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案5

刘某,女,66岁,北京人。

初诊:2011年11月16日。

罹患消渴、肾病,2010年合并有眩晕(高血压)、胸痹(冠心病)、颈椎病(风湿阻滞督脉)。服用拜新酮多种西药,每日注射胰岛素,至今病情未见好转。

今日心悸气短,神疲嗜卧,口、眼干涩,视物不清,腰酸,颈项疼痛,头痛,胸闷结气,下肢疼痛麻木。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细弱,尺更甚。

诊断:消渴病(肾湿浊阻脉络)、眩晕、胸痹、下肢脉经闭阻。

治法:益气养阴,滋肾化浊,活血通络,息风通络。

方药:生黄芪30g,生地黄10g,枸杞子10g,地骨皮30g,麦冬10g,山萸肉10g,牛蒡子10g,炒白术10g,丹参30g,坤草30g,桃仁10g,赤芍10g,络石藤10g,板蓝根10g,山楂6g。

水煎服,7剂。

二诊:2011年11月23日。

服上方诸症悉减,唯下肢抽搐,肢体麻木,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弦缓尺弱,继以益气养阴、祛风活络、补肾生精、荣养筋脉通络剂。

上方加:玉竹10g,黄精10g,巴戟天10g,菟丝子10g,茜草10g,青风藤10g,海风藤10g。水煎服,7剂。

三诊:2011年12月21日。

服上方诸症好转,经查餐后血糖9.4mmol/L,血红蛋白75g/L,尿酸由505.7μmol/L降至384μmol/L,肌酐由122μmol/L降至110μmol/L,尿素氮由12.10mmol/L降至8.31mmol/L,葡萄糖由7.73mmol/L降至7.2mmol/L,其他指标均有下降,继以前方进退。

玉竹15g,黄精10g,巴戟天15g,菟丝子15g,生黄芪15g,地骨皮30g,生地黄15g,枸杞子15g,山萸肉15g,女贞子10g,怀牛膝10g,天冬10g,麦冬10g,葛根30g,当归10g,赤芍10g,丹参30g,坤草15g,茜草10g,络石藤10g,白术15g。

水煎服,7剂。

四诊:2012年3月14日。

服上方他症好转,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细尺弱。经查:葡萄糖10.8mmol/L,肌酐145μmol/L,尿素氮14.6mmol/L,尿酸529μmol/L。

春节过后未坚持服中药,各项指标与2011年12月21日比较有上升趋势,继以前方进退。

坤草30g,丹参30g,熟大黄10g,枸杞子20g,地骨皮30g,生地黄15g,生蒲黄10g,秦皮15g,络石藤15g,薏苡仁30g,夏枯草30g,玉竹15g,车前子10g,泽泻10g,水蛭5g,生黄芪30g,葛根30g,桃仁10g,北柴胡9g,芒硝6g,北沙参15g。

水煎服,7剂。

五诊:2012年4月4日。

服上方后病情显著好转,精神转佳。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弦细尺弱。

3月26日查:尿素由14.6mmol/L下降至9.5mmol/L,肌酐由145μmol/L下降至112μmol/L,尿酸由529μmol/L下降至324μmol/L,葡萄糖由40.5mmol/L下降至10.05mmol/L,。

加:黄精10g。继服,以求肾功能全面好转。

嘱:坚持服药,坚持散步,饮食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