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秦篇:诛赵高,迎扶苏

“蒙毅将军何时能到咸阳?”胡亥问道。

章邯:“最快还需五日。”

胡亥沉思片刻:“传令王离,随时准备接应蒙毅入城。”

次日,胡亥单独召见李斯,故意屏退左右。

“斯相,朕近日听闻一些流言。”胡亥欲言又止。

李斯立刻紧张起来:“陛下请明示。”

胡亥故作叹息:“赵卿告发丞相在修建骊山陵时中饱私囊。”他观察着李斯的反应,“朕自然不信,只是实在不好忤逆赵卿,还请斯相给朕支个招儿。”

李斯脸色剧变:“此必是赵高诬陷!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啊!”

胡亥安抚道:“朕知丞相忠心。只是赵卿坚持要查。”

李斯眼中流露出狠厉:“陛下,老臣有本要奏!”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此乃赵高结党营私、欺君罔上的罪证!”胡亥心中大喜,面上却装作震惊:“这…赵卿竟如此大胆?”

“不仅如此,”李斯咬牙切齿,“老臣还发现赵高暗中与六国余孽往来,意图不轨!”

胡亥知道这些多半是诬陷,但正合他意。他故作犹豫:“可赵卿势大,若无确凿证据恐难服众啊。”

李斯立刻道:“老臣愿亲自调查,定让赵高伏法!”

胡亥”勉为其难”地点头:“那就有劳斯相了。切记,此事需机密。”

李斯满怀斗志地退下。胡亥知道,赵高与李斯的同盟已经出现裂痕。接下来,只需静观这两只蝎子互相蛰咬。

五日后深夜,阴嫚带来紧急消息。

“兄长,赵高已察觉异常!他今晚秘密召见了卫尉杨端和,似要调动禁军!”

胡亥心头一紧:“何时?”

“明日黎明。”阴嫚声音急促,“赵高似乎怀疑扶苏兄长未死,准备搜查骊山军营!”

胡亥立刻唤来韩谈:“速传章邯!”

当章邯匆匆赶到时,胡亥已穿戴整齐,腰间佩着那把曾经自刎的宝剑。

“陛下,蒙毅将军刚刚率三千精兵抵达咸阳城外!”

胡亥当机立断:“传朕口谕,命王离开放骊山大营,让扶苏与蒙恬公开露面。”

章邯大惊:“陛下,这岂不是正中赵高下怀?”

“赵高不是要查吗?让他查个明白!”胡亥抽出腰间佩剑递交给章邯,“同时,命蒙毅将军率兵控制咸阳各城门,尤其是——”他盯着章邯的眼睛,“赵高府邸附近的章台门。”

章邯恍然大悟:“陛下是要诛赵高?”

“朕要逼赵高狗急跳墙。”胡亥转向阴嫚,“你立刻联络所有可信的兄弟姐妹,明日日出前全部入宫见朕。”

阴嫚领命而去。胡亥最后对韩谈道:“准备鸩酒与白绫。”

韩谈浑身一颤:“陛下是要?”胡亥望向渐亮的天色:“明日此时,不是赵高死,就是朕亡。”

黎明时分,赵高果然带着一队禁军气势汹汹地闯入宫中。令他意外的是,胡亥早已端坐在大殿之上,两侧站着全副武装的侍卫全是章邯安排的心腹。

“赵卿来得真早。”胡亥语气平静。

赵高眯起眼睛:“老臣接到密报,称有逆贼藏身骊山大营,特来请旨搜查。”

胡亥微笑:“何必请旨?赵卿不是已经调兵前往了吗?”

赵高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常态:“陛下说笑了,老臣…”

“赵高!”胡亥突然厉喝,“你欺君罔上,篡改遗诏,罪该万死!”

大殿一片死寂。赵高脸上的谄笑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狰狞:“陛下怕是听了小人谗言。若无老臣,陛下岂能坐上这皇位?”

“朕确实要感谢你。”胡亥话锋一转,“感谢你让朕看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

“来人!”赵高突然大喝一声,“陛下被奸人蒙蔽,给我拿下这些逆贼!”

然而,殿外静悄悄的,无人响应。

胡亥缓缓站起:“赵高,你的心腹杨端和早已为朕所用。至于你安排在宫中的那些侍卫,”他拍了拍手,一队甲士押着数十名被五花大绑的人进入大殿,“都在这里了。”

赵高面如死灰,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向胡亥扑来!

电光火石间,一道身影从殿侧闪出,一剑挑飞赵高手中的凶器。是嬴阴嫚!

“逆贼赵高,意图弑君!”阴嫚厉喝,剑尖抵住赵高咽喉。

胡亥缓步走下台阶,俯视着这个前世毁了他和大秦的阉人:“赵高,你可知罪?”

赵高突然狂笑:“胡亥!你以为杀了我赵高就能坐稳这江山?六国余孽虎视眈眈,朝中大臣各怀鬼胎,就凭你这黄口小儿?”

“带下去。”胡亥冷冷打断,“赐鸩酒。”

当赵高被拖出大殿时,李斯匆匆赶来,身后跟着一队侍卫。

“陛下!老臣救驾来迟!”李斯跪地高呼,“幸得天佑,逆贼赵高伏诛!”胡亥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位“忠心”的丞相。李斯手中还攥着那卷“赵高罪证”,显然准备趁机落井下石。

“丞相来得正好。”胡亥缓缓道,“朕刚接到蒙恬将军奏报,称在骊山擒获几名六国余孽,他们供出朝中有大臣勾结。”

李斯脸色瞬间惨白。

胡亥继续道:“不过朕相信,丞相定与此事无关。”

李斯如蒙大赦,连连叩首:“陛下明鉴!老臣对陛下忠心可昭日月!”

“既如此,”胡亥话锋一转,“就请丞相亲自审理赵高余党吧。记住,朕要的是彻查。”

李斯听出了话中威胁,颤抖着应下。他知道,从今往后,自己必须对这位年轻的皇帝唯命是从。

正午时分,胡亥在章邯和阴嫚的陪同下来到咸阳宫最高的城楼上。远处,扶苏与蒙氏兄弟正率领大军入城。百姓们聚集在街道两旁,好奇地观望这支出乎意料的队伍。

“陛下,为何要让扶苏公子公开露面?”章邯不解地问,“这岂不是…”

“岂不是告诉天下人,先皇遗诏有假?”胡亥接过话头,“正该如此。朕已决定,明日大朝会上,朕将宣布退位,还政于扶苏兄长。”

阴嫚和章邯同时惊呼:“陛下!”

胡亥抬手制止他们:“朕意已决。这皇位本就是兄长的,朕不过是物归原主。”

他望向远方,前世的一幕幕在眼前闪过——民变、战乱、亡国。这一世,他要亲手纠正那个最大的错误。

“不过在此之前,”胡亥话锋又是一转,“朕还有些事要处理。”

朝会,当扶苏踏入咸阳宫正殿时,满朝文武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震惊于这位“已故”皇长子的突然现身,更震惊于皇帝接下来的决定。

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扶苏拒绝了胡亥的让位。

“陛下既已登基,便是天命所归。”扶苏朗声道,“臣愿辅佐陛下,共创大秦盛世!”

胡亥看着兄长真诚的眼神,前世记忆中那个被伪诏逼死的扶苏与眼前之人重叠在一起。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另一个决定。

“既如此,朕封兄长为摄政王,与朕共治天下!”

满朝哗然。这一安排打破了秦朝旧制,却无人敢反对——尤其是当蒙恬、蒙毅兄弟全副武装地站在殿两侧时。

大朝会结束后,胡亥独自来到宗庙。他跪在历代秦君的灵位前,久久不语。

“父皇,”他轻声道,“这一世,儿臣绝不会让大秦重蹈覆辙。绝不会将六世基业毁于一旦。”

殿外,夕阳如血,将咸阳宫染成一片金色。新的时代,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