。
这种人,为了自身利益,做出什么恶劣行径都不是没有可能。
‘不管是不是长耳定光仙所为,能找到煞气蚀心的青麟,并且将他诓弄过来对付于我的人,必然是三教弟子。’
‘我如今修为尚低,不好为此事发难,但日后若能修成正果,定要重上昆仑,问个明白!’
姜玄暗暗将此事记在心中,这才收敛神思,将目光放向了东海首阳山方位。
此番无端遭难之事,自然不能忘。
不过当务之急,却还是道途为重。
三教之中皆有圣人坐镇。
想要讨个公道,至少得有个大神通者修为。
而且还得将人族发展起来,达到如今巫妖二族的地步。
方才能够像妖族二皇、巫族十二祖巫一般,借助种族大势,与圣人对抗一二。
…
而也就在姜玄推测出算计之人,记下此番仇怨之际。
远在昆仑山上,玉虚宫中高座的三位圣人,却都在同一时间,微微皱起了眉头。
师兄弟三人相视一眼,便也迅速确定了自己的感应无错。
“看来两位师弟也感应到了。”
作为大师兄的老子,最先开口,语气虽然依旧是往常的古井无波,隐隐中却也仿佛多了一丝沉凝:“玉虚宫突然多了一缕因果牵扯,却不寻常。”
元始天尊沉吟道:“我等师兄弟三人成圣,等闲因果,便是落于玉虚宫,也不至于牵动你我心神,这因果实有几分不凡,莫非是西方那两位?”
通天眉心微凝,随后袍袖一扫,不在意道:“的确不是什么寻常因果,但也不必在意,慢说我等乃是圣人之尊,圣人以下的因果,再是麻烦,也无妨碍。便真是西方的两位道友算计,又能如何?无非一剑斩之罢了!”
元始天尊看向通天,眸中闪过一丝无奈:“师弟,你如今也算立得大教,门人弟子无算,怎还如此莽撞?你若日后还是这般思量,不重视这些个因果麻烦,以你门下那些湿生卵化出身的弟子,只怕早晚都得牵累了你,坏你道果气数。”
通天有些不快道:“师兄怎又说这些?我之教义,便是有教无类,门人弟子只要资质尚可,有何不收的道理?”
“我知道你对他们不喜,但他们终究是你师侄,师兄为何要这般针对?”
“哼!师兄若是实在看我那些弟子不过眼,不愿与他们见面,大不了我带着弟子搬出玉虚宫便是!”
“你!”元始天尊闻言顿时着恼,瞪视通天。
老子沉声打断道:“好了!三清乃是一体,你二人如今也是成圣的人了,如何还这般作态,亏得弟子们都不在此处,否则叫他们看去你们这两个做师尊的如今模样,成何体统?”
元始、通天二人见状,眼皮一垂,都收回了目光,不再言语。
“还是说说这因果之事吧。”老子继续道:“如今天机混沌,便是你我圣人之尊,也推算不得,一时也难究其根本。”
“不过你我如今都在玉虚宫中,门下弟子也处昆仑,无有一个在山下晃荡,若说这般非同寻常的因果牵扯,指向却也不多。”
说着,老子指了指西方,又指了指天外。
“如此因果,非常人所能加持,世间唯有你我几位同道,以及巫妖二族之人能为。”
“而巫妖二祖的几位道友,虽有这个本事,但他们如今忙于争斗,恨不得我等圣人诸事不管,还不至于自找麻烦。”
“这般一算,也就只有西方二位,还有女娲道友了。”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大兄所言甚是,不过女娲道友亦是心顾妖族,不可能找我昆仑晦气,多半还是西方两位了。”
“他们才从昆仑山离开,所谋又未能功成,而以他们的气性,多半对那人族小子尚有心思,想着带回西方培养。若是如此,他们为了防备你我阻挠,做些算计,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老子点头,也认可了这个推测。
然而就在这时,通天却哼声道:“我倒不觉如此,那人族小友已经明说了,就算是圣人要收他为徒,若不能护持人族,他也谁都不会拜,西方二位忙于恢复西方元气,哪里愿意去沾染这般麻烦?”
“我以为,此事大师兄还漏算了一人,便是那人族小友姜玄。”
“他好歹是个文道之祖,未来潜力不差,若是对此番昆仑之变有些意见,寄托因果于我等之身,也并非没有可能。”
此话一出。
老子、元始面色都是一顿。
随后纷纷摇头。
老子道:“我观此子,既能悟出文道这般礼法之道,断是个明智之人,而他所创文道便是再不凡,无有紫气,也证不得圣人,倘若他足够理智,就不会还生出与我等三教作难的心思。”
元始天尊看向通天,摇头一叹:“师弟截之一道虽然不俗,未免太过影响行事思考,以己度人之事,还是少行为妙。”
“那人族小子无成圣之机,便有几分傲骨,又岂敢对我等三清动念?何况就算他有些怨思,上限准圣的人物,又何谈因果能影响到圣人之身?”
“师弟有这些胡思的念头,倒不如多费些心思,琢磨如何教导你那些弟子,也免得日后气候难成。”
通天闻言,面色转冷。
转头看了自家两位师兄一眼,本想说些什么,到底没有开口。
冷哼一声,却是身入虚空,转眼便消失在了玉虚宫中。
老子看到这一幕,也看了元始天尊一眼,莫名一叹:“师弟过了,我等师兄弟本为一体,师侄同样也与自家弟子无异,通天师弟既然已经将他们收入门中,你又何必总就此事与他为难?”
话毕,摇了摇头,身形也是散于虚空之中。
只留下元始天尊一人孤坐云床,默然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