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暗巷银火

晨雾裹着桂花香渗入南京城南的陋巷。郑怀仁蜷缩在“三味茶馆“的阁楼里,玉化的右手裹着浸透艾草汁的麻布。昨夜从秦淮河底带出的青铜残片正在炭盆里嗞嗞作响,煅烧出的青烟在天花板凝成九宫八卦图。

“郑先生,您的阳春面。“

木梯吱呀作响,茶馆老板娘林小满端着粗瓷碗上来。她耳后别着朵褪色的绢花,发梢却染着抹不协调的孔雀蓝——正是周墨生前最爱的颜色。郑怀仁的玉化指节突然刺痛,碗中清汤倒映出的不是林小满的脸,而是周墨被铜钱藤蔓贯穿的残容。

“小心烫。“林小满的指尖掠过碗沿,指甲缝里沾着青铜碎屑。她转身时旗袍开衩处闪过丝银光,那是绑在大腿上的摸金符,符面“无痛不入“的“不“字缺了一角。

南京城南的早市喧闹中藏着诡异。

郑怀仁蹲在古玩摊前,玉化的右手藏在袖中。摊主老胡正在兜售串“北宋铜钱“,他却看得分明——那些铜钱边缘长着细密的肉芽,正在瓷盘里缓缓蠕动。当他想触碰钱串时,隔壁裁缝铺突然传出惨叫。

“我的眼睛!眼睛!“

裁缝王瘸子跌撞着冲上街道,双手死死抠住眼眶。指缝间渗出青铜汁液,滴在青石板上竟腐蚀出卦象纹路。围观人群惊呼退散时,郑怀仁看见王瘸子后颈鼓起铜钱状的肿块,肿块表面浮现出微型星图——与周墨锁骨上的图案完全一致。

“让开!都让开!“

穿中山装的巡警粗暴地推开人群。郑怀仁的玉化右手突然发烫,他看清巡警腰间挂着的不是警棍,而是缠满铜钱的红绳。当巡警的手按上王瘸子肩膀时,那人的惨叫戛然而止——七枚铜钱从眼眶里钻出,带着血淋淋的视神经悬浮在半空。

人群突然死寂。七枚铜钱在空中拼出“九“字,王瘸子的尸体迅速玉化,在晨光中碎成满地铜锈。郑怀仁退进暗巷时,发现林小满正倚在墙边,孔雀蓝的发梢沾着青铜碎屑。

“三味茶馆的瓦罐老鸭煲,“她递来油纸包,指尖残留着朱砂,“能暂缓玉化。“

子时的打更声漏了一拍。

郑怀仁掀开茶馆地窖的青石板,腐臭中混着奇异的檀香。林小满举着煤油灯跟在身后,灯焰照出墙缝里嵌着的青铜残片——每片都刻着“正“字,最新一道划痕还带着血渍。

“这是傅恒先生民国二十一年挖的地道。“

林小满的旗袍下摆擦过郑怀仁玉化的手腕,孔雀蓝发梢扫过他脖颈时,带起阵似曾相识的桂花香。地道尽头是座青铜铸造的密室,墙上挂满发黄的照片——1928年长沙血鼎现世、1931年上海银火事件,每张照片里都有个穿月白旗袍的背影。

“这是...周墨?“

郑怀仁的玉化右手突然剧痛。照片里的旗袍女子转过身,左眼下的泪痣在闪光灯下泛着青光。林小满突然吹灭油灯,在绝对黑暗中轻声道:“你闻到了吗?死亡的味道。“

密室开始渗水。不是普通的地下水,而是粘稠的青铜汁液。液体中浮现出1937年的南京城街景:九口青铜棺悬浮在焦土上,每口棺材都在滴落银血。当郑怀仁想触碰幻象时,林小满突然抓住他的手,掌心发丘印的触感让他浑身战栗。

“该去见见老朋友了。“

她撕开旗袍领口,锁骨处的星图正在渗血。血珠悬浮在空中,组成通往总统府地宫的路线。郑怀仁的玉化右手突然恢复知觉,掌纹里浮现出林小满婴儿时期的画面——产房里接生婆手中的剪刀,刀柄上刻着九空一派的铜钱标记。

五更天的梆子声带着血味。

郑怀仁站在总统府地宫入口,玉化的身躯正在龟裂。林小满的孔雀蓝发梢不知何时变成了银白色,耳后的绢花渗出青铜汁液。当地宫门扉开启时,九条青铜锁链破空而来,末端拴着的却不是棺材,而是九具穿月白旗袍的玉俑。

“你终于来了。“

傅恒的声音从玉俑群中传出。郑怀仁的瞳孔骤缩——其中三具玉俑的面容,分明是十五岁、二十五岁、三十五岁的自己。林小满突然扯下发髻,彩虹色的长发在阴风中飞扬:“还记得周墨的预言吗?'彩虹头发姑娘'...“

地宫开始崩塌。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裂隙时,郑怀仁看见林小满的虹发正在玉化,发丝间闪烁着2015年的都市霓虹。九具玉俑同时抬手,掌心的发丘印拼成完整星图,图中1937年的南京城上空,悬浮着刻有“林小满“名字的青铜棺。

青铜汁液漫过脚踝的瞬间,郑怀仁听见两个时空的重叠——1934年的自己在问“你是谁“,而2015年的林小满在防空洞里轻笑:“该收网了,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