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史料概述

本书以锡良档案为主要史料依据,辅以相关文集、日记、信札、报刊等。

锡良档案颇为详尽地记录了锡良的从政经历,尤其是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锡良在新政时期的施政举措和改革作为。锡良档案还包含大量锡良与中央、同僚属吏、友朋之间的往来电文、函牍,较为完整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政坛的关系网络,可在较大程度上深化我们对清末政局的总体认识。但值得注意的是,锡良档案史料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但其本质上是历史人物主观性的产物,若不加辨识、不假思索地使用,则难免与历史事实出现偏差。此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收藏的锡良相关档案,以及已经出版的《锡良遗稿·奏稿》《东北边疆档案选辑》《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清代藏事奏牍》《清季外交史料》《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等档案与官方文书,也是本书重点依据的史料。

相关文集、日记、信札、报刊等,也是本书重要史料来源。锡良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政治舞台,与诸多历史人物发生交集,包括师友、门生、同僚属吏等,他们的文集、日记、信札、回忆等,展示出不少官方档案难以呈现的锡良的侧面。锡良作为清末有作为的蒙古族督抚,其施政受到媒体舆论的广泛关注,诸如《东方杂志》《国风报》《申报》《大公报》《盛京时报》等,对其报道评论颇多,这是我们了解认识锡良的重要依据。


[1]崔志海:《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清史研究》2014年第3期。

[2]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2页。

[3]关于锡良卒年,学界一直以来误为1917年,根据锡良之子斌循所撰《锡文诚公行述》以及《时报》1918年3月9日刊发的一则关于锡良逝世的报道,锡良卒于1918年3月2日(农历正月二十日)。详见拙文《锡良卒年辨正》,《读书》2020年第8期。

[4]赵尔巽等:《清史稿》(第41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总第12535页。

[5]陈灨一:《睇向斋秘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0页。又言:“锡清弼守正不阿,廉介自持,为疆吏十余年,未尝馈赂权要。”陈灨一:《新语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6]查骞:《泰凝寺夷变始末》,《边藏风土记》(卷1),多杰才旦主编:《中国藏学史料丛刊》(第1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查骞,字介休,安徽怀宁人,光绪三十一年任里塘粮务,时锡良为四川总督。

[7]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5页。

[8]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第233页。又言:“心地之纯洁、操行之谨严、立身之忠鲠,要不得不谓晚近一完人。”沃丘仲子:《徐世昌》,崇文书局1918年版,第147页。

[9]胡思敬:《退庐全集·审国病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45辑), (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版,第1278页。

[10]周询:《蜀海丛谈》,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版,第503—504页。他还曾颇为形象地记述锡良衣着:“(锡良)持躬廉俭,然廉而不刻,俭而不矫,所著冠服率多垢敝。公之夫人,尤能助成公志。余在署三年,从未见夫人出门,闻家居皆布服,甚有经补缀者。余时以文案兼收发并缮折,事较繁,每日必面陈两三次。一日与公晏坐。见公所著马褂,边幅已有坏处。余屡目之,公似觉,笑指谓曰:此为阳曲知县时所缝,二十余年矣。焉得不坏!闻之,令人心折不已。”周询:《蜀海丛谈》,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版,第511页。

[11]罗继祖:《枫窗三录》,大连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137页。

[12][英] 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奉天三十年:1883—1913》,张士尊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13]《老袁、端四、升允、锡良》,《民立报》1911年7月20日,第4页。南京市档案局(馆)编:《铁血忠魂——辛亥先烈范鸿仙纪念文集》,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14]关于清末新政史的研究状况,可参见崔志海《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清史研究》2014年第3期。

[15]隗瀛涛:《四川保路运动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8—164页。

[16]何一民:《锡良与晚清四川近代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17]李绍先、陈渝:《锡良与近代四川教育》,《文史杂志》2004年第3期。

[18]席萍安:《锡良与二十世纪初年的四川》,《成都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9]王笛:《清末四川农业改良》,《中国农史》1986年第2期;吕实强:《清末民初四川的农业改良(1894—1916)》,《台湾师大历史学报》1978年第6期。

[20]吴丰培:《藏学研究论丛·吴丰培专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21]参见张秋雯《清末巴塘变乱之探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1年第10期;参见任新建《凤全与巴塘事变》,《中国藏学》2009年第2期。

[22]王秀玉:《清末川康战事:川西藏区改土归流的前奏》,《民族学刊》2011年第2期。

[23]四川省志近百年大事纪述编辑组:《凤全与巴塘事件本末》,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四川省省志编辑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内部发行,1963年,第25页。

[24][美] 戴福士:《四川总督锡良的对藏政策》,高翠莲译,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5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1—361页。

[25]分别为吴达德《清末云南新军编练与军事教育》,《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清末新军的编练与教育——以云南新军为中心的探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6]许新民、康春华:《清末地方统治集团与云南辛亥革命》,《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27]秦和平:《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28]《云南近代史》编写组:《云南近代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122、184—187页。

[29]康沛竹:《锡良与锦瑷铁路计划》,《黑河学刊》1989年第3期。

[30]高月:《锡良与锦瑷铁路计划——以主权维护为视角的考察》,《东北史地》2010年第4期。

[31]代表性研究诸如 [美] 韩德《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与中国》,项立岭、林勇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守真《清季东三省路权的开放与美国的投资》,王明荪主编:《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第2编第29册),(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32]徐建平:《总督锡良与东北边疆的开发》,《北方论丛》2001年第6期。

[33]徐建平:《锡良东北经济改革方略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4]连振斌:《锡良与奉天的旗制变通》,《满族研究》2013年第3期。

[35]代表性研究包括焦润明《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及朝野应对措施》,《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杜丽红《清末东北鼠疫防控与交通遮断》,《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王海波《东北移民问题》,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版;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高强《清末东北边患与移民实边问题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马平安《近代东北移民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版。

[36]此处不予赘述。可参见高月《三十年来清末东北地区新政改革研究综述》,《东北史地》2009年第1期。

[37]Roger V. des Forges, Hsi-liang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Revolu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38]戴其芳、张瑞萍:《论锡良》,《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39]杜春和:《锡良》,罗明、徐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7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153页。

[40]胡秋菊:《锡良地方施政举措及其得失》,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王光磊:《晚清重臣锡良述评》,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

[41]冉杰:《清末锡良治川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2]连振斌:《锡良与清末改革》,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后以此为基础出版专著《锡良与清末新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43]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疆域统合》,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后以此为基础出版专著《清末东北新政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44]连振斌:《近四十年锡良研究综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45]赖晨:《关于陈宧与锡良关系的两个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0期。

[46]代表性论著如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赵云田《清末新政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边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7]代表性论著如马大正、刘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赵云田《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厉声、李国强主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综述》,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