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软禁

“瑾明和王妃对朕扣下他们并无任何异议,甚至还心安理得地准备在宫城内踏青春游?”皇帝沉重嗓音,询问着面前的小太监。小太监低声应着,说着靖王与王妃十分恩爱,二人一同携手作画。

皇帝挥挥手,让小太监回了武德殿,一个人靠坐在龙椅上,闭着眼,细细捋着叶家,魏王,王家,徐家,靖王之间的事情。

说叶家通敌叛国,皇帝是不太信的。叶家当年虽获罪,但也并未赶尽杀绝。叶贤妃这一脉获罪,可叶家其余人并未受牵连。说是在流放之地被东凌人带走的,皇帝隐隐觉得其中尚有文章。

“来人。”

“陛下。”

“传刘进。”

“是。”

皇帝自己的暗卫团队首领刘进接到旨意后即刻入宫,与皇帝在御书房内交谈了近一个时辰。随后,刘进带人去了当年叶家流放之地,又让人暗中去了一趟东凌及北秦。

御书房的一举一动,除了云鸾外,还有暗中跟着白玥安一同入宫的暗卫林源看在眼中。林源与云鸾交换了一个眼神,借着夜色,回到了武德殿中。

萧瑾明和白玥安听完二人的汇报后,便让二人下去休息。此刻尚未到就寝时间,萧瑾明搂着白玥安上了武德殿的屋顶,又带了一壶酒,做出一副举杯邀明月的姿态。

“父皇让刘进去查实当年叶家流放时的事情,又让人去了东凌和北秦。就是不知道查实之后,父皇会如何处理。”萧瑾明脸上依旧是一副赏月的姿态,心里却是在盘算着接下来的举动。

白玥安点点头,“林源与我说了,在拿到口供的第一时间,魏三就已经谦人去查证了。最快明日,便会有消息传回来。这次陛下虽说是软禁,但也给了魏三自由。负责护卫魏三的是三哥。若是有什么消息,三哥必定会通告王家和徐家的。”

“这倒是有意思了。”萧瑾明有些拿不准皇帝的心思,若是真要软禁,御林军中如此多人,随便挑一个都会将魏三看住。这次非挑了徐文澈,皇帝是想让魏三给徐家和王家放消息?还是说皇帝想看看王家和徐家到底是听皇帝的还是听靖王的?

白玥安闭着眼,盘算着今日发生的事情。从遇见刺客到得知花莲与齐嬷嬷为东凌人,再到入宫面圣,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环环相扣,但又互相独立。

“林源。”白玥安轻唤一声,忽然坐起身子,“告诉三哥,无论王家与徐家有什么动作,都必须在暗地中悄悄进行。万不可让陛下发觉,王家和徐家这几日一定要一切如旧,仍沉浸于大婚喜悦之中。”

“属下领命。”

萧瑾明听见白玥安的吩咐,微微皱眉。

“安安,你的意思是陛下这或许是试探?”

白玥安点点头,“我们在武德殿中,若是消息还能传递出去,一切都还能按照我们的想法有条不紊地推进,那陛下必定会怀疑什么。我敢说此刻,不止武德殿,就连魏王府内都有千百双陛下的耳目盯着。”

萧瑾明叹了口气,“他果真最在意的还是自己的皇位。本王刚回来几天,他就如此防备了。”

“瑾明,你不觉得虽然你刚回来没多久,可是朝野上下对你的支持以及评价已经隐隐有超过魏王之势了吗?你觉得陛下多疑的性格下,又岂会不防备。”白玥安很理性地跟萧瑾明分析着目前的形势,“既如此,一味地忍让退缩,只会将自己逼入穷巷,不如面上该如何如何,暗地里做好最坏的打算。”

萧瑾明没说什么,只是回了一句,“安安,让我想想。”

白玥安也没再说什么,毕竟她现在干的事情,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撺掇人逼父和谋反。虽然是皇帝先不义的,但总归还是需要一些心理建设才能接受。

镇国公府。

徐文澈奉旨护卫魏风华回府,如此大的阵仗,镇国公不可能不被惊动。镇国公看见来人是徐文澈,心里闪过一丝疑惑。徐文澈投给镇国公一个稍后解释的眼神,便安排人守在魏风华所住的院子外。

一切安排妥当后,镇国公邀徐文澈书房一叙。

徐文澈拿着魏风华找人誊抄后的供状交与镇国公,并言明今日萧瑾明与魏风华一并入宫面圣一事。

“若是陛下不作为,靖王殿下当如何?”镇国公问了一句。

“那便清君侧。”简单五个字,徐文澈说得十分有力。

镇国公点点头,“大丈夫当如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文澈谢过镇国公相助。”徐文澈起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镇国公扶起徐文澈,“贤侄无需多礼,当年我将华儿交给靖王殿下时便想到今日。若是靖王殿下一直不动,我也会让华儿劝他动手的。陛下可称明君,但不可称为仁君。无论当年叶家是否投递叛国,任由妃妾迫害皇后,就算在皇后离世后赐下再多哀荣,也无济于事。这些年你也见到了,当初追随陛下的老臣除了我们几家外,还有多少是有好下场的。抄家灭族着多如牛毛,就连殿下也被他送去北秦为质子,妄图斩断殿下羽翼。若非徐家,王家相助,只怕殿下活不过那十年。如今,殿下下定决心,我自会相助。”

镇国公此话说得坦荡,“陛下不做慈父仁君,怪不得我们先动手。至于后人非议,身后之事哪管得着这么多。”

徐文澈打心眼里佩服这位镇国公,活得清醒自在。死后名声,史书评判,那都是虚的。真正有用的,是人活着的时候该如何。

“若是陛下下定了决心,铲除祸患,那殿下依然可以做个父慈子孝的模样。老夫也会助殿下登上至高之位。”

徐文澈再对镇国公行了一礼,同时托镇国公将消息传去徐家。传消息时需要注意,万不可被刘进的人发觉。镇国公在朝中摸爬滚打多年,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他暗中找来心腹,让他第二日将消息传至徐府。至于魏风华要做的事情,镇国公暗中相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