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梁山应策

寅时的垂拱殿烛影摇红,檀香混着龙涎香在藻井下浮沉。

高俅跪在青砖上的膝盖早已发麻,却仍将笏板举过头顶:“启禀陛下,济州府报梁山泊私盐船队已过郓城,若再任其勾连江淮盐商......“

“够了!“赵佶猛拍御案,惊得檐角铜铃乱颤。

他抓起鎏金错银的奏折掷向丹墀,纸页展开的瞬间露出暗绣的盘龙纹,“两路大军折了三万精兵,如今连市井贩夫都传唱'星宿剑出宋室危'!“

蔡京匍匐着拾起奏折,苍老手指拂过“驱虎吞狼“四字朱批:“老臣以为,当断其粮道。

密令京东两路粮商不得与梁山交易,违者以通匪论处。“他袖中滑落半片龟甲,裂纹恰好形似北斗七星,“昨夜观星,贪狼移位,正应此计。“

更漏声里,八百里加急文书盖着枢密院火漆,悄然送往京东各州府。

官道旁枯树上,寒鸦突然扑棱棱惊飞,几片黑羽飘落在雪地上,竟拼出半幅残缺的星图。

此刻梁山忠义堂的青铜鼎炉正吞吐青烟,宋江屈指叩击陨铁剑鞘,二十八宿浮雕随敲击次第亮起。

吴用展开的《武经总要》铺满整张虎皮椅,烧穿的“里应外合“四字被朱砂重新勾勒:“哥哥请看,济州米价三日涨了七成。“

“这是要困死梁山啊。“林冲枪尖挑起块炭火,在青砖上画出蜿蜒河道,“水泊外围十二处码头,昨夜全换了朝廷禁军旗号。“

石灵忽然甩出袖中飞刀,寒光擦过李逵耳畔钉入梁柱。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刀锋上串着三只毒蝎,尾钩还挂着晶莹毒液。“西夏巫蛊未除,朝廷又断粮道。“她耳后月牙胎记在火光中泛着微蓝,“怕是暗桩作祟。“

公孙胜拂尘扫过鼎炉,青烟凝成京东地形图。

他指尖点在汶水与济水交汇处,灰烬聚成粟米形状:“贫道昨夜踏罡步斗,见亢宿分野地气升腾,当有沃土藏于水泊东南芦苇荡中。“

晨光刺破云层时,一百零八面杏黄旗已在演武场猎猎作响。

宋江振臂挥动陨铁剑,剑身嗡鸣引动高空雁阵改道:“自今日起,金沙滩改为垦荒营!

林教头率马军圈地,鲁智深领步军开渠!“

“那俺老李干啥?“李逵双斧劈碎冻土,惊起冬眠的蛇群。

“你和石灵妹子清查各寨存粮。“吴用羽扇指向后山,那里堆积的麻袋正被朔风吹得簌簌作响,“记住,一粒黍米都要过筛——尤其是三日前张顺从济州运回的那批麦子。“

暮色降临时,石灵在粮窖深处举起火折子。

狼牙坠饰突然剧烈震颤,蓝光映出麦堆里蠕动的黑点。“是蛊虫卵!“她双刀舞成银网,却见虫卵遇风即长,转眼化作拇指大的甲虫。

李逵怒吼着抡起粮垛旁的石碾,碾碎甲虫的爆浆竟腐蚀得青砖滋滋冒烟。

三更梆子响过,公孙胜在观星台焚起七星灯。

桃木剑挑起张符纸,火光中浮现张顺与神秘人交易的虚影。“果然有内鬼。“宋江捏碎掌心的铜钱,碎屑落地变成七只铜雀飞向不同方向,“让时迁盯紧各寨头领的贴身物件。“

七日后的芦苇荡,林冲长枪插地丈余,枪缨无风自动。“就是这里。“他抹去额头汗珠,脚下冻土已被马队踏出裂缝。

公孙胜挥动令旗,三十六名道童脚踏八卦位,符水泼洒处竟有温泉破土而出,蒸得积雪化作春水。

“妙哉!“吴用展开新绘的《垦殖图》,朱笔圈住泛着绿意的泥沼,“地热加上水泊雾气,可建三百亩暖棚。

只是......“他忽然顿住,望着正在搬运稻种时摔碎陶罐的阮氏兄弟,“耕种不比厮杀,光靠血气之勇可不成。“

石灵默默解下腰间软剑,月光下剑身竟化作犁头形状。

她耳后胎记越发清晰,随着翻土动作闪烁如星:“幼时随父戍边,陇西军屯都是这般垦荒。“新翻的泥土中忽然露出半块残碑,模糊刻着“天佑二年节度使王“的字样。

当第一缕晨曦染红水泊时,宋江站在点将台上俯瞰。

昔日的演武场已遍布阡陌,陨铁剑引来的晨露正滋润着麦苗。

但在他看不见的角落,几个小头领对着秧苗发愁——他们握惯刀柄的手,终究分不清稗草与稻穗的区别。

“哥哥,狼牙坠饰今早又发烫了。“石灵忽然按住心口,那里藏着昨夜从残碑中找到的青铜钥匙,“地底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呼应星图......“

话未说完,东南角突然传来惊呼。

李逵揪着个瘦弱汉子跃上高台,那人怀里竟掉出半截西夏纹样的骨笛。“洒家巡查时,这厮在暖棚鬼鬼祟祟埋东西!“随着黑旋风怒吼,全场目光聚焦在那包泛着腥味的黑土上。

宋江却望向更远处炊烟袅袅的营寨,那里有从未握过锄杆的手掌磨出血泡,有淬火锻造的刀剑被重铸成犁铧。

陨铁剑的二十八宿浮雕突然同时亮起,北斗星光穿透云层,在水泊上空交织成璀璨光网——这光网之外,济州城的粮仓正在清点最后一批陈米,而汴河漕运的官船桅杆上,悄然升起了绣着血色狼头的黑旗。

春寒料峭的清晨,垦荒营里此起彼伏的哀叹声惊飞了芦苇丛中的白鹭。

阮小二蹲在田埂上,粗粝的手指捏着两株青苗反复比对,额角暴起的青筋像是要撑破皮肤:“他奶奶的!

这稗草怎就比稻苗多生两片叶子?“

“看这里。“宋江卷着沾满泥浆的裤腿踏入水田,晨露在他发梢凝成细珠。

他握住阮小二的手腕,带着粗粝的茧子抚过稻苗叶脉,“稻叶有细绒毛,叶脉呈平行状。“突然发力拔起一株稗草,深褐色的根须带着腥气,“这厮的根是须根,最会抢肥。“

二十步外的暖棚突然传来巨响,李逵顶着头顶的稻草钻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截崩断的犁头:“这劳什子铁疙瘩还没板斧好使!“他抬脚踹向翻倒的曲辕犁,却见犁铧上突然亮起二十八宿中的危宿纹路,生生将黑旋风震退三步。

“铁牛莫急。“宋江拾起犁头,陨铁剑在木柄刻下北斗七星阵图,“你且试试握住天枢位发力。“当李逵蒲扇般的手掌按在星纹上,犁头忽然泛起青光,竟自行破开板结的冻土,翻起的泥浪间隐约可见金色麦粒形状的地气升腾。

石灵带着女兵们经过时,正撞见这般奇景。

她耳后月牙胎记微微发烫,腰间软剑感应到什么似的发出轻鸣。“宋大哥的机关术愈发精妙了。“她将装满草籽的竹篓换到左肩,指间银针突然刺破指腹,血珠滴在暖棚角落的枯藤上——那藤蔓竟瞬间抽出嫩芽,缠住即将滚落山崖的粮车轱辘。

暮色浸染忠义堂时,石灵正在烛火下教扈三娘编织草鞋。

狼牙坠饰悬在梁上,蓝光将百缕苎麻照得纤毫毕现。“要顺着麻纤维的走向搓捻。“她指尖翻飞如蝶,忽然握住扈三娘被麻绳勒出血痕的手,“当年在陇西,我娘教我用马鬃毛混编,既耐磨又防雪水。“

后窗忽然传来窸窣响动。

石灵耳尖微动,袖中飞刀破窗而出,却只削下半片松枝——枝头站着只木雀,喙间衔着宋江的字条:“戌时三刻,观星台见。“她慌忙抹去眼角水光,却在转身时碰翻了针线筐,七色丝线滚落满地,恰似银河倾泻。

此刻林冲正策马踏过水泊东岸的冰面。

亮银枪挑碎浮冰,枪尖在月光下画出道道寒芒:“此处冰层薄弱,明日让凌振埋三十颗蒺藜火球。“他忽然勒马,望着雪地上两道浅浅的蹄印眯起眼睛:“张横,带人往北追五里。

昨夜有探马踩过新铺的蒺藜灰。“

三更梆子响过七遍,林冲仍在沙盘前推演。

他用红泥捏成的骑兵俑堵住汶水渡口,忽然将三支令箭插入沙盘:“朱仝带弩手伏于柳林,鲁智深领重甲步卒守隘口,我自率轻骑游弋接应。“烛火将他的侧影投在《守备图》上,那影子竟与沙盘中的天罡北斗阵严丝合缝。

七日后,当第一茬韭菜在暖棚抽芽时,吴用捧着账册的手都在颤抖:“存粮较上月增三成,新开垦的二百亩...“话音未落,东南角瞭望塔突然传来号角。

林冲的亮银枪已刺穿三个黑衣人的咽喉,枪缨缠着的铜铃仍在叮当乱响——那是昨夜他亲手系上的示警铃。

“活口嘴里藏着腐心蛊。“公孙胜的桃木剑挑起半截虫尸,青烟中浮现出东京城郊某处军营的虚影,“看这操练阵型,像是要组建重甲铁鹞子。“

石灵突然按住心口,狼牙坠饰烫得惊人。

她顺着感应望向水泊深处,隐约看见三十六个青铜鼎在湖底排列成阵,鼎身刻着的星图竟与昨夜耕坏的犁头纹路一模一样。

正要细看,却听宋江在演武场高喝:“今日起,所有头领每日轮值三个时辰学农事!“

暮春的细雨飘洒时,李逵已经能用铡刀精准切断草料,阮氏兄弟也学会了给稻苗间苗。

这日正午,石灵带着女兵们送来新制的三百双芒鞋,却见宋江蹲在田埂边,正用陨铁剑给瘸腿的老农正骨。“这是济州逃荒来的王老汉。“他指尖星芒闪烁,老汉扭曲的脚踝竟发出麦苗拔节般的脆响,“他愿教我们陇西的压青法。“

当夜观星台上,宋江望着水泊东南新垦的阡陌,陨铁剑的星图与苍穹遥相呼应。

石灵默默替他披上蓑衣,指尖触到他后颈时,两人佩戴的狼牙坠饰突然迸发蓝光,在雨幕中交织成北斗形状。“你听。“她忽然指向云层深处,隐约有金铁交鸣之声穿透雨幕传来。

百里外的官道上,三十辆覆盖黑布的马车正碾过春泥。

车辙深达半尺,拉车的竟是八匹西域龙驹。

押运军官的佩刀在闪电中反射出幽蓝光芒,刀柄处隐约可见“神机“二字——那分明是年初被西夏掠走的汴京军器监秘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