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囚途惊变·暗流涌动

那人将沈知意重重掷在软榻上,玄铁护腕擦过她锁骨,留下青紫痕迹。摇曳的烛火下,他褪去半幅面具,露出眼角狰狞的刀疤——竟是三日前在宴会上替皇帝捧匾额的贴身内官。沈知意瞳孔骤缩,喉间泛起铁锈味:“原来是你......“

“沈姑娘聪明。“内官扯下染血的嫁衣下摆,粗暴地缠住她额角伤口,“可知道'忠义之家'的匾额夹层藏着什么?“不等她回答,便将一方刻着密文的绢帕拍在桌上,字迹赫然是父亲与敌国往来的“证据“。沈知意浑身发冷,那些蝇头小楷虽模仿得惟妙惟肖,行文间的气韵却与父亲大相径庭。

更漏声里,门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内官旋身吹灭烛火,暗格里翻出半坛烈酒泼在地上。火折子燃起的瞬间,沈知意被拽进密道,身后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热浪将她推得踉跄,却在跌进冰冷河水前,听见内官咬牙切齿:“陛下要沈家死无全尸,可有人偏要留着你这把刀。“

三日后,边陲小镇的药铺后院。沈知意裹着粗布头巾,颤抖着给老乞丐换药。当那人露出肩胛处的玄鹰刺青时,她手中的镊子“当啷“落地——那是父亲亲卫军的标记。老乞丐咳出黑血,从怀里掏出半块玉佩:“小姐...往北三十里,有艘挂着素幡的漕船...“

子夜时分,沈知意泅水摸到船舷。船舱内飘来熟悉的沉水香,掀开帘幔的刹那,她看见皇帝的胞弟宁王正慢条斯理地擦拭长剑。烛光映着他腰间的龙纹玉佩,与她手中残玉严丝合缝。“当年你母亲抱着襁褓中的你跳湖,我只来得及救下这块玉。“宁王将剑鞘抛给她,“现在,该让某些人尝尝灭门的滋味了。“

沈知意握紧剑柄,指节泛白。船外传来更夫梆子声,远处城楼上的“大虞“旌旗猎猎作响。她忽然想起幼时在国公府习剑,父亲总说剑穗要系得紧实。此刻腰间新换的红穗随着呼吸轻摆,在黑暗中宛如一点永不熄灭的血火。

血色权谋·双生迷局

沈知意的剑穗扫过船舷,沾起的水珠在月光下碎成星芒。宁王展开泛黄的舆图,指尖点在大虞边境的关隘:“陛下急于坐稳江山,诬陷镇国公通敌不过是第一步。”他掀开暗格,露出一摞密函,发信人落款赫然是当朝宰相,“这些年西北军饷被克扣七成,如今边境告急,正是扳倒他们的时机。”

话音未落,船身突然剧烈摇晃。沈知意反手抽出长剑,却见舱门被撞开,数十名黑衣死士蜂拥而入。她旋身挥剑,余光瞥见宁王袖中滑出软鞭,鞭梢缠绕着淬毒的银针。血光飞溅间,沈知意的发簪被削断,散落的青丝间却闪过一丝冷芒——那是老乞丐临终前悄悄塞给她的铁蒺藜。

当最后一名死士倒地,宁王扯开染血的衣襟,胸口赫然插着三支弩箭。他将染血的密函塞进沈知意怀中,踉跄着指向北方:“去...找云...云...”话未说完,便栽倒在血泊里。沈知意跪在尸身旁,在他贴身衣袋里摸到半块刻着“云州”字样的木牌。

三日后,沈知意扮作流民混进云州城。城西破庙中,她见到了宁王口中的“云先生”——竟是个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书生。那人抚过宁王留下的木牌,眼中泛起泪光:“宁王殿下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可惜...”他咳嗽着展开一幅人皮面具,“现在你需要扮成宰相府的歌姬,他们近日要在清风楼宴请西域商人,而那些被调换的军饷,就藏在...”

话未说完,破庙外突然传来马蹄声。沈知意抱起木牌就要冲出去,却被云先生拽住衣角:“等等!这木牌背面...”他颤抖着翻开木牌,露出用朱砂写的“沈氏冤”三个字,“当年你母亲...”

箭雨破空而至的瞬间,沈知意将云先生推进暗格。她握紧木牌,望着庙外如潮水般涌来的玄甲军,终于明白这场阴谋背后,藏着远比想象中更惊人的秘密——而她手中的半块玉佩,或许正是解开一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