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生物课
- 张楠
- 1106字
- 2025-04-16 15:37:10
动物学分类
亚里士多德老师继续讲道:“当我面对这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大自然展开研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个普遍的准则,可以让科学家们对不同的生物加以分类。”
“在我之前,西方人大多按照我的导师柏拉图提出的两叉式分支法来划分动物的种类,如把动物分成水栖动物和陆上动物、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等互相对立的类别。我对这种分类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这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会把亲缘很近的动物分开,而把亲缘很远的动物放在一起。例如,把有翅蚁分在有翅动物里,把无翅蚁分在无翅动物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为了解决这种弊端,我开始尝试寻求一种通过区别不同类动物特征来区分动物的分类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留心观察了520多种动物,还亲手解剖了其中的50多种,以比较不同类型动物之间的差异。起初,我发现,可以用血液的有无作为标志,把整个动物界分成两大类——有血液的动物和没有血液的动物。但是,这只是初级分类。接着我又依据动物的形态、结构、习性、生殖方式、出生发育水平等方面的特征,给不同的动物分出了更精细的层级。”
刘成老师评注
在生物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首先根据动物体内有无红色血液,将动物分为“有血的”和“无血的”两大类。这种分类方法被人们一直沿用到拉马克将它改名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亚里士多德老师,我是一名动物学博士,您写的《动物自然史》《动物的组成部分》和《动物的繁殖》等文章我都拜读过,不知可否让我代劳,把您的动物学分类研究讲完呢?”坐在张秋旁边的那位学者看亚里士多德略显疲态后,主动请缨。在亚里士多德老师点头默许后,他便接着讲了起来。
不是“怎样”,而是“为什么”

“要理解亚里士多德老师对动物学的分类,首先要了解他对生物性状的热与冷、潮湿与干燥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热优于冷,潮湿优于干燥。比较热又比较潮湿的动物会更具理性,而比较冷又干燥的动物则缺少较高级的‘灵魂’。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亚里士多德老师将我们现在称为‘哺乳类’的动物放在了阶梯的顶端,因为这些动物的成员是温暖和潮湿的,没有土性,而且它们的幼体生下来的时候是完整的,能自己活动,并由这类动物的雌体哺乳长大。其次一级的生物虽然不够温暖,但仍然是较潮湿的。这些动物也是一生下来就能自己活动。但它们是由卵发育而成的,这些卵在母体内生长发育。再往下一级的是温暖但干燥的动物,它们产出完整的卵,如鸟类和爬行动物。比它们再低一级的则是那些冷和土性的动物,它们产的是不完整的卵,例如青蛙。此外,亚里士多德老师认为,在一切有性生殖的动物中,最低等的形态是蠕虫,它们会产卵。沿着这个阶梯再往下则是蚤虱,它们是自然发生的。”
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分类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