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姑塘魇影

一、海关密档

姑塘海关旧址的砖墙上,弹孔密布如蜂巢。

方砚舟推开档案室的铁门,尘雾中浮出1938年的木质档案柜。泛黄的报关单上,“故宫南迁文物”字样下压着张泛紫的船票,乘客姓名栏赫然写着“陆岐黄”——陆青梧的祖父。

“螭吻尊当年是通过这里运往重庆的。”周南笙的紫外线灯扫过票据背面,显出一串密语:“雾锁鞋山日,龙归彭蠡时。”

陆青梧的银针突然扎进方砚舟虎口:“别碰柜角!”

迟了半秒。

方砚舟的指尖已擦过柜门铜环,环内机关弹出一枚锈蚀的日式手雷。保险栓崩飞的瞬间,陆青梧甩出针灸包,三枚金针精准卡住撞针凹槽。

“昭和十四年制的91式手雷,”她冷笑,“玄渊阁就这点新意?”

档案柜轰然侧移,露出墙内暗格。一尊鉴真东渡铜像手捧卷轴,轴内却不是佛经,而是用青阳腔工尺谱加密的长江水雷布防图——1938年日军为拦截南迁文物所设。

二、江底雷阵

鄱阳湖西岸的芦苇荡里,生锈的探雷器发出蜂鸣。

周南笙跪在泥滩上,激光笔扫过水面下若隐若现的钢索。“不是普通水雷,”他擦去额角冷汗,“是九菊一派用沉船怨灵炼的‘阴雷’,触发后释放的不仅是炸药,还有……”

腐臭味扑面而来。

湖面浮出五具缠满水藻的尸骸,胸腔内嵌着菊花状铜炉,炉中磷火幽绿。陆青梧的银针刚触及铜炉,尸骸突然睁眼,刺刀从朽骨中弹出!

“是故宫护宝队的制服!”方砚舟格开一柄刺刀,瞥见尸骸胸口的“北平故宫博物院”徽章,“他们不是日军,是被炼成傀儡的同胞……”

陆青梧扯下发簪划破掌心,血珠滴入螭吻尊鼎纹。青铜鼎嗡鸣震颤,鼎内腾起青烟化作鉴真虚影。老僧手持锡杖点向湖面,阴雷阵的钢索寸寸崩断。

“走!”她拽起两人跃入快艇,“阴雷阵连着湖底沉船,佛骨僧在逼我们提前引爆!”

快艇引擎轰鸣时,方砚舟看见后视镜里的鉴真虚影消散前,唇形分明在说:“琴弦在船首,血祭可破。”

三、断弦绝响

沉船甲板覆满江豚尸骸,月光下泛着尸蜡般的惨白。

方砚舟跪在船首焦尾琴前,十三根冰弦仅剩三根完好。陆青梧的银针刺入他心俞穴,金针引血术将心头血逼向指尖。

“《镇龙引》最后一音需断弦奏响,”她声音发颤,“但断弦的反噬……”

“总比让阴雷阵毁了鞋山强。”方砚舟扯断第一根弦。

琴音如裂帛,船体应声倾斜。螭吻尊鼎纹亮起,鼎内浮出半卷《永乐大典·九江卷》,书页间夹着李渤的亲笔信:“倭寇若至,可碎鼎为刃。”

佛骨僧的机械义肢贯穿舱壁,昭和铜钱从指缝洒落:“螭吻尊早该在鉴真东渡时沉海,你们华夏人根本不配……”

方砚舟扯断第二根弦。

音波化作青龙缠住佛骨僧,周南笙趁机将紫外线灯压进他胸腔的菊纹铜炉。炉内磷火暴涨,照亮沉船底舱堆积的故宫文物箱——全是赝品。

“真的螭吻尊呢?”周南笙嘶吼。

方砚舟扯断最后一根弦。

无声。

绝对的寂静中,所有阴雷同时浮出水面,江豚尸骸集体转向鞋山方向。他忽然懂了——最后一音是次声,只有龙魂能听见。

鞋山在轰鸣中崩塌,螭吻尊虚影冲霄而起,化作青鳞巨龙没入长江。

四、残局余音

佛骨僧的机械心脏停跳前,吐出一个名字:“陆岐黄。”

陆青梧的银针僵在半空。

1943年的月光仿佛穿透时空,她看见祖父立于沉船甲板,将真螭吻尊推入江心,转身走向日军枪口的背影。假鼎内的《镇龙引》残谱,原来是他用半生阳寿写的陷阱……

方砚舟的焦尾琴彻底碎了。

他捡起一片琴板,内侧刻着蝇头小楷:“琴存则脉存,纵碎骨,勿碎心。”

周南笙将沉船坐标刻上星子砚,抬手掷入江心:“该让文物回家了。”

鄱阳湖的雾散了。

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不知何处传来青阳腔的《镇龙引》,唱着他们都没听过的词:

“龙归水府雾成雪,弦断犹闻金石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