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刘辩:从把袁家满门抄斩开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26字
- 2025-04-09 10:00:13
尚书台。
“回禀杨公、崔公、丁公,那曹操反应极大,口中一直呼喊着要找陛下评理。”
奉命回来的周毖,正在和杨彪三人诉说着曹操的反应。
“而且那曹操蛮横无理之极,不仅不谢恩,反而还让府中家奴把下官打了出去……”
瞧着周毖身上确实有些皱巴的官袍,以及那略显凌乱的发髻,杨彪三人都不由得相信了周毖所说的话。
或者说,周毖所说的话,也正是他们心中对曹操的预计。
“你做事辛苦了。”杨彪随意道:“去账上支钱二缗,回家休沐半日吧。”
做了这种脏活累活,还平白无故挨了一顿打,不给点好处是不行的。
何况用是朝廷的钱,交的是自己的关系。
杨彪丝毫不心疼。
“谢杨公!”
周毖朝着杨彪三人躬身行了一礼,随后慢步退了出去。
等周毖离开,崔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刚刚周毖回禀曹操反应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强压着自己的嘴角了。
如今没了外人,自是毫无顾忌。
“宦官之后就是如此粗鄙。”
“话说这殴打同袍,就该再参他一本!”
杨彪同样嘴角翘起。
不过他明显要比崔烈克制的多,没有像崔烈那般毫无顾忌地放肆大笑。
“陛下用的人,还是要给陛下留些面子的。”杨彪轻声说道。
“哈哈,他曹操作为陛下用的人,自己不给陛下争面子,还敢自诩忠臣?我呸!”
崔烈言语之间,毫不掩饰着对曹操的鄙夷。
等笑的差不多了,崔烈语气稍稍严肃了一些,道:“不过这曹操要是真去见了陛下,那该如何?”
刘辩如今不在深宫之内,虽然他们也多次请皇帝回宫,但皇帝每次都以考核没有完成之说推辞。
这让他们也无可奈何。
毕竟在尚书台的权利都把握在他们手里了,要是还管皇帝该住在哪……
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影响也不好。
毕竟他们现在,名义上还只是辅政。
并非是权臣。
而皇帝如今居住在显阳苑的事,又不是什么隐秘。
曹操只要稍加打听便能知道这件事情。
难道还要拦着曹操不让他去吗?
当街如此行事,影响也确实太恶劣了些。
毕竟那曹操怎么说,也是如今朝廷的大司农。
“崔公不是说了,那曹操殴打同袍吗?”杨彪翻阅着手边新的一封奏章,随口说道。
崔烈先是一愣。
不过他很快就琢磨明白了杨彪口中说的意思,顿时两眼放光,抚掌大笑。
“杨公说的在理,说的对啊!”
曹操作为大司农,九卿之一,朝廷自然不能随随便便就限制人家的出行。
但如果师出有名,事出有因呢?
何况还是曹操自己殴打同袍在先。
打的还是尚书台的一名尚书。
简直就是送上嘴边的借口。
御史弹劾,廷尉调查。
杨彪这个御史中丞自不必多说。
廷尉那边,恰好崔烈自己之前就是廷尉。
如今董卓不在洛阳的情况之下,刚好他可以把自己原先的影响力施加一二。
可谓是水到渠成。
“杨公觉得什么时候好?”
毕竟合理合规的章程,总是要由御史台那边先开头。
崔烈得问问杨彪的意见。
好在杨彪也乐得给崔烈这个面子。
“宜早不宜迟,就明日吧。”
“哈哈,甚好!”
崔烈抚掌称善。
就在两人正开心的时候,就看到尚书台的一名吏员快步走了进来。
这让崔烈不由得正了正自己的身子。
“何事?”
“启禀太尉,外面有人自称是临晋侯府的,有要事上呈。”
那吏员说着,便呈上了一份秘纸。
光是看书写的材料,就知道事情不简单。
崔烈正色看向旁边的杨彪。
“拿来让我看看。”
杨彪微微皱眉,伸手接过吏员手中的秘纸。
等他看过之后,挥手打发吏员道:“你先下去吧,告诉来人,事情我知道了。”
“喏。”
吏员低着头拱手退出门外。
崔烈不由得询问道:“杨公,可是什么要紧之事?”
“手下人来报,说是曹孟德已经入了显阳苑。”
崔烈闻言,立时瞪圆了眼睛。
“怎么回事?竟然如此之快?”
崔烈本以为曹操最快,也得明天才能反应过来。
到时候抢在他之前把流程走完。
也不奢求把他关进牢狱。
毕竟曹操现在还担任着,督运前线粮草转运之事。
只要准他将功折罪,打发他离开洛阳,去往前线,继续督办粮草转运一事就好了。
结果他们这边才刚刚定下策略,曹操那边已经到了显阳苑?
这何止是比他们快了一步?
“恐怕这曹孟德在来洛阳之前,就已经备足了功课。”杨彪随口道。
按照时间推算,曹操几乎是在得了尚书台这边的批复之后,就立刻去了显阳苑。
指不定曹操一开始,就没指望着,尚书台这边能通过他的奏章。
想想也是,曹孟德能把前线粮草督运之事做的如此妥善,怎么说也是个人才。
不该会犯这种蠢病。
这叫什么?声东击西?
杨彪往深想了想,估摸着曹操是准备借着这件事情,来抨击尚书台的不作为。
呵……
杨彪心中不由得冷笑一声。
看来小皇帝明显是等不及了。
显阳苑的日子到底还是不怎么好过。
把各大世家子弟捏在手里,捏了四个月,结果整个朝局纹丝不动。
直接让小皇帝分化朝堂百官的计划破产。
现在又叫回曹孟德。
难道凭他曹孟德一人,就能翻天了不成?
天真!
将秘纸重新折好,放进怀里,杨彪面色如常地道:“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当初杨某特地将驳斥曹孟德屯田一策的理由去了些,为的就是今日。”
“崔公丁公不必忧怀。”
“若是杨某所料不差的话,估计陛下要不了多久,就会传旨前来,让我等去觐见。”
“我等安坐就是。”
啊哈?
虽然不知道杨彪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准备,但看到杨彪如此胸有成竹的样子,崔烈也安心了不少。
毕竟他们现在还在一条船上。
没有自己,他杨彪一个人也应付不了大局……
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