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侯门一入深如海

陆澜微微颔首。

大哥必定知晓缘由。

他心中快速权衡,眼下这般状况,若不出手相救,此四人必被邓镇捉拿。

说不定,邓镇已带人在独山门外,结网以待。

救人为上,稍后了解缘由,再妥善处理。

“大哥,可有地方安置他们?”

未等陆湛回答,李琰便抢先说道:“东小院旁边有座偏院,无人居住,可安置。”

陆澜望向陆湛,陆湛无奈地点点头。

陆澜当机立断:“返回陆家。”

陆湛见陆澜已有决断,也没再说,便吩咐护卫警戒,护着自己、陆澜与李琰,以及那四个流浪艺人,一同回府。

走了数十步,李琰放慢脚步,待那少女上来,并肩而行。

那少女一惊,顿时惊慌失措地后退一步。

这女扮男装的貌美女子,身份高贵,自己一个低贱的艺人,岂敢并肩同行?

李琰却不管这些规矩,对少女道:“妹子,上来说话,你叫什么名字?”

少女怯生生道:“刘婉。”

李琰不断细问一些凤阳花鼓的调子、唱词和舞姿的问题。

开始时,她问一句,刘婉答一句。

后来,刘婉见她尽是探讨曲艺,渐渐放下戒心,话语也多了起来。

不久,他们抵达陆府。

李琰带着陆湛、陆澜和四个流浪艺人,穿过东小院前院右侧的月洞门,进入一间偏院的小庭院。

偏院呈长方形,西面是东小院的围墙,南面建了一堵墙,东面一排平房,三间屋子,北面一排平房,两间屋子。

简单别致。

陆澜还没在东小院住过,不知道竟别有洞天,便出言询问,为何建有偏院?

李琰瞥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而是吩咐下人,去收拾屋子。

那愁容女子,连忙推却,说自己动手即可,说罢,带着青年男子与刘婉,收拾屋子去了。

陆湛小声告诉陆澜,偏院是留给其妾室住的。

陆澜恍然大悟,难怪李琰这般表情。

李琰招呼陆湛、陆澜及那沧桑男子,在庭院的石桌旁坐落。

陆澜拱手道:“敢问尊兄名讳,为何沦落至此?”

那男子连连摆手,惶恐道:“公子折杀小人。小的名叫刘福,公子直呼名字便可。”

陆澜和陆湛再三询问,刘福缄默良久。

落难莫问根由。

陆澜诚恳道:“刘叔,如今尔等被李家盯上,九死一生。你若不说出缘由,我等如何想出应对之策?”

刘福沧桑的脸上,闪出一丝希冀,思量片刻,方道出一家的经历。

刘福乃苏州府人氏,读过几年私塾,家中有十数亩薄田,其妻刘氏,子刘浩,女刘婉,生活尚算安稳。

洪武十二年,当地官府勒令他们举家迁往凤阳府。

他们一家带着行囊,风尘仆仆来到凤阳,分得五十余亩薄田,便在凤阳安顿下来。

凤阳土地贫瘠,且经常干旱或洪涝,土地出产极不稳定,不少年头,辛苦一年却颗粒无收。

当地赋税苛重,徭役繁多。

即便没有收成,也要上缴赋税,若想免除徭役,便要打点衙役,仅仅七八年,积蓄用尽,便穷困潦倒,生活不继。

穷则思变,凤阳眼看无法生存,便寻思逃回故土。

他先让两个孩子学会了凤阳花鼓的表演,然后倾尽仅有的家财,打点一番,换得四张路引,一家人便踏上南逃之路。

昨日下午,他们经过中都。

因饥饿难耐,便打算进城卖艺。

在城门口,守卫验过路引后,特意询问其女的生辰八字。

他心中惊疑,却仍如实告知。

岂料,那守卫大叫一声,随即涌出一群士兵,将他们四人扣押。

不久,一名军爷带兵匆匆赶到。

陆澜插口问道:“哪位军爷?”

“就是方才喝骂我等的军爷。”

陆澜暗暗点头,原来是邓镇。

刘福继续讲述。

他们被押送到城西马鞍山的一座别院内,院内外均有守卫严加看守。

昨晚子时,中都下了一场大暴雨,马鞍山竟出现山泥倾泻,吓得守卫四下逃命。

他们也趁乱逃了出来。

包裹不知被守卫扔去何处,幸好乐器尚在。

身为分文,他决定今日在城里冒险表演两场,赚取些许铜钱,填饱肚子再南下逃亡。

后面的事情,陆澜已经知晓。

陆澜惊讶问道:“昨日在城门及别院,那军爷可有说出捉拿尔等的原因?”

刘福回忆片刻,摇了摇头。

陆澜突然想起,方才大哥曾向他打眼色,便望向陆湛。

陆湛微微点头。

陆澜安慰刘福几句,便与陆湛出了前院。

询问缘由。

陆湛道:“大哥只是略知一二,爷爷知之甚多,且如此大事,须告知爷爷。”

陆亨住所。

听罢,陆亨脸色严峻:“澜儿,你闯祸了!”

随即看向陆湛,喝道:“湛儿,澜儿不知内情,情有可原,你为何明知而不阻拦?”

语气极为严厉。

陆湛低下头:“孙儿来不及阻止。”

当时人多杂乱,他只顾着陆澜夫妇的安全,还没等他提醒,陆澜已挺身而出。

陆澜惊问:“闯祸?爷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韩国公下令的?”

陆亨叹息一声,点了点头。

陆澜疑惑道:“他贵为韩国公,为何与一家流浪艺人过不去?”

陆亨道:“此事在凤阳,各大家族及地方官员皆有耳闻,只是惧怕李家的权势,没人敢说而已。

去年打算与李家决裂后,爷爷派人深入搜集李家的信息,以便不时之需,因而对此事的经过较为清楚。”

当年,因营建中都的需要,李善长调集举国精通堪舆的人士,到凤阳为皇城及皇陵选址。

其中一名骆姓大师,名震寰宇,李善长对其毕恭毕敬,曲意逢迎。

骆大师感其诚意,向他传授“采阴补阳”之术,可延年益寿。

此法子,需要不断寻找十五六岁的少女侍夜。

这些少女,生辰八字必须是阴命格之人,且未经人事。

陆澜插口问道:“何为生辰八字阴命格?”

生辰八字这些知识,他听说过,却了解不多。

陆亨解释道:“生辰八字分阴阳。其中阴命格有四类,分别是全阴命格、阴盛命格、阴煞命格和阴贵命格。”

陆澜追问:“然后呢?”

此事勾起了他的好奇,李善长究竟会怎做?

陆亨抿了一口茶,继续讲述。

学得此术后,李善长如获至宝,便迫不及待命人搜集合适的少女。

陆澜愕然:“他竟信以为真?”

“正是。开始时,只是偷偷摸摸,只向贫民及佃农之女下手,无人知晓。后来,佃农及周边贫农再无合适之人,他便将手伸向移民。”

“他奉命管理从江南移居凤阳的富民,在重征赋税的同时,巧立名目,增加各种税项,中饱私囊,短短数年,便将这些富民压榨为贫民。”

“如此一来,他便可向这些贫民合适的女儿下手,开始还是买,后来那些贫民不肯卖,就直接派人去抢。”

“不肯卖?”陆澜神色惊疑,“贫民生活贫苦,三餐不济,将儿女卖给大户人家为婢为奴,不失为一条出路。”

卖儿卖女,在古代是常见之事,可保儿女不被饿死。

陆亨神色凝重,道:“侯门一入深如海。那些少女,进入李家后,从此人间蒸发。久而久之,那些贫民都传开了,这哪是卖女儿,分明是送女儿上绝路。于是,贫民打死都不肯卖女儿给李家。”

“那些少女到底去哪了?”

陆澜心里升起不详的预感。

“都死了!”

“啊?”

陆澜一脸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