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学时代的初次相遇

当时光的年轮拨回到那年的夏天,我也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依稀记得2008年的整个暑假,沉浸在北京奥运会喜欢的体育节目中,愉快地度过。

9月,父亲购买了开往江城芜湖的车票,送我去的学校。清晨,邻居娜姐接到我们,热情的带着父亲和我在校园里转了转。下午,父亲就乘车去了广东,校园里独独留下了我、一个人。一种莫名的孤独感,我戴着摩托罗拉耳机,在校园的操场上,来来回回走了很多圈。感觉有些累了,才回到宿舍。

就这样,算是开启了大学生活。第一次读大学,并没有什么经验。在那个年龄,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未知,懵懵懂懂的开始了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开始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我们整个系都被编排成了六连,有三个专业,180多位同学。军训的日程安排非常充实,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中午也只有短暂的吃饭休息时间,感觉挺疲惫的。当时,站在我的斜对面有一个个子高高的女生,她的皮肤很白,在绿色的军帽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偶尔笑起来,像一汪清泉澄澈。就这样,在军训的时光中,我总是不自觉的把眼光放在了这位女生的身上,看着她,成为在那个时候心中温暖的坚守。她的表情、她的步伐、她的身影,在那个夏天之后的艳阳里,成了我军训中的一种关注。

两周时间,军训就结束了。在汇报表演中,我们所在的连队获得了优秀的评级,同学们围着教官,大家用手机拍照留念。让我略感惆怅,没有看到她的身影。

转到正常的学习后,我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就不再去想军训的事情。高中的时候,我曾经因为打篮球,跳起来踩在了同学的脚上,很不幸右脚踝骨折了。所以在高中,我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学习都是断断续续的,所以内心中有一些不甘,感觉自己并没有用尽全力,也正是带着这种遗憾,我开始了大学生活。在大学中,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

至于这位女生叫什么名字,我依然是不知道......

后来,高中同学约着互访,没课的日子,我们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我们两所学校距离很近,所以总是约着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拍了很多很多的风景和照片。这就是那个时候的同学,在陌生的城市中,曾经的熟悉成为温暖彼此的一束萤火。走得累了,我们走进网吧,申请了校内网、传上去拍过的照片。一半清醒一半朦胧,同学之间的情谊,总是如此的美丽。

大学的课程开始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计算机》这两门课上,是大班上课,这样每周还可以碰到军训时候的那位女生。有一次,老师提问的时候,喊到了她,我听到了她姓姚,在心中一下子提起了神,默默的记在了心里。短暂的课程结束,下课的时候总是期待在楼道中还能再看见,才发现她的笑容是如此的阳光灿烂,走起路来嗖嗖带风,感觉有用不完的劲儿。我总是走在她的身后,悄悄地看着她的样子。在我的心里,给她悄悄的起了一个名字,大姚,哈哈。有时候,就这样远远的看着,像一条思念的船,越走越远。

当时,我并不打算在大学的时候谈恋爱,一个原因是自己确实不知道怎么去恋爱,心中或许有期待,但想把高中丢失的东西在大学补偿回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中来。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大姚阳光的笑容面前,我也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沉默或许是最好的一种欣赏,不去走近,也不会痛断肝肠。还有,表哥告诉我,“兔子不吃窝边草”,不要找一个系的同学,不然以后分手了再见面世非常尴尬的,不见不可能,所以一定要慎重。就是这样,我把内心的小火苗慢慢的压灭了。

就这样,天天按部就班的上课,学习,参加系里的活动。有一天,在图书馆,我走在后面,她突然回头,一时间眼睛四目相对,她冲着我笑了笑。我也礼貌地冲她点头,笑了笑。后来,就从年级群里,找到了她的扣扣号,添加了她为好友。简单地介绍了下自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学的时候,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上,感觉她也是。在系里,我们都是那种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在校园的路上、教室的走廊或不经意的遇见,都会出于礼貌,打个招呼,仅此而已。

寒假的时候,有时候会问一下她的生活,她告诉我在上新东方的英语补习班。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她的英语已经这么好了,还这么认真,真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啊!

虽然我们是一个系的同学,但毕竟不是一个专业,公共课结束之后,我们的见面的机会就逐渐的少了。虽然偶尔还是会想起她,更多的时候都是一闪念。也许也有过冲动的想法,但是终究没有冲动的行动。

当时,我们宿舍有一个会议,俗称“卧谈会”,也就是躺下准备休息的时候,室友们会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平时,在卧谈会上,我很少发言,那天,我表达了对大姚的喜欢。从此,室友也会给我说一些关于大姚的事情。一天,老六从外面回来告诉我,“你喜欢的大姚,在食堂外面被一个男生拍了屁股。哈哈!”我非常气愤的说,“别胡说八道,闭上你的嘴巴!”老六调侃着说:“你没戏了!别不死心。”我便不理会他了。说者无意,听着有心,这件事在我的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也从没有向大姚问起过,也没有机会问过,或许这并不重要,已经不再重要了。

那就这样吧!让时间慢慢的过吧,于是,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参加学校的各种实践和活动中,在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形形色色的人,但大姚始终在我心中,并没有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