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8字
- 2020-11-18 19:58:49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编 上古文学
第1章 文学的起源和中国早期神话
一、填空题
1.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______。(北京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保存中国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山海经
【解析】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2.“盘古开天地”在中国古代神话类型中属于______。(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创世神话
【解析】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对于世界的产生和人类起源的探索和解释,构成了创世神话的基本主题。“世界是怎样产生的?”这个最原始、最基本也最重大的问题,是人类意识发展处于开始阶段的原始人思考和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因之,创世神话也就成为了所有神话中最普遍的主题。
3.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____》中。(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淮南子
【解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存内二十一篇。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二、名词解释
1.神话(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神话是关于神仙或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文化的解释与想象的故事,是一种原始的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造。神话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创世神话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观,用此解释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第二类属于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数量最多的是英雄神话,这类神话产生比前两者稍晚,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同时,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总结。如《夸父追日》、《大禹治水》。
2.神羿射日(山东大学2011年研)
答:神羿射日是中国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羿,夏代东夷有穷国君。《左传》载:“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羿是尧时天帝帝俊命其下凡为民除害的射日神羿,而后羿则是尧、舜、禹、启之后推翻夏太康统治的东夷有穷氏后弈(羿,名。后,君主),今不应再把神话和历史搞混殽了,不该再说“后羿射日”了。
三、简答题
1.神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时期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以“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中国在远古时代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是片断,有故事情节的不多。神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对文学创作素材的影响
神话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
①散文
《庄子》说理的精妙和文风的恣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神话,如《逍遥游》之鲲鹏变化。至于曹植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洛神赋》,更是利用神话素材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创作。
②诗歌
用神话人诗的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是比比皆是,如楚辞《离骚》中各种神灵纷至沓来,此后的诗人,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以神话入诗。
③小说、戏曲
用神话作素材的也很多,主要是借助于神话的奇特的想象,利用神话形象或神话情节进行再创作。明清神魔小说对神话的采用和重塑,达到了此类文学的最高点,其代表作为《西游记》。可以说,古代神话作为素材,遍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它经文学家的发掘、改造,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对文学创作思维方式的影响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可以说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当屈原在现实世界中屡遭打击的时候,他就毅然地转向古老的神话,巡游天界。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仅将神话看作素材,更当成了全部的精神寄托,表现了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厌弃。
(3)对文学创作表现手法的影响
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创作方法却是浪漫的。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能启发作家的想象力,提供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