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课后习题详解

1.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什么地位?

答:对外贸易具有延续社会再生产的作用,其作用集中体现为:

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而交换又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媒介要素。如果没有交换活动,一个国家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则无法正常进行。

对外贸易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因此对外贸易本身作为交换活动,使社会得以进行再生产。

2.对外贸易如何有助于实现社会产品?

答:对外贸易对世界各国社会几大部类的平衡,各部门间的产品价值实现和实物形态补偿起着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贸易有助于解决社会生产大部类的不平衡

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大部类经常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解决。

(2)对外贸易有助于社会产品的实现

世界各国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实现和实物补偿。对外贸易在解决和缓和世界各国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上起着很大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外贸易可以解决部分产品的价值实现;对外贸易有助于实物形态的补偿。

3.国家如何接受经济“传递”?

答:(1)国际经济“传递”的含义

对外贸易“传递”(Transmission)是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一国经济盛衰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对另一国经济产生影响。

(2)经济“传递”的过程

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传递”是通过产品价格变动对产量、就业和整个经济变动的影响进行的。经济“传递”过程为:世界市场价格变动→国内经营对外贸易部门的价格变动→与对外贸易相关部门的要素价格波动→国内相关产业部门价格变动→产量与就业变动→整个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动与工资收入变动→社会服务变动→整个社会国民经济变动。

从上述过程看,世界市场价格较大幅度的变动,首先直接影响本国与世界市场有直接联系的那些经贸部门,导致其产品价格提高或降低。这些部门又会通过与国内其他部门的经济联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后者的价格,产量和就业的变动,这样一来,整个国内经济就出现了连锁带动作用。

4.对外贸易在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起什么作用?

答:对外贸易在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体现在:

(1)促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各国间商品、服务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使各国能发挥各自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减少资源配置和价格扭曲所造成的资源不合理使用和浪费;加快了科学技术的扩散和转移,有利于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加快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合

经济全球化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才华和竞争的空间,便于它们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其无形资产价值,降低其交易成本。

(3)促使世界各国增加研发投资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合作,为推广先进技术创造条件,推动新产品、新的零部件、新型材料的生产和消费,使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4)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传递经济增长或萧条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传递也得到加强。

(5)扩大了世界市场上交换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下,参与世界市场活动的国家增多,交换的商品内容不断扩大,从货物向服务产品、知识产品延伸,可贸易的产品日益增加。

5.企业如何通过对外贸易提高并获得高额利润率?

答:企业通过对外贸易提高并获得高额利润率的方式主要有:

(1)通过进口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的廉价原料、燃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等,降低了不变资本的费用,使不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同时,通过对外贸易还可以使可变资本转化成必需的生活资料,从而变得便宜。

(2)通过资本输出,进行变相贸易

直接资本输出可以绕过进口国家设置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就地利用各种要素,学习各种技术,利用东道国的销售渠道,扩大市场。

(3)通过出口获得超额利润

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其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可能大大少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该商品通过对外贸易,按照国际市场价格出售,可以得到额外的利润。

6.企业如何通过对外贸易达到规模经济?

答:(1)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生产能力扩大而导致的较大生产批量;规模经济中的“经济”是指成本的节约、效益的提高或报酬的递增。

(2)对外贸易在促进规模经济中的作用

生产规模与市场规模是相互决定的。一个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就必须扩大市场规模,参与国际贸易。将本企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是扩大市场规模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开展对外贸易,企业可以达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7.对外贸易给国民带来了哪些利益?

答:对外贸易能给国民带来如下利益:

(1)增加福利

国际贸易能使劳动者买到最廉价的消费品和最适宜他们劳动技能的设备和技术,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使劳动者从国内需求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提高技能和收入,减少贫困。

(2)满足需求偏好

满足需求偏好是国民作为消费者进行对外贸易的原因。因此,可以利用需求相异理论和需求相似理论揭示国际贸易的动因。

(3)增长才干和实现自身价值

通过对外服务贸易,国民到国外留学进修,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留学者学成后再回国内工作,或者创业,可以把学得的技能和知识带回国,成为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传播者。国际贸易有利于那些掌握知识的人才进行跨国流动,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