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得有所为

约莫一刻钟。

朱顺正沉思之际,柳儿进入厅堂前的一声轻咳,将他拉回现实。

她端着托盘,在几步外小声询问:“公子,就在这用吗?何先生临行前吩咐,说公子醒来需吃清淡些。”

“辛苦了。”

朱顺回过神,望着桌上的饭菜点了点头。

白粥咸鱼,不错!

他端起碗,刚囫囵吃了几口,门外就传来阵嚷嚷声。

柳儿伸头往外面看了看,脆声道:“公子,何先生他们回来了。”

“好,你先去歇着吧。”朱顺笑了笑,回道。

柳儿也笑了,嘴角微微翘起,明眸皓齿倒是个极为标致的姑娘。

只见她临出去前,又小心从木桌茶盘上取出三支杯子,一一在里面倒了些茶水后,才微微欠了欠身子离开。

朱顺暗赞一声,这丫头是个挺贴心的。

不过这样一个相貌极佳,性情又温和的姑娘,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又有何人会怜惜呢?遇见凶残的人,左右也不过一刀的事情。

当然,还有更可怕的情况......

他突然间有些烦躁。

很快,邹伺龙与何继业就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后者抢先一步上前,神色关切:“公子可有大碍?”

“公子能有什么事?龙精虎猛的能像你这样,叫什么来着……

胆小如鼠?”

邹伺龙咧嘴,没放过任何能奚落对方的机会。

朱顺放下粥碗看向何继业,慢条斯理道:“大兄宽心,我无恙。”

说完,又注意到他身着皮甲铁笠,腰挎大刀,朱顺不禁失笑:“大兄去抓个蟊贼,何至于此?”

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示意对方坐下。

听到朱顺说自己无恙,何继业脸上一喜,随即正色道:“公子这话在下不敢苟同,事关性命岂敢儿戏?”

“老何,说那多做甚,你就是小胆。”邹伺龙哂笑。

何继业淡淡睨了他一眼:“粗鄙之人,莽夫之见。”

邹伺龙大声反驳:“武人重义,谁像你们这群读书人最是惜命”

“好了!”

朱顺又喝了口粥,打断了二人的争执:“为人处世就该如此,不能小觑了任何人,大明历代皇帝就是小觑了关外建奴,才为后世子孙招致此祸。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此事,吾等须谨记。”

说罢,他将海碗放下,坐直身子盯着二人缓声说道:

“两位兄长,如今鲁藩、唐藩牵制了大部分的建奴,无暇广东,愚以为我等应趁机坐大,待兵强马壮之日,就是逐鹿天下,光复汉家社稷之时。”

“二位意下如何?”

朱顺说话时声音很轻,但落在邹何两人耳中......

却如同天雷在耳畔炸响。

不由得连呼吸也重了三分。

......

厅堂内忽而安静。

谈及正事,邹何二人不再相互攻讦,神色皆变得凝重起来。

“两位兄长。”

朱顺站起身,目光与二人短暂相接后,躬身作了个揖礼,便道:“今日我打算定下大计,特与你们商谈。”

“什么商谈不商谈。”

邹伺龙愕然,半晌后猛一拍大腿:“公子你只管发话就是,这藩那藩的,我老邹都不认识,你只需吩咐咱们该怎么办就成。”

他这会其实是有点紧张的。

昨日提及举事,朱顺便昏迷不醒,信奉鬼神的邹伺龙一度认为是不好的征兆。眼下,他生怕昨日重演,观察了好一阵,见公子无恙,这才悄悄松了口气。

何继业思路较为周全,沉吟片刻后才道:“公子是要招兵买马,还是仅用咱们手头的人马?”

“募兵何其艰难……”

朱顺叹了口气。

他如何不想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啸聚十万之众,直接领兵北上肃清汉地,但这几乎是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至于何继业口中所说的人马,其实就是他手上那百十来个巡丁,还有龙川千户所的几百卫所兵。

这些人,已经算是他们这些年,攒下的全部班底了。

提起兵马。

邹伺龙顿时来了兴趣。

他压低声音,破天荒的主动提出建议:“公子,我手里除了名册上的那六百来人,还能从各家再抽三两名余丁出来,若是不够,我老邹再想法子。”

这里的余丁,指的是军户家中非继承父辈军职的丁口。

大明军户是世袭制。

每户都要出一个丁口当兵,剩下没有当兵的人就叫余丁,对于洪武年间就已经存在的龙川千户所来说,邹伺龙口中的余丁数量,其实已经算很少了。

洪武十九年,嘉靖四十二年,万历元年,粤东北地区都有山寇作乱。

朝廷为镇压乱民,都曾从龙川千户所抽调人马,历次从没有低于过三千人,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此地军户人口只会更多才对。

“这就够了,目前我们只需一千人马,控制临近州县即可。”

朱顺没泼冷水。

当地军户,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开枝散叶,很多军户余丁为了生计,被分散到人烟稀少的山区开垦落户,而这些人往往会被卫所和官府忽略,特别是与永安、长乐两县接壤的山区为最。

显然,邹伺龙对军户丁口的掌控力,仅止于皮毛。

何继业张了张嘴,正欲说什么,却见朱顺向自己微微摇头。

他当即会意,立时话锋一转,又问:“现在咱们地头上结寨者众多,公子可有谋划?若是缺钱少粮……”

“大兄,你指的是霍山脚下的巫三祝吧?”朱顺感兴趣地问道。

如今距离龙川县最近的建奴有两支,一是江西提督金声桓部;另一支则是从南京援赣的总兵柯永盛部。

也因此,目前龙川所谓的“义军”,都还处于结寨式的严阵以待,从未有一兵一卒北上,而谋划这一切的人,正是巫三祝。

“就是这财神爷!”

何继业抚掌大笑,脸色逐渐变得精彩。

之所以称巫三祝为财神爷,是因为这人结寨的目的并非是抗清,而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如此取来,他毫无心理负担。

朱顺没有立时做出回应,只是皱眉深思,口中喃喃不止。

“......巫三祝!”

这人……

他在那方世界有所听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