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焦尾惊弦

一、庾亮南路199号

九江的梅雨季总带着股锈蚀的青铜味。

方砚舟推开庾亮南路199号的雕花木门时,檐角铜铃正被江风撞得凌乱。这是祖父方承岳留下的古琴工坊,门楣上“焦尾遗音”的匾额已积了层薄灰。他摸出钥匙,却在锁孔里触到一丝黏腻——是血。

陈腐的血腥气混着桐木香扑面而来。

工坊内一片狼藉,修复到一半的明代百衲琴被劈成两半,琴腹内衬的鹿皮不翼而飞。方砚舟呼吸骤紧,疾步冲向里间保险柜。密码盘上沾着半枚带泥的鞋印,41码,军靴底纹。

保险柜洞开。

存放在绒布匣中的唐代焦尾残琴,此刻正横陈在地,十三根冰弦尽断。更诡异的是,琴身龙池处的漆灰剥落,露出半截嵌在木纹里的鎏金薄片,形如逆鳞。

二、青阳腔密码

手机在裤袋里震起来时,方砚舟正用镊子夹起那片金鳞。

“小方先生吗?你祖父三个月前委托修复的《水府调》曲谱……”电话那头女声清冷,背景音有瓷器轻碰的脆响,“我姓陆,陆青梧,市非遗保护中心的。”

方砚舟眯眼看向窗外,阴云压着浔阳江,雨丝斜掠过对岸锁江楼的飞檐。他记得祖父弥留时攥着曲谱残页,呢喃着“白鹿洞”和“七月初七”。

“曲谱有问题?”他问。

“每段工尺谱下方,藏着浔阳码头的古水文标记。”陆青梧停顿两秒,“比如‘上尺工六五’对应长江水位海拔19.43米——恰好是1943年日军汽艇沉没的老爷庙水域坐标。”

雷声碾过江面。

方砚舟忽然察觉指间的金鳞开始发烫,龙池内传出蜂鸣般的震颤。他鬼使神差地将金鳞按向焦尾琴凤沼处的缺口,严丝合缝。

琴腔深处弹出一卷泛黄的鲛绡。

三、锁江楼杀机

子时的锁江楼浸在浓雾里,像一柄锈蚀的青铜剑。

陆青梧打着手电筒掠过四尊铁牛雕像,光束停在第三尊铁牛左眼的《敕建锁江楼记》铭文上。“丙戌年六月乙未……”她指尖抚过碑文凹陷,“1943年老爷庙沉船事件当日,锁江楼测得的最高水位标记。”

方砚舟展开鲛绡,江雾在绡面凝成三维星图。北斗第七星摇光的位置,正指向铁牛口中的铜环。

“试试焦尾琴。”陆青梧退后半步。

琴身贴上铁牛獠牙的刹那,铜环迸出青芒。一段失传的青阳腔《游园惊梦》从琴腔淌出,铁牛腹部应声裂开暗格,滚出半枚刻满卦爻的青铜钥匙。

“螭吻尊的龙鳞钥!”陆青梧瞳孔收缩,“当年日军打捞未果的镇河鼎,原来分成了阴阳两钥……”

破空声撕裂雾气。

三枚青铜佛面从塔顶跃下,腕间东林寺佛珠缠绕黑雾。为首者屈指弹向陆青梧后颈,却被她反手甩出的银针刺中劳宫穴——江州医派的透骨针,专破邪祟经络。

“带钥匙走!”陆青梧将方砚舟推向石阶,“去东林寺找慧觉法师,只有他能解卦爻密码!”

方砚舟攥紧龙鳞钥狂奔,身后传来金铁交鸣之声。雨幕中,他恍惚看见铁牛雕像的眼珠转动,瞳孔深处浮出祖父临终前的残影。

老人跪在焦尾琴前,以血为墨勾画星图,嘶声如裂帛:

“囚牛睁眼日……咳咳……便是龙归时……”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