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畔的芦苇荡燃起冲天火光,将八百艘幽灵船照得如同白昼。秦歌立在龙渊剑铸就的剑冢之巅,看着水中倒影被血色波纹撕碎——那里面既有慕容昭含笑的眉眼,也有楚国公濒死时狰狞的诅咒。
“将军,该饮药了。“苏挽月捧着青铜药盏走近,腕间新换的金铃已换成麻绳。她耳后那道傀儡门的烙印正在溃烂,露出底下西韩王室特有的月牙胎记。
秦歌接过药盏却不饮,忽然反手扣住她脉门:“三日前你往解蛊汤里添的龙葵草,当真以为我尝不出?“药汁泼在剑冢上,腾起的青烟中浮现北斗星图——那七处光斑正是楚国公暗桩的方位。
穆兰的铁骑突然阵中骚动,西凉战马惊恐地踏碎刚铸好的箭镞。丐帮长老的打狗棒戳入河床三寸,掘出块泛着荧光的磁石:“楚国公好算计!连河底都埋了吸铁石阵!“
话音未落,十艘幽灵船桅杆齐断。腐烂的帆布落下,露出舱内成排的青铜人俑——正是当年被熔铸的九大门派高手遗骸!药王谷剑客的青铜鼎突然炸裂,鼎中飞出数百只血蝉,直扑秦歌胸前蛊毒黑线。
“破!“叶青凰的独臂挥动鸣镝弓,七支金翎箭贯穿血蝉。箭杆中空的夹层洒出银粉,在月光下凝成“山河永定“四字。秦歌的龙渊剑突然脱手,钉入最大那艘幽灵船的龙骨——那里正渗出漆黑的原油!
“火把!“他嘶声厉喝。穆兰的弯刀擦过铁甲舰残骸,火星点燃原油的刹那,整条洛水化作火龙。幽灵船在烈焰中扭曲变形,青铜人俑胸腔炸开,滚出景和四年的军械册——每页都盖着李崇道与楚国公的私印。
苏挽月突然踉跄跪地,撕开衣襟露出心口溃烂的七星烙印:“将军...快...“她指尖蘸着黑血,在甲板画出残缺的皇陵暗道图。秦歌猛然想起那夜叶青凰的传书,龙渊剑劈开燃烧的船板,露出底下玄铁浇铸的密室。
密室内九尊青铜鼎围成北斗阵,鼎中漂浮的竟是慕容昭的尸身!七条蛊虫在她七窍游走,啃噬着翡翠镯的碎片。秦歌的剑尖颤抖着挑开母亲眼皮,看见瞳孔中映出的画面——建元十七年暴雨夜,李崇道将翡翠镯套上楚国公生母手腕,而襁褓中的自己正在船舱啼哭。
“原来我才是那枚活蛊...“他大笑着斩断鼎中铁链,慕容昭的尸身坠入火海。龙渊剑突然迸发龙吟,剑身“山河“二字渗出鲜血——那是十万沉船冤魂最后的执念。
皇陵方向传来地动山摇的轰鸣,八百尊青铜鼎破土而出。鼎中爬出的不是蛊虫,而是成捆的《九国血盟》副本。秦歌拾起最上面那卷,背面竟是用七星蛊血写的《罪己诏》:“...朕李承稷,愧对苍生...“
“好个以退为进!“他撕碎帛书扬入火海,“用二十年布局,就为让天下人唾骂李氏皇族!“残页在烈焰中翻卷,显露出夹层的密文——正是当年秦啸风被构陷的铁证。
子夜更鼓响过三遍,渝州城头突然竖起降旗。慕容拓的白袍在火光中格外刺眼,手中捧着的不是玉玺,而是个青铜酒樽:“表弟可敢共饮此杯?“酒香混着腐臭味飘来,正是当年毒杀九国使臣的“牵机酿“。
秦歌的龙渊剑劈开酒樽,毒酒溅在降旗上蚀出北斗孔洞。透过孔洞望去,八百门红衣炮正在城头调转方向——对准的竟是西凉铁骑本阵!
“三军易帜!“穆兰的弯刀突然架在药王谷剑客颈间,“你真当我看不出解蛊汤里的傀儡散?“赤甲军阵型突变,将九大门派高手团团围住。丐帮长老的打狗棒却指向她眉心:“丫头,你腰间那枚西韩兵符,可比蛊毒更烫手啊!“
僵持间,苏挽月突然跃入火海。她的身躯在烈焰中扭曲成北斗形状,腕间麻绳燃尽时,洛水突然改道。新河道冲垮皇陵地宫,露出下面成堆的玄铁锭——每锭都刻着“秦“字!
“将军...这是楚国公熔铸龙渊剑的余料...“叶青凰的鸣镝箭射落最后一面降旗,“他用十万斤精铁,铸了座困住天下的牢笼!“
秦歌抚过滚烫的玄铁,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老道在洛水畔说的话:“这江湖就像打铁,该淬火时莫犹豫。“他反手将龙渊剑插入剑冢,三百里剑阵应声崩碎,残剑如雨落入河道,在渝州城外筑起新的堤坝。
晨光刺破狼烟时,慕容拓的白袍在城头焚成灰烬。秦歌解下染血的将印,却见印底刻着行小字——“愿以三尺剑,换得四海平“。
龙渊剑没入堤坝的刹那,洛水突然改道。新河道冲刷着皇陵地宫,八百尊青铜鼎浮出水面,鼎中《九国血盟》的帛书遇水即化。秦歌望着墨迹在漩涡中消散,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老道在江心石上教他的卦辞:“亢龙有悔。“
“将军!“叶青凰的鸣镝箭射落最后一面战旗,“皇城九门已开!“她独臂挽着雕弓,断肢处缠着苏挽月留下的金铃绦。八百步外,慕容拓的白袍正在角楼燃烧,像极了当年朱雀门上悬挂的战旗。
秦歌解下残破的玄铁甲,露出腰间狰狞的刀疤——那是三年前洛水突围时留下的。指尖抚过龙渊剑柄的“山河“二字,剑身突然寸寸龟裂,露出内藏的玄铁诏书:“...封狼居胥,当还剑于民...“
“原来父亲早知今日。“他轻笑,将诏书抛入火堆。烈焰腾起的青烟中,十万将士忽然收刃入鞘,金属铮鸣声惊起寒鸦三千。
穆兰的赤甲军阵前突然竖起降旗,西凉战马眼罩黑纱。“西凉三十六部...“她割断红缨掷入洛水,“今日卸甲!“弯刀劈开铁蹄下的磁石阵,露出埋藏二十年的粮仓地窖——成堆的粟米正在鼠噬中霉变。
丐帮长老的打狗棒忽然拆解,九节棍身拼成前朝疆域图:“江湖儿郎,该回家了。“药王谷剑客的青铜鼎倒扣在地,鼎中药渣混着蛊虫尸骸,在河滩摆出“止戈“二字。
子夜时分,秦歌独坐剑冢。怀中《洛神赋》被露水浸透,显出最后几行小楷:“...崇道非道,慕容非容,唯洛水东流不悔...“远处忽然传来埙声,苏挽月一袭素衣立于扁舟,腕间金铃已换成苇叶环。
“这埙是楚国公府暗桩的联络信物。“她将陶埙按入河泥,“现在该沉了。“埙孔中滑出半枚玉珏,正与秦歌怀中的残片拼成圆月。月光穿透珏心时,映出江底成排的铁箱——皆是当年沉船运往西韩的假金。
秦歌忽然挥剑斩向水面,剑气激起十丈狂澜。铁箱在激流中炸裂,铅芯金锭随波逐流,将洛水染成暗银色。对岸传来三声更鼓,叶青凰的鸣镝箭破空而至,箭杆系着明黄圣旨:“...赐婚长公主...“
“好个试探!“他并指截断箭羽,圣旨落入火堆。烈焰中金线翻卷,露出夹层的北疆布防图——正是当年父亲用命守护的雁门关。
五更鼓响,秦歌踏着晨露登上渝州城楼。腰间环首刀已换成竹杖,杖身刻着新填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身后忽然传来金铃轻响,苏挽月抱着药匣倚在垛口:“将军的七星蛊,该拔了。“
银针入穴的剧痛中,秦歌看见母亲在火海中微笑。七条蛊虫顺黑线游出,在竹杖上咬出北斗孔洞。第一缕阳光穿透孔洞时,城下忽然传来孩童清唱:“郎呀莫恋锦衾暖...“
他解下大将军印抛向人群,金印在朝阳中划出弧光,正落入当年藏身的运粮密道。叶青凰的独臂突然扬起,鸣镝箭贯穿金印钉在崖壁,箭尾红绸上墨迹未干:“不悔。“
三日后,有渔夫在洞庭拾到一柄竹杖。杖身《定风波》词旁添了新句:“愿以三尺剑,换得四海平。“旁搁着半块玉珏,珏心嵌着粒带血的蛊虫,在月光下泛着幽幽青芒。
而洛水两岸新发的芦苇荡里,三百里剑冢正被春草覆盖。有老丈说曾在月夜见双影舞剑,剑招起时惊鸿照影,收势处静影沉璧。唯有城头那面残破的“秦“字旗,在每年清明细雨里,还会隐约透出血色山河图。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