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关系研究
- 木志荣
- 1829字
- 2025-04-13 05:37:31
前言
本书是教育部2011年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创业教育实践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分析”的总结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YJA630079)。2011年我选择这个课题的动机是当时正值教育部创业教育试点满十年,而这十年中我国创业教育从无到有,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商学院学科发展的重要焦点之一,国内高校纷纷开设创业课程,并通过组织创业大赛、论坛、创业导师、创业骨干班、创业学院、创业园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种创业教育活动,创业教育蓬勃发展。但是,创业教育的效果如何呢?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到底对学生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呢?作为一个创业教育工作者,我在创业教学活动中时常产生这样的疑问。厦门大学不是2002年教育部确定的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但是我从2005年起在厦门大学率先面向本科生开设创业课程,后来面向硕士生和MBA学生开设创业课程,先后开设了“大学生创业计划与实践”、“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学”、“创业投资管理”、“创业计划与起步”等课程。为了给将来致力于创业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我从2011年开始面向全校开设“厦门大学南强创业骨干培训班”,至今已经举办了五期创业骨干培训,培养了200多名创业骨干。我这十年的创业教学工作,有苦有乐,有得有失,总体上处在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如果以学生在校时或毕业后是否去自主创业来衡量创业教育的效果的话,我的创业教学活动“价值”是不高的。在我所教的学生中,在学校期间或毕业即真正创业的人数极少(即便是创业骨干班的同学,“创业率”也只有5%左右)。
那么,该如何客观、公众、科学地衡量创业教育的效果呢?这不仅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同时对课题组而言也是一个研究中的技术问题。在研究中,我们引入创业自我效能感(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为中介变量,以创业意向(en trepreneurial intention)为因变量,探索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就用“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来衡量。因为这两个构念有成熟的理论陈述和量表,通过这样的“技术处理”,创业教育效果的衡量就变成了一个相对严谨的科学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而言,绝大多数人不具备在校创业或者毕业即创业的条件。但是,通过我们的创业教育活动,如果能提高学生投身自主创业的信念和信心(创业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有朝一日去创业的意愿和倾向(创业意向),那么这种创业教育的效果是积极和有价值的。基于这样的一种研究设计,我们对教育部2002年创业教育试点的九所高等院校实施了抽样调查,通过对144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令创业教育工作者振奋和鼓舞的结论,同时也发现了创业教育工作中的“软肋”,这些正是本书将要展示给读者的内容。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研究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关系并不能全面地理解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现实中,大部分的学生最终并不一定真正地创办自己的企业,而是成为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同时,创业还有一个时机问题,相当多的学生在毕业工作后一段时间才开始真正创业。那么,创业教育对这些学生有没有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创业教育研究中还需要不断去回答这些问题。
2015年本课题结题之际,神州上下又掀起了一股创业浪潮。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对创业和创新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后多次对大众创新创业做出重要指示,并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新引擎。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的重要力量,再次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瞩目。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梦想,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创业知识、技能和特质等综合创业能力,并提供创业成长的平台,使他们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再次成为教育界和政府部门应认真思考的紧迫课题。
本书严格地讲是集体性成果,课题组成员唐炎钊教授和郭霖教授在课题总体研究设计方面给予了意见和建议,课题组成员刘艳杰老师以及我的四位硕士研究生张志芸、龚茜茜、李凯和李洪桥,他们在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当然,作为课题主持人,本书中出现的缺憾、错误和不妥之处,均由我本人承担。备感荣幸的是,我的博士后导师翁君奕教授提笔写序,对我们团队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深刻地指出了创业教育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书稿出版过程中,清华大学出版社陆浥晨老师给予很多帮助和指点。本书出版还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720151263)”(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在此,深表谢意!
木志荣
2015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