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运营:定位策划+矩阵打造+视频种草+直播带货
- 谭俊杰
- 2230字
- 2025-04-21 18:37:30
1.3 进行用户运营
了解了账号定位和账号信息的相关内容之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具体的运营阶段了。本节主要是介绍怎样进行全媒体的用户运营,帮助运营者找到账号的目标用户,以及用户的产品需求,具体包括6大关键阶段。
1.3.1 确定目标用户
平台上的账号,潜在的用户数量是很多的,而运营者要做的就是把其中的目标用户筛选出来,作为内容推广和宣传的主要目标。至于目标用户的确定,就需要运营者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具体内容如图1-8所示。

图1-8 确定目标用户的过程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后进行用户群体筛选时,运营者要注意筛选的角度,具体来说,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考虑。
(1)对各平台推出的内容是否有足够强烈的需求欲望。
(2)是否在群体大小、消费能力和传播力方面占有优势。
(3)引流吸粉时获取这一群体的难度如何?成本是多少?
1.3.2 定位用户需求
在有了明确的目标群体,就需要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是什么,以便于运营内容和具体产品的准备。
而在进行目标用户的需求定位时,还要结合具体场景,这样才能把目标用户群体与相应的场景、相应的需求进行匹配,初步了解用户需求,如图1-9所示。至此,就完成了用户需求定位的第一步。

图1-9 初步定位用户需求
在进行目标用户群体与相应场景、相应需求匹配时,在图1-9中一一标示了出来,具体内容如下。
❶产品用户:处于产品与用户重合的位置,把产品与用户相匹配,是对相应的目标用户群体进行匹配。
❷产品场景:处于产品与场景重合的位置,把产品与使用场景相匹配,可以很清晰地展现出产品功能。
❸用户场景:处于用户与场景重合的位置,把用户与使用场景相匹配,可以清晰地展现相应场景的用户需求。
然后把❶、❷、❸结合起来,把用户、产品和场景串联在一起,就形成了在某一场景下关于某产品某一用户群体的需求。如果把所有筛选出来的用户群体按照不同场景的产品使用,一一进行匹配,就可以把所有类型的用户群体的需求分析出来,这样用户需求的初步定位也就完成了。
★专家提醒★
在确定需求优先级时,在“挖掘需求”阶段,运营者要注意:有时用户想要什么,并不表示这是他们的真实需求。真实需求是需要运营者仔细挖掘才能获得的。
最后,可以对整理和分析出来的用户需求进行需求优先级定义,过程分析如图1-10所示。

图1-10 确定需求优先级的过程分析
1.3.3 总结用户属性
完成了目标用户定位和用户需求定位,接下来的用户运营就是围绕具体的已确定的目标用户而工作。首先,要了解目标用户本身,也就是对用户的属性进行总结,以便于更精准地进行宣传推广。
一般来说,用户属性就是用户的身份背景。比如,微信公众号平台后台的“用户分析”,就包括“用户属性”的统计分析,有用户属性分布表,其中包括性别、语言、省份、城市、终端和机型6项内容,如图1-11所示。

图1-11 微信公众号平台后台用户属性分布表
除了上面提及的6项内容,用户属性还包括身份、年龄、兴趣爱好、空闲时间和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当然,在进行用户运营时,并不是所有的用户属性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和必需的,运营者可以根据需要,对与产品有关的用户属性进行总结,制作表述清晰的表格,这样能帮助运营者更准确地了解用户和找准方向,提升运营效果。
1.3.4 探索用户路径
把用户的行为用一条条虚拟的线连接起来,就是用户的行为路径。一般说来,用户的行为路径可以非常真实地体现出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也可以反映出运营者的运营推广能力和效果。
对用户路径进行探索,可以让用户运营脉络更清晰,方向更确切。因此,我们需要对用户的两条路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具体内容如图1-12所示。

图1-12 用户路径的分析
1.3.5 用户分级管理
为平台吸粉引流是用户运营的目标,而当这一目标快实现时,运营者可能发现运营过程出现了新的问题,如用户增长太快、用户数量太多、关于用户的管理及其与平台关系的维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等。此时,就需要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了。
用户分级管理的出现,是运营过程中必须进行的工作,其原因就在于运营人员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平台所属企业的资源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而其能投入运营中的资源和精力更是有限的。
而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又是提升用户运营效率、更好地进行宣传推广的有效途径。既然用户分级管理就是必须做的,又是有着重大价值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用户进行分级呢?
我们可以把传统商业用于用户管理的RFM模型引入到用户运营中来,并定义其为3部分内容,R(Recency)为最近一次登录和关注;F(Frequency)为特定时间内的登录次数和天数;M(Monetary)为产生内容或评论的数量。运用这一模型进行用户分级管理的具体含义和依据如表1-1所示。
表1-1 运用RFM模型进行用户分级管理的依据

而在具体的用户分级管理中,可以基于表1-1中的3个要素,对用户行为分别进行层级划分,如可以把一个月的用户登录天数和次数划分为F1、F2、F3、F4、F5等多个等级,其他两个要素也是如此,然后汇总在一起,就可以把用户划分为125个等级进行管理。
当然,在划分等级的过程中,运营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要考虑的要素有哪些、选择各要素划分的等级有多少、选择各要素划分的区间内容等。
★专家提醒★
在具体划分过程中,不同要素的等级层次的划分是可以不同的。
1.3.6 提高用户满意度
运营者应该知道,不同的用户对产品的喜好和细节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有些用户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因此,不论多么好的产品,总会有人感到不满意。何况,在我们也不能保证产品非常完美的情况下,用户的满意度更是会大打折扣的。
而运营者能做的不是百分之百的满意度,而是尽量提高用户满意度,让其无限接近100%。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具体内容如图1-13所示。

图1-13 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