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情书

陈玉祁第三次听到我抱怨平台抽成太高时,突然把咖啡杯重重放在视频镜头前。

“你应该自己开家店。“他的声音穿过八千公里的距离,震得我耳膜发麻。

我正蜷在出租屋的懒人沙发里,闻言差点打翻膝盖上的薯片袋:“什么店?“

“线上陪聊工作室。“他的指尖在平板上快速滑动,把一份商业计划书发到我邮箱,“你有经验、有客户资源,只差一个自主平台。“

我瞪大眼睛看着那份计划书——封面是我们视频通话的截图,标题是《云声陪聊工作室企划案》。

照片里我正对着镜头做鬼脸,他则露出半边无奈的侧脸。

“陈先生,“我戳着屏幕上他严肃的表情,“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个?“

“上周你抱怨平台扣了40%佣金的时候。“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不住他发红的耳尖,“我查过,自建网站成本不高,初期可以...“

他的声音渐渐变成背景音。我盯着计划书里“核心竞争力“那栏写着:“创始人独特的'水蜜桃音'与抽象系聊天风格“,突然鼻子发酸。

“...前期可以先通过...“陈玉祁还在滔滔不绝,西装革履的样子活像个推销理财产品的经理。

“陈玉祁。“我打断他,“你知道我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对吧?连Excel都不会用那种。“

视频那头突然安静了。他慢慢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这是他要说重要事情的前兆。

“云惟安。“他念我名字的方式总让我心跳加速,“你知道为什么摩尔曼斯克港会结冰吗?“

“因为暖流...“

“因为暖流不够坚持。“他打断我,眼睛亮得惊人,“但你不是暖流,你是台风。“

三天后,我收到了从爱尔兰寄来的包裹。里面有一台贴着“Ctrl+C/V使用指南“的笔记本电脑,一沓手写的《互联网小白创业指南》,还有一张字条:“台风小姐,请摧毁所有质疑。“

就这样,“云声陪聊“在一个暴雨夜诞生了。陈玉祁负责技术搭建,我负责内容设计。

我们隔着七小时时差开了无数个“跨国董事会“——通常是我穿着皮卡丘睡衣啃鸭脖,他西装革履喝咖啡。

“客户分级系统要加上'腹肌指数'吗?“我一本正经地问视频那头正在调试网站的他。

“云惟安!“他手一抖,差点删掉数据库。

开业第一周,我们迎来了七个客户。陈玉祁做了个Excel表,详细记录每位客户的偏好。我则开发出“抽象系“、“知心姐姐系“、“学术探讨系“等不同聊天模式。

“陈总监,“我深夜给他发消息,“客户张先生投诉没有'被骂服务',建议新增'毒舌模式'?“

“批准。“他秒回,“但禁止对CEO使用。“

第一个危机出现在月底。某天清晨,我发现店铺突然多了十几条一星差评,内容出奇一致:“声音难听“、“不会聊天“。

我蜷在床上给陈玉祁打电话,嗓子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要不还是回平台吧...“

“看邮箱。“他只说了三个字。

邮件里是一段客户聊天录音和IP分析——全是同行伪装。最后附着一行字:“台风要登陆了,记得关窗。“

第二天,店铺首页多了个“鉴茶专区“,陈玉祁连夜写的算法能自动过滤恶意差评。而我在社交媒体发起#抽象陪聊挑战#,话题阅读量一夜破百万。

生日那天,我正对着仅剩的泡面哀叹创业维艰,手机突然弹出一条通知:“云声APP已上线“。

点开后,开屏动画是我们视频通话的Q版形象,背景音乐是他偷偷录的《生日快乐》。

“陈玉祁!“我哭着打视频过去,“你什么时候...“

“嘘。“他竖起食指抵在唇前,身后是都柏林凌晨四点的夜空,“CEO该去验收新办公室了。“

镜头一转,对准了我楼下新租的工作室。

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墙上贴满我们的聊天记录截图,最显眼处挂着“腹肌评级表“原件。

半年后,当“云声“拥有五万注册用户时,我终于踏上了飞往都柏林的航班。

登机前,我给陈玉祁发了条语音:“陈先生,请准备接受'国际陪聊质量协会'的实地考察。“

飞机穿过云层时,我翻开他寄来的《创业日记》。

最后一页写着:“摩尔曼斯克又成了不冻港,因为台风把冰都吹化了。“下面压着一张照片——他站在我们视频里出现过无数次的公寓窗前,举着块白板:“欢迎回家,我的北大西洋暖流。“

空姐送来餐食时,我发现餐巾纸上不知被谁画了颗爱心,下面是一行小字:“本次航班由'云声陪聊'冠名播出——用声音温暖每一个时区。“

我笑着把纸巾塞进口袋,摸了摸包里那把工作室的钥匙——陈玉祁说,爱尔兰分部的门锁,只认我的声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