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的金线刺破云层,斜斜掠过振番国术馆大棚顶的土豆田。
露水在叶尖折射出细碎光芒,而此刻馆内天台上早已人声鼎沸。
平日里蛛网垂落、空荡寂静的角落,此刻被挤得水泄不通。
玩家们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板,摩肩接踵地往场地中央涌去。
“别推了!我的脚趾要被踩断了!”
“后面的别上来了!再挤这破天台要塌了!”
有人挥舞着手臂徒劳地阻拦,却被更多涌来的身影淹没。
“我去,有杰哥拿东西捅我屁股!”
“你们等级低的排后面去。”
“放屁,当然是等级低的先试!你们先进游戏的想把红利吃光吗!”
二人争吵间,险些抱成一团摔下楼去。
千钧一发之际,老崔猛虎扑食般冲过去,铁钳似的手臂同时扣住两人后领,生生将他们拽回安全地带:
“都给我消停点!”
“好啦好啦!”
麦克不知从哪儿搞来一条折扇,出来维持秩序。
作为老师的他,对于这种学生们闹哄哄的场面,现实已经司空见惯。
“大家抽签吧!不然谁学别想学了!”
纸签纷飞间,三十个幸运儿欢呼雀跃地留下,其余玩家则垂头丧气地在楼梯间排成长龙。
柳青青推开卧室门的瞬间,整个人像被定住了——
狭窄的过道里挤满了穿着打扮花花绿绿的玩家们,无数道好奇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她。
这位扎着高马尾的少女下意识往后缩了缩,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记忆里父亲在世时,一年也见不到三五个求学者,此刻这般阵仗让她手足无措。
她躲在卧室门后偷偷观察了一阵。
退回房间翻找片刻,她终于摸出那件压箱底的练功服,月白色绸缎上金线绣着“振番国术馆”,衣领处还残留着淡淡的艾草香。
当她重新出现时,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馆主!新技能怎么学?”
“拜师有隐藏任务吗?”
七嘴八舌的问题像连珠炮般砸来,柳青青的脸涨得比身后的灯笼还要红,结结巴巴说不出完整句子。
关键时刻,麦克的折扇再次敲响桌面:
“肃静!列队听柳师傅训话!”
玩家们这才不情不愿地排成歪歪扭扭的队列。
柳青青攥着练功服下摆,紧张地张望四周:
“李昂,李大哥不在吗?”
麦克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
“观察者在闭关,研究新的功能,不,功法。不过随时可以带您去见他。”
闭关二字让柳青青想起昨夜惊心动魄的一幕——
李昂掌心流转的奇异光芒,以及那枚险些要了她命的引邪脏雷。
少女耳尖发烫,连耳垂都染上绯色:
“他......他没受伤吧?”
得到否定答案后,她悄悄松了口气,
柳青青点点头,想到年纪轻轻的李昂,昨晚那些层出不穷的奇异手段。
柳青青觉得李昂肯定是刻苦修炼的勤奋型天才。
略微跟众人熟识后,柳青青渐渐放得开了,麦克和其他人一起协助柳青青开始收徒仪式。
一板一眼的柳青青觉得收徒仪式还是不能简略;
而玩家们则不想错过收集CG的机会。
随着仪式开始,喧闹的天台突然安静下来。
艾草青烟袅袅升起,柳青青手持三炷香。
在晨光中对着“振番国术”的牌匾行三鞠躬礼,声音清脆却带着一丝颤抖:
“今有弟子众人,诚心向学,望祖师庇佑,传承武德武艺。”
身后玩家们有样学样,此起彼伏的鞠躬声里。
柳青青挺直脊背,字字铿锵地背诵门规:
“吾等洪拳弟子,以忠义仁勇为本,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不得恃强凌弱、不得背叛师门、不得泄露核心技艺……”
最庄重的三跪九叩环节,几个穿着嘻哈服的玩家跪得东倒西歪,膝盖撞在木板上发出闷响。
柳青青捧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待众人敬完茶,她咬了咬嘴唇,因为囊中羞涩,从兜里掏出事先备好的土豆——
这是大棚里最新鲜的收成,还带着湿润的泥土:
“礼薄......但望诸君勤学。”
玩家们举着土豆议论纷纷。
“这玩意不会是隐藏道具吧?”
“生吃能加经验值吗?”
“这土豆应该是加额外属性的吧!”
柳青青差点惊呼出声,所幸老崔阻止了那几个生啃土豆皮的徒弟。
仪式结束后,师傅通常会亲自示范洪拳基础动作(如“四平马”“冲拳”“桥手”等),并安排师兄师姐带领新徒弟熟悉练功场地和规矩。
但振番国术馆只有柳青青一个师傅,所有事项皆由柳青青一人进行。
柳青青便解下练功服的盘扣,露出内里吸汗的短打劲装。
她赤着脚踩在斑驳的木地板上,演示四平马时膝盖骨发出细微的脆响——
那是经年累月扎桩留下的印记。
冲拳的破空声惊飞了天台上栖息的鸟儿,桥手格挡的动作刚猛如铁锁横江。
围观的玩家们这才惊觉,眼前羞怯的少女竟藏着如此刚劲的力道。
“看好了,四平马的重心要像秤砣坠在脚掌。”
“宁可慢三分,不可歪一毫。”
洪拳新弟子们入门后,第一项便是打牢基础,提升体能、柔韧性、协调性,为武术动作打下基础。
其中包含了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
在身体素质打磨后,再掌握洪拳最基础的“桩步”和“桥手”,建立正确发力模式。
刘振番生前确是武功卓绝,但也因为他只教真的。
当其他武馆用花哨的套路速成班招揽学员时,振番国术馆的基本功训练却如同雕琢璞玉,光是基础训练便因人而异,需要花费1-3年不等的时间。
柳青青见过父亲柳振番的教学日志:
七岁的少年需每日负重跑过三个街区,九岁的姑娘要在暴雨中扎马步两个时辰。
那些泛黄的纸张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每个学员的体质差异——
“张某人肾气不足,宜配合药浴”
“李某人戾气过重,需先习静桩”。
然而,这份严苛成了武馆衰败的导火索。
隔壁武馆挂出“三月速成,包教包会”的霓虹招牌,学员们穿着绣着金线的绸缎练功服,在镜头前比划几个漂亮招式就能拍录像炫耀。
反观振番国术馆,学员们灰头土脸地搬运石锁,磨破的手套里渗出鲜血,却连一招完整的套路都学不会。
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
唐人街上皆说振番国术馆不教真功夫,其他一些坑蒙拐骗的武馆反而活得风生水起,生意越发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