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暴雨中的纹身店。
柳如烟把许平安按在皮质躺椅上,空调冷气吹得他锁骨处的皮肤泛起细密疙瘩。纹身机发出蜜蜂振翅般的嗡鸣,针尖刺破皮肤的瞬间,他闻到她发间飘来的茉莉香。
“忍一忍。“她温热的呼吸喷在他耳后,左手紧扣他肩膀,“等这个纹完,你就永远属于我了。“
落地窗外雷声轰鸣,霓虹灯在积水里碎成斑斓光斑。许平安盯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想起七岁那年被她用碎玻璃划伤的男孩。那天她也是这样按着他的手,说会永远保护他。
“为什么是'柳如烟专属'?“他望着镜中自己锁骨下方逐渐成型的楷体字,喉结滚动,“明明是你先...“
针尖突然加重力道,血珠渗出来。柳如烟用棉签沾掉血迹,指尖划过他突起的喉结:“平安,还记得十四岁那晚吗?我说过永远不会离开你。“
当然记得。那夜父母车祸的噩耗传来时,他蜷缩在太平间外的长椅上。暴雨裹挟着消毒水味从窗户缝隙渗入,直到浑身湿透的柳如烟冲进来,白色礼裙上还沾着钢琴比赛的彩带。
“平安你看。“她突然解开衬衫纽扣,露出雪白腰肢。暗红色结痂的伤口组成“许平安私有“五个字,在冷光下泛着诡异光泽,“这是用手术刀刻的,比纹身更疼哦。“
许平安瞳孔骤缩。三个月前她阑尾炎住院,原来那些深夜病房传出的痛吟不是术后反应。他猛地抓住她手腕:“你疯了?“
“这样才公平。“她笑着贴上他的胸膛,尚未愈合的伤口蹭着他的T恤,“当我们的皮肤长出新肉,这些字就会变成身体的一部分。等我们老了...“
玻璃门突然被推开,穿铆钉皮衣的纹身师叼着烟进来:“柳小姐,您要的朱砂红到了。“看到两人姿势后吹了声口哨,“现在的小情侣真会玩。“
2020年12月24日,君悦酒店顶层宴会厅。
许平安站在香槟塔旁,看着柳如烟挽着张益达走进来。那个男人穿着明显不合身的西装,袖口还沾着颜料,却在与她十指相扣的瞬间挺直了背。
“给大家介绍一下。“柳如烟举起交握的手,钻戒在灯光下折射出冷光,“我的未婚夫,张益达。“
水晶吊灯突然剧烈晃动。许平安扶住桌角,听见柳父摔碎红酒杯的声音。三小时前,这个位置本该站着试穿定制西装的自己——柳母亲手量他肩宽时还说,等如烟留学回来就办婚礼。
“你他妈再说一遍?“柳父扯开领带,脖颈青筋暴起,“这个流浪汉比得上平安一根手指?“
张益达踉跄着后退,颜料蹭脏柳如烟的Valentino高定。许平安下意识要上前,却看见她护住男人的动作——和十四岁暴雨夜护住自己时一模一样。
“爸,益达在美院当人体模特时救过我。“她抬高声音,宴会厅瞬间寂静,“三个月前写生遇到山体滑坡,是他用身体挡住滚石。“
许平安突然想起上个月收到的匿名照片。画室监控截图里,张益达握着柳如烟的手教她调色,颜料顺着交叠的指尖滴在雪白画布上,像凝固的血。
“平安?“柳母颤抖着抓住他胳膊,“你说句话啊!“
他低头看着袖口金线刺绣的“LYR“,这是柳如烟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此刻字母正在灯光下扭曲成嘲讽的嘴脸,一如酒店总统套房里那件沾着红酒渍的浴袍。
三天前的深夜,前台说柳小姐醉酒需要照顾。他握着备用房卡冲进套房,看见张益达的灰色卫衣扔在玄关,浴室传来暧昧水声。磨砂玻璃上,两个交叠的身影正在给彼此冲洗头发。
2028年3月15日,仁和医院抢救室。
许平安扯开领带,消毒水味混着血腥气涌进鼻腔。柳如烟躺在转运床上,腹部纱布正不断渗出暗红。张益达跪在走廊里,十指深深插进头发:“都怪我非要吃那家日料...“
“闭嘴。“许平安揪起他衣领按在墙上,发现对方右手小指缺失半截,“你当年在画室...“
“是山体滑坡时被石头砸断的。“张益达突然笑起来,眼泪顺着皱纹流进嘴角,“她是不是总说这是我救她的勋章?“
心电图监测仪发出刺耳警报。护士推着除颤仪跑过时,许平安听见自己沙哑的声音:“什么意思?“
“那天我们在偷情。“张益达摸出皱巴巴的烟盒,“山上是她选的约会地点,说不会被狗仔拍到。滚石落下来时,我其实...推了她一把。“
许平安拳头擦过他耳边砸在墙上。2017年的记忆碎片突然重组:病床上柳如烟说“益达拼命保护我“,警方报告里“意外事故“,还有她无名指上突然出现的钻戒。
“后来她怀孕了。“张益达点燃的香烟被护士拍落,“孩子是我的,但柳家怎么可能接受?她独自去小诊所那天大出血,从此不能生育。“
许平安想起五年前伦敦雨夜。柳如烟突然出现在他公寓门口,浑身湿透却笑着说来出差。那晚她格外疯狂,在他肩头咬出血印,仿佛要把自己刻进他的骨头。
“知道她为什么选你当'弟弟'吗?“张益达盯着抢救室红灯,“她说每次看到你锁骨上的纹身,就想起害死自己孩子的罪孽。“
2035年9月30日,柳如烟墓碑前。
许平安放下白菊,指尖抚过墓碑上“许平安之妻“五个字。山风卷起他黑色风衣,露出锁骨处重新纹过的疤痕——原本的“柳如烟专属“被改成“吾妻如烟“。
“你总说我傻。“他打开檀木盒,取出泛黄的诊断书,“胃癌晚期还从伦敦飞回来,就为听你说那句'弟弟真好'。“
诊断日期是2028年3月14日,柳如烟出车祸的前一天。当时他在机场吐了血,却还是登上去往东京的航班。现在想来,那趟航班本该是他们故事的终点。
身后传来轮椅碾过沙砾的声响。张益达推着氧气瓶过来,右手戴着柳如烟送他的克罗心戒指:“她最后说...当年纹身店用的是特殊颜料,只要用激光...“
“我知道。“许平安掀起衣角,腰间“柳如烟私有“的纹身下藏着手术疤痕,“切除脾脏时看到了,颜料里掺着玻璃渣。“
十四岁那年,柳如烟把父母车上的挡风玻璃碎片磨成粉,混在纹身颜料里。她说这样他们的血肉会永远交融,连死亡都不能分开。
山雨突然倾盆而下。许平安跪在墓前,任凭雨水冲刷面容。锁骨处的旧伤开始发烫,仿佛又回到十八岁那夜的纹身店。柳如烟的长发垂落在他胸口,纹身针带着玻璃碎屑刺入皮肤时,他听见她说:
“平安,我们要纠缠到死。“
2003年4月7日,春熙路老巷。
七岁的许平安蹲在青苔斑驳的墙角,看着穿蓬蓬裙的柳如烟把碎玻璃抵在男孩颈间。阳光穿过泡桐树落在她蝴蝶结发卡上,晃出细碎光斑。
“再敢扯平安的裤子试试?“她脚踩对方掉落的奥特曼徽章,玻璃尖在男孩锁骨划出血线,“他是我的洋娃娃,懂吗?“
许平安攥紧褪色的玩偶——那是他生日时母亲缝的兔子,此刻耳朵正被其他孩子扯得绽线。他记得三天前转来这所私立幼儿园时,柳如烟坐在秋千上啃苹果,裙摆沾着巧克力渍。
“哭包。“她突然转头把苹果核砸过来,“过来帮我推秋千。“
后来他才知道,柳家祖宅就在幼儿园后墙外。柳如烟每天翻墙逃课,用油画棒在围墙上画满扭曲人脸。直到某天他捡到她掉落的速写本,里面全是他打盹时的侧脸,睫毛被铅笔涂得过分浓密。
“平安!“十五年后伦敦公寓里,醉酒的柳如烟把红酒泼在结婚请柬上,“你记不记得小时候我给你的玻璃海棠?“
他当然记得。那天她掰断母亲梳妆台的琉璃发簪,将碎片埋进盆栽。“等它开花的时候,我们就结婚。“她沾着血的手把花盆塞给他,结果三天后就被园丁发现土里的碎玻璃。
此刻许平安望向窗台,那株从中国空运来的玻璃海棠正在异国月光下闪烁。叶片上凝结着细密水珠,像永远流不尽的眼泪。
2010年8月23日,殡仪馆地下室。
十四岁的许平安盯着停尸柜金属把手,上面映出自己肿胀的眼睛。父母遗体化妆师正在隔壁哼歌,走调的《致爱丽丝》混着福尔马林味从门缝渗入。
“平安!“
柳如烟撞开铁门时,白色芭蕾舞鞋沾满泥浆。她扯掉脖颈间的钢琴比赛号码牌,金属别针在锁骨划出血痕。许平安记得这个编号——0801,她曾说这是命运密码:“8代表无限,0是圆满,1是唯一。“
“他们说要冷冻三个月才能火化。“他突然开口,声音像生锈的铁片,“保险调查员说刹车线断口太整齐...“
柳如烟把羽绒服裹住他颤抖的身体,暖意带着铃兰香水味。他听见她心跳声压过窗外的暴雨,感觉到有什么温热的液体滴在后颈。直到多年后翻看她日记才知道,那晚她右手中指关节错位——为砸碎更衣室窗户逃出来,她用手肘撞了十七次钢化玻璃。
“我给你弹首曲子吧。“她突然拉着他冲向殡仪馆礼堂。三角钢琴盖着防尘布,月光从彩绘玻璃投下血色光斑。
当《月光》第三乐章响起的瞬间,许平安看见她翻飞的指尖渗出血珠。琴键缝隙残留着香灰,高音区某个琴槌早已损坏,奏出的音符像破碎的呜咽。后来这架钢琴出现在柳宅地下室,琴盖内壁刻满“许平安“的名字,最深处嵌着块汽车挡风玻璃碎片。
2023年5月20日,苏黎世钟表工坊。
张益达摩挲着定制对戒的内圈刻字,激光雕刻机正将“LYR♡ZYD 2017.3.15“刻入铂金。这个日期比正式婚礼提前八年——柳如烟要求必须这么做。
“客人您确定要加急?“老师傅推着老花镜,“这种复古克罗心造型需要...“
“今晚就要。“他瞥向窗外阿尔卑斯山,积雪映出柳如烟发来的消息:【平安查到仁和医院档案了】。
工坊收音机突然播放起中文新闻:“柳氏集团千金婚礼请柬曝光,新郎竟是三年前伦敦地铁爆炸案幸存者...“张益达猛地关掉电源,冷汗浸透衬衫。他永远记得2017年3月15日的地铁站,柳如烟如何把受伤的他推向记者镜头,自己却消失在人群。
当时她怀孕两个月。
此刻他摸着空荡的右手小指,那里本该戴着真正的婚戒。三个月前柳如烟在病床上拔掉他的戒指:“把它给平安,就说是我临终礼物。“
旋转门叮咚作响,穿驼色大衣的男人走进来。许平安指着展柜里的克罗心戒指:“请仿制这个款式,内圈刻1997.6.18。“
张益达躲进卫生间,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1997年6月18日,是柳如烟父亲的私生子被送进福利院的日子。
2028年3月16日,东京羽田机场。
许平安握着皱巴巴的诊断书,在候机厅LED屏上看到柳如烟车祸新闻。滚动字幕显示“知名画家张益达重伤昏迷“,画面切到事故车辆特写——挡风玻璃呈蛛网状碎裂,副驾驶位置有带血的速写本。
他想起海关检查时,X光机照出檀木盒里的诡异阴影。那封用纹身颜料写的信夹在《小王子》扉页,必须在紫外线灯下才能显形:
【平安: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左胸腔里的机械瓣膜应该停跳了。还记得十八岁那晚的纹身针吗?我偷偷换了爸爸书房的放射性颜料,医生说那些镭226颗粒会让我们同时死于2035年。
但我等不及了。每次化疗后吐在你送的玻璃海棠上时,都在恨十四岁的自己。如果当时没逼你父母参加家长会,他们的车就不会经过刹车失灵的那段盘山公路。
张益达的右手是我砸断的,在他想用床照威胁我的时候。现在我要去纠正最后一个错误,记得检查克罗心戒指内侧。
永远欠你的如烟】
广播响起登机提示时,许平安摸到风衣内袋的硬物。那枚从张益达处夺来的戒指内圈,赫然刻着“2035.9.30 21:47“——正是此刻。
舷窗外,东京湾上空划过一道银色闪电。经济舱屏幕开始播放《泰坦尼克号》,Rose说“我连他的照片都没有,他只活在我的记忆里“时,许平安咽下最后一粒止痛药。
2035年9月30日21:46,墓园监控室。
张益达看着屏幕里跪在墓前的许平安,将注射器扎进静脉。护士说他还能活三分钟,正好够说完真相。
“柳小姐车祸时...护住的不是我们的结婚照...“他对着录音笔咳嗽,“是你七岁送她的破兔子...“
监控画面突然剧烈晃动。许平安徒手挖开墓穴,水晶棺里柳如烟双手交叠处,褪色的布兔子眼眶正渗出黑色液体。X光片显示玩偶体内埋着微型胶囊,1997年的《春城晚报》碎片上,头条新闻是《柳氏集团继承人车祸身亡,私生子失踪》。
山风卷起许平安的西装下摆,露出腰间最新纹身——用柳如烟骨灰混着玻璃渣纹成的日期“2035.09.30“。当教堂钟声敲响第21下时,他吞下棺材里找到的胶囊,上面刻着他们七岁那年埋下的玻璃海棠图案。
张益达咽气前最后看到的画面,是两具尸体在暴雨中手指相扣。他们锁骨与腰间的纹身渗出血珠,在积水里交融成十四岁那架破钢琴的形状。
##第十章:放射性拥抱(玻璃海棠之谜)
**2003年4月10日,柳宅暖房**
七岁的柳如烟踮脚取下母亲梳妆台的铅制首饰盒。月光穿过琉璃窗,在镭粉夜光涂料上投出幽绿光斑。她把父亲实验室偷来的铀玻璃碎片埋进海棠花盆时,许平安正在梦里蜷缩成胎儿的姿势。
“等辐射让花瓣变成蓝色,“她对着熟睡的男孩耳语,“我们就变成同一个原子核里的质子与中子。“
**2028年3月17日,东京大学实验室**
穿防护服的研究员举起培养皿:“许先生,您头发里检测到超量α粒子。“显微镜下,从柳如烟骨灰提取的玻璃渣正发出切伦科夫辐射的微光,“这些铀238的半衰期正好是44.7亿年。“
许平安握紧装有抗癌药的钛合金瓶。每次服药后指尖的灼烧感,此刻在辐射检测仪的警报声里得到印证——柳如烟在十八岁那年,把足以致死的放射性粉末混入纹身颜料,并通过玻璃海棠的光合作用催化药性。
**2017年9月14日,柳宅地下室**
许平安掀开尘封的钢琴盖,霉味裹挟着血腥气扑面而来。在刻满“许平安“的桃木内壁上,柳如烟用眉刀刻着:
【2003.4.7刹车液压管人为切口深0.5mm】
泛黄的《车辆检测报告》从低音区琴弦间滑落,签发日期是许平安父母车祸前三天。柳父的签名旁有枚带血指印,经年累月的氧化让血迹变成星空般的铁锈色。
“你父亲卖劣质刹车片,“三天后柳如烟在精神病院狂笑,“我爸爸找人做了切割试验,结果发现临界点正好是盘山公路转弯半径...“
许平安突然明白,十四岁暴雨夜她撕毁钢琴比赛报名表时,指甲缝里的金属碎屑不是琴弦残片,而是从车祸车辆上锉下的刹车管切片。
**2035年9月30日21:44,墓园地窖**
张益达的克罗心戒指在盖革计数器下爆出密集蜂鸣。法医剖开指环内部,微型镭源正以每秒2.3次的频率释放粒子。计算机模拟显示,当许平安跪在距墓碑1.47米处——正好是他们七岁初遇时的身高差——放射性同位素会同时击穿两人心脏。
“她计算了三十年。“刑侦专家擦拭额角冷汗,“从铀玻璃埋入花盆那刻起,这对男女就成了活体定时炸弹。“
暴雨中的许平安却露出微笑。他早知道柳如烟在纹身颜料里掺入钋210,正如他偷偷更换了她的抗排异药物——那颗移植自他母亲的肾脏,正在她体内分泌过量肾上腺素。
**2028年3月18日,仁和医院手术室**
无影灯下,主刀医生镊起从许平安腰部取出的玻璃渣。排列成●●●─的碎片在托盘里闪烁,护士突然惊呼:“这是SOS的摩尔斯电码!“
三天后,物证科用离子溅射仪剥离玻璃表面氧化层。柳父的忏悔录音从纳米级刻痕里流淌而出:“...2003年质检报告是伪造的,真正的刹车失灵原因是如烟在方向盘涂了过量的氟哌啶醇...“
许平安摸着腰间缝合伤口,终于读懂柳如烟所有纹身的意义——她把自己变成父亲罪行的活体存储器,每个疤痕都是通往真相的密钥。
*2035年9月30日21:47,平行时空**
伦敦泰晤士河泛起幽蓝荧光,七岁的柳如烟与许平安正在埋下玻璃海棠。这个宇宙的铀碎片被替换成锎252,他们将在二十岁那年引发核聚变,把整个城市变成婚庆烟花。
东京实验室里,柳如烟的脑切片在液氮中突然颤动。电子显微镜显示,纳米级的玻璃渣正以量子纠缠形态,向四光年外的类地行星传输记忆数据。
而在主时间线的墓园,暴雨冲开相扣的尸骸手指。法医惊讶地发现,两具尸体心脏处生长出共生肉瘤,癌细胞在玻璃渣引导下形成新的神经网络——正如柳如烟七岁那年说的:
“我们要变成分不开的连体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