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延续,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国内学术界从内涵到路径,从顶层设计到微观叙述展开了广泛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文献数据,选用CiteSpace 6.1 R3 advanced版本,采用高级检索方法,CSSCI、北大核心作为数据来源(检索时间为2022年5月15日),检索主题条件设置为“主题=乡村振兴”,时间为2017—2021年,共检索到10794条文献数据,在剔除征文、访谈等文献后,剩余9173条有效数据作为分析的原始数据,详见图3。

图3 2017—2021年乡村振兴领域年发文量与年累计发文量

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术界兴起了从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历史延续等问题的研究浪潮;2021年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标志着在中国大地上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民生活富足则是新的历史追求;之后,《乡村振兴促进法》在内的多个关于乡村振兴新政策文件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乡村振兴研究逐步从理论论纲为主发展到路径选择为主,其中共同富裕成为乡村振兴的研究热点。

在关键词方面,圆圈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表1是对关键词频在前十的关键词的显示。

表1 关键词频数前十的统计

根据图4,学术界关于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治理、城乡关系、乡村旅游等方面。通过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11个聚类词。相关参数分析中,Modularity作为网络模块化的评价指标,数值越大表示得到的聚类效果越好,Q大于0.3,表示社团结果显著。本研究的Q=0.8481远超过该标准,表明结果显著。此外,Silhouette是通过网络同质性对聚类进行评价,Silihouette 为0.7时意味着聚类结果具有高信度,本研究S=0.9738远超过0.7且接近1,表明本研究具有高信度。此外,根据图3这11个聚类词并结合前十的关键词,可以看出2017—2022年乡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城乡关系、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新型研究视角(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方面。

图4 2017—2022年乡村振兴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统计

图5 2017—2022年乡村振兴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