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遇感觉脑子嗡嗡作响,像是有人在他耳边同时播放十九部不同的电影。他用力甩了甩头,抓住姜茹的肩膀:“听我说,我们可能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就像……就像被关在玻璃罐里的蚂蚁。“
姜茹的呼吸急促,虎口的伤口泛着微弱的蓝光:“你是说,我们经历的一切都是被人设计好的?“
“不止我们。“齐遇指向天空,“所有人,整个地球,可能都是某个高等文明的实验品。“
排水渠上方,战斗的声音突然消失了。齐遇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发现那些伪装成军人的反抗军和赵德柱都不见了,雪地上只留下几滩正在蒸发的黑色粘液。
“他们去哪了?“姜茹低声问。
齐遇没有回答,因为他看到了更诡异的东西——雪地上,他和姜茹的脚印正在自行移动,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重新排列。那些脚印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符号:Δ7。
“这不是第一次。“齐遇深吸一口气,“我们可能已经重复经历了十九次同样的事件,只是每次都有细微的变化。“
姜茹皱眉:“你是说……时间循环?“
“不完全是。“齐遇摇头,“更像是……十九个不同的世界在重叠。“
他捡起一块石头,在地上画了三条线,交叉在一起:“正常的世界有三个维度——长、宽、高。“然后,他在旁边又画了四条线,形成一个奇怪的立体结构:“但如果有第七个维度,那我们的世界就可能只是更高维度生物的一个实验场。“
姜茹盯着那个符号,突然按住太阳穴:“我好像……记得一些事情。“
她的瞳孔微微扩散,声音变得飘忽:“我看见过你……在某个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还有杨教授,他……他在哭。“
齐遇心头一震:“你还看到了什么?“
姜茹的眼神突然聚焦:“一个巨大的黑色球体,表面全是眼睛……它在看着我。“
雪又开始下了,但这次的雪花是黑色的。
齐遇拉起姜茹:“我们得离开这里,去气象站。“
“气象站?“姜茹疑惑,“为什么?“
“那里是杨烈最后的据点。“齐遇低声道,“如果真有什么能对抗这一切,答案一定在那里。“
两人沿着公路边缘小心前进,避开那些泛着蓝光的雪堆。远处,顶子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山顶上方的红色光晕已经扩散成巨大的漩涡,像是一只眼睛俯瞰大地。
“齐遇,如果真像你说的……“姜茹的声音有些发抖,“那我们还有机会赢吗?“
齐遇握紧她的手:“只要我们还记得,就有机会。“
突然,前方传来引擎的轰鸣。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冲出雪幕,车灯刺破黑暗。驾驶座上,一个戴着机械义眼的男人猛打方向盘,车子一个漂移停在两人面前。
“上车!“男人低吼,“它们来了!“
齐遇认出了他——杨烈,但比他在气象站见到的更年轻,眼神也更锐利。
姜茹愣在原地:“杨教授?你不是已经……“
“没时间解释!“杨烈一把拉开车门,“再不走,这次循环又要失败了!“
齐遇拽着姜茹跳上车,吉普车咆哮着冲进风雪。后视镜里,雪地上突然隆起数十个鼓包,黑色粘液像喷泉一样涌出,凝聚成扭曲的人形。
杨烈猛踩油门,单手从怀里掏出一个金属盒子扔给齐遇:“拿着!这是最后的希望!“
齐遇打开盒子,里面是一颗跳动的蓝色晶体——和他在溶洞里见过的一模一样。
“这是……“
“第二把钥匙。“杨烈的声音沙哑,“也是我女儿的心脏。“
吉普车冲进一片松林,树木在车灯照射下投下诡异的影子。杨烈突然猛打方向盘,车子一个急刹停在一座废弃的气象站前。
“欢迎来到第十九号观测站。“杨烈熄火,转头看向两人,“这一次,我们一定要终结循环。“
气象站的铁门在三人身后重重关闭,发出沉闷的回响。齐遇的靴子踩在老旧木地板上,每一步都激起细小的灰尘。昏暗的应急灯下,他看清了这个所谓的“第十九号观测站“——墙壁上贴满了不同年份的气象图,每一张都用红笔圈出了顶子山上空的异常云团。
“1987年11月,1994年3月,2001年7月...“姜茹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些日期,“每隔七年就会出现一次?“
杨烈取下机械义眼,露出空洞的眼眶。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眼眶里竟漂浮着微小的蓝色光点:“不是七年,是十九年。“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年轻,“1954年那次才是开端。“
齐遇突然注意到墙上挂着的日历——2008年11月7日那一页被反复折叠了十九次。每个折痕上都用铅笔写着细小的数字,从1到19。
“你保留了每次循环的记忆?“齐遇猛地转向杨烈。
老人没有回答,而是走向角落里一台老式计算机。显示器亮起的瞬间,齐遇看到了令人窒息的画面——屏幕上同时播放着十九个监控画面,每个画面里都是不同版本的自己和姜茹。有的正在溶洞战斗,有的被困在虫巢,还有的已经变成漂浮在培养舱里的标本。
“这才是真正的观测站。“杨烈敲击键盘,主屏幕切换成顶子山的立体剖面图。山体内部,一个巨大的金属环正在缓慢旋转,周围连接着十九根发光的管道,“每次循环都会产生一条新的时间支流,但最终都会汇入这里。“
姜茹突然捂住虎口的伤口,那里的蓝光正与计算机机箱的指示灯同步闪烁:“它在召唤我...“
杨烈从保险柜里取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盒。盒盖打开的瞬间,观测站的所有电子设备同时发出刺耳的蜂鸣。齐遇看到盒子里铺着褪色的红绸,上面并排放着三样东西:
1.半张1954年的《人民日报》,报道抚顺陨石坠落的消息;
2.枚刻着Δ7的铜质钥匙;
3.盘老式磁带,标签上写着“第七协议最终版“。
“三把钥匙从来都不是人。“杨烈的手指抚过铜钥匙,“而是三个选择。“
屋外突然传来树木倒塌的巨响。齐遇冲到窗前,看到雪地里矗立着个三米高的黑影——正是他在溶洞见过的清洗者,但这次它的多面体头部旋转着十九个不同的面孔,包括杨烈女儿的样貌。
“它们找到这里了!“姜茹的瞳孔又开始泛出灰蓝色。
杨烈却出奇地平静。他把磁带塞进录音机,按下播放键。喇叭里先是一段空白噪音,接着传出令齐遇毛骨悚然的声音——那是他自己的声音,但带着机械般的冰冷:
“第七协议最终确认,地球实验场进入收容程序。重复,这不是毁灭,是进化...“
录音突然被尖锐的电子音覆盖。杨烈猛地拔掉电源,但为时已晚——观测站的墙壁开始渗出黑色粘液,天花板上的荧光灯管一个接一个爆炸。
“记住!“杨烈把铜钥匙塞进齐遇手中,“星门不是终点,是起点!“说完竟直接冲向破墙而入的清洗者。
齐遇拉着姜茹向后门逃去。最后一瞥中,他看到杨烈被清洗者的骨刺贯穿胸膛,但老人脸上带着解脱般的微笑。更诡异的是,从伤口涌出的不是鲜血,而是闪着蓝光的纳米机械群。
吉普车还在原地。齐遇发动引擎时,姜茹突然按住方向盘:“我们去哪?“
“顶子山。“齐遇踩下油门,“结束这一切。“
后视镜里,观测站正在坍塌成无数发光的立方体。每个立方体内部都闪动着不同的场景,像十九个被压缩的平行宇宙。
吉普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前行,仪表盘的指针全部失灵,在零刻度附近疯狂抖动。姜茹紧握着那枚铜钥匙,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钥匙表面的Δ7符号正在发烫,在她掌心烙出浅浅的痕迹。
“疼吗?“齐遇瞥了一眼问道。
姜茹摇摇头,反而将钥匙攥得更紧:“它像在...给我传递什么。“她的瞳孔边缘泛起铜锈色的光晕,“我看到了1954年的陨石坑...有人在往坑底倒水银...“
齐遇突然急刹车。前方道路中央站着个穿白色防护服的人影,防毒面具的镜片后闪烁着熟悉的蓝光。那人缓缓举起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
「第七协议第一条:禁止观测者直接干预实验进程」
“是王思潮教授!“姜茹惊呼。可当车灯照清防护服胸前的编号时,齐遇浑身冰凉——那根本不是王思潮,防护服里蜷缩着的是只长满蓝色绒毛的蜘蛛形生物,八条腿分别穿着不同的手套。
蜘蛛生物突然扯开防护服前襟,露出镶嵌在胸口的磁带录音机。熟悉的电子音响起:
「检测到钥匙持有者,最终警告:星门开启后,第七协议将重置本实验场。」
吉普车后方传来树木断裂的声响。齐遇从后视镜看到,那个融合了十九张面孔的清洗者正在逼近,每走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燃烧的蓝色脚印。
“坐稳了!“齐遇猛打方向盘,吉普车冲出路基,沿着陡坡滑向山谷。车身在颠簸中不断变形,车门被树枝刮飞的瞬间,齐遇看到山坡上站着整排穿防护服的身影,每个人都举着相同的黑板:
「第七协议第二条:实验体不得知晓自身性质」
吉普车最终撞进一片松树林。齐遇拖着姜茹爬出变形的车厢时,发现他们正站在顶子山北坡的悬崖边。下方两百米处,那个巨大的金属环已经浮出地表,周围环绕着十九个透明培养舱。
姜茹突然跪倒在地,铜钥匙脱手飞出。钥匙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竟诡异地悬浮在悬崖外的虚空中,开始自行旋转。
“原来是这样...“齐遇恍然大悟,“钥匙不是用来开门的,是用来校准的!“
他掏出杨烈给的蓝色晶体,晶体表面映出令人震惊的景象——金属环中央的空间像水面般波动,浮现出十九个不同版本的顶子山。有的山上建满未来风格的建筑,有的已经变成巨型虫巢,还有的被蓝色光罩整个笼罩。
清洗者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齐遇拉起姜茹冲向悬崖边缘:“相信我!“
两人纵身跃向悬浮的铜钥匙。下坠过程中,齐遇看到姜茹的头发变成了莹蓝色,而自己的手臂皮肤下浮现出精密电路般的纹路。钥匙接触他们身体的瞬间,整个世界突然静止。
「第七协议最终条款:当三把钥匙共鸣时,实验场将进入最终评估阶段」
冰冷的机械音响彻脑海。齐遇发现自己站在一个纯白空间里,对面站着面无表情的姜茹,她身后悬浮着三面镜子:
1.第一面镜子里,地球被蓝色光罩笼罩,人类如常生活;
2.第二面镜子里,虫族舰队正在收割城市;
3.第三面镜子里,他和姜茹站在荒芜的火星表面,身后是写着“新家园“的殖民地穹顶。
“选择吧。“姜茹的声音带着十九个人的回音,“这是观察者留给实验体的最后慈悲。“
齐遇望向第一面镜子,看到“正常“世界里每个人的后颈都有个红点;第二面镜子的角落,杨烈女儿正在培养舱里沉睡;而第三面...
他的手穿透了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