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离别的桂花雨

1999年的秋意来得格外早,桂花开得浓烈,香气裹挟着离愁别绪,弥漫在小城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年,我四岁了,已经能稳稳当当地走路,甚至能小跑着跟在阿桃身后。而阿桃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家中接连来信催促她回去,说是邻村有人家看上了她,托了媒婆上门提亲。

那段日子,阿桃的眼神里多了些忧郁,可面对我时,依旧会露出温暖的笑容。她开始教我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教我用肥皂洗手,教我自己穿鞋子,教我辨认回家的路。“小枫要记住,从家到妈妈的厂子,要经过三个路口,看到有卖糖葫芦的老爷爷,再往前走一百步就到啦。”她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用树枝画路线图,歪歪扭扭的线条里,藏着她的不放心。

阿桃离开的前一晚,我缠着她讲故事。她坐在床边,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给她的蓝布衫镀上了一层银边。“小枫,阿桃要回家了,以后不能陪着你了。”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似懂非懂地抱着她的胳膊,“阿桃不走,阿桃要给我做桂花糕。”她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泪水滴在我的头发上,“小枫乖,以后要听妈妈的话,要做个勇敢的孩子。”

第二天清晨,阿桃的行李很简单,一个布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她给我做的虎头鞋和小布偶。我哭闹着拽住她的衣角,不让她走。阿桃蹲下来,红着眼眶给我擦眼泪,“小枫不哭,阿桃会回来看你的。”母亲在一旁也忍不住抹眼泪,这些年,阿桃早已成了我们家的一份子。看着阿桃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尽头,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彻骨的失落,连最爱吃的糖果都变得寡淡无味。

阿桃走后,家里一下子变得空落落的。我的小摇篮还在窗边,可再也没有阿桃哼着闽南小调哄我入睡的声音;厨房的案板上,再也没有她忙碌的身影。父亲把阿桃留下的布偶放在我的枕边,说这样我就不会害怕了,可深夜里,我还是会在梦里哭着喊“阿桃”。

好在这一年,父母的工作相对轻松了一些。母亲单位附近有一片沙坑,成了我新的“游乐场”。每天跟着母亲到单位后,我就像脱缰的小马驹般奔向沙坑。那里总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我们用树枝挖“地道”,用瓦片堆“城堡”,把沙子扬得漫天飞舞。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学着阿桃给我做糕点的样子,把湿润的沙子拍进小陶罐,认真地对小伙伴说这是“桂花糕”,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玩累了,我就直接躺在细软的沙子上。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风裹挟着不远处梧桐树的叶子轻轻掠过我的脸颊。我常常望着天空发呆,看云朵聚了又散,恍惚间总觉得会看到阿桃扎着红头绳的身影从云里飘下来。有时困意袭来,也顾不上沙子弄脏衣服,就在沙坑边沉沉睡去。等母亲下班来找我时,我脸上沾着沙粒,嘴角还挂着笑,梦里或许正和阿桃一起在山野间追蝴蝶。

每当桂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我总会想起1999年那个离别的秋天。空气中的桂花香气,仿佛都带着阿桃的味道。虽然她离开了,但她给我的爱,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成为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而那片承载着我无数欢笑与思念的沙坑,也成了阿桃走后,我与世界对话的小小天地——在那里,我一边学着长大,一边固执地等待着,等待着某一天,能再扑进那个熟悉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