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溶解(3):初春的焦糖拿铁

  • 焦糖化
  • 沈宛璃
  • 2425字
  • 2020-02-05 12:46:25

试用期培训计划变成一纸空文,临时任务接踵而至。3月底在虹桥国展中心有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摆摊吆喝往年皆是销售部的活计,以营销交流为主导,一手搞定产品展示方案。总助年前空降公司,第一站重塑研发部;营销总监道,该由新组建的应用功能组粉墨登场。

原先研发部是有产品应用团队的,负责焦糖及衍生调味产品的应用配方设计,测试配料与终端食品的兼容性,诸如焦糖色在饮料中会否沉淀、粉末酱油对零食口感的影响等等。当年焦糖色和咸味调料销路稳定,客户不需要新增用途,风味焦糖市场不显,只有两种产品在售;老板思虑一番便砍掉整个团队十来号人,节省一大笔开支。而今眼看对手企业纷纷高薪挖角配方工程师组建应用部门,老板受此启发却思路清奇,考虑开拓风味焦糖的B2C。老年人被网红爆款惹得心动,押着快消行业出身的总助上阵重建应用团队,憧憬和烘焙达人合作推出明星焦糖。

应用组刚搭起个空架子,总助说,第一份任务是重新设计公司网站,第二份任务是展会的产品展示方案;暂无组员只好请市场组的两位多多帮忙,毕竟市场组的工作包括调查客户技术需求,和应用组一样都是从后端支持产品开发。往年展会研发部高冷地丢出几款新品和配方建议就算完事,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总助奉了老板的旨意接手研发部管理,“研发部是技术核心,全公司幸福感的源泉”,自然应该培育主人翁意识,积极支持公司形象宣传。

她道应用方案好说,晓得总助从不下厨,他们俩都有海外留学做饭经验,设计食谱不是难事;然而公司网站与研发部有何干系。的确关系不大,总助说,不算部门工作,而是公司层面的任务;旧版网站由销售部外包给网站经理人制作,疏于维护且缺乏干货,严重影响敝司形象。自己毫无制造业经历,筹建应用团队不知从何处下手,揽下网站作为第一把火,倒是能用上几分设计天赋。

于是命她撰写文案(知道她在写作),他负责图片设计(总助面试前见到他的简历“擅长AdobePhotoshop”两眼放光);总助是台湾人,嫌弃上海的网路公司不够洋气,另找了一家台北的负责整体架构(沾沾自喜道成交价是开价的六成),远程语音扯着嗓子说不灵清。“他们的设计风格我很喜欢,但是图片总是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我们修好图发给他们,色调、字体不会出差错。”拍拍他的肩,“我会传授你们系列行销知识,作为市场功能组,要能够敏锐把握产业动向。”

新人总归诺诺应下,和她初来乍到时一样。她觉得这任务不太妥当,但不好明说,只道总助亦可请公司的美工协助制图。总助表示美工脾气固执品味糟糕,远不如自己能摸清老板喜好,加一句“作图不算研发工作,不要在上班时做啦,每天下班后花上一两小时就好”。

“你这是变相压榨吧。”关系熟络开开玩笑无妨,去年底技术总监安排新来的总助和她一间办公室,把前助理赶去创新团队大实验室的临时工位。“我自己平时九点才离厂,食堂会给长期加班的管理人员准备晚饭。”总助道,瞄一眼他的半成品,“Logo明度调低些——美国工厂的一期投资计划,营销总监过两天飞美国和老板汇合,要带几本印刷品同合作方洽谈。”未来工厂投产,将派驻来自中国总部的中坚力量,“博士和焦糖色主任二选一”。

她笑说“不是保密嘛,你怎么让他过目”,总助道设计文件封面而已,“你也帮我改过设厂调查初稿,我老是弄错繁简转换,被你抓出一堆错字”。他附和一声“总助辛苦”,只顾给素材上蒙版,眼神专注,比熬焦糖有兴致得多。

焦糖色开发室助理提议展会供应焦糖奶茶,以风味开发室副主任的焦烧糖为核心原料,使饮料呈现柔和的焦糖苦味。类似烟熏过的柑橘香气,不同于咖啡微酸的烘烤口味;去年展会推广的概念产品,这回必须设计实际应用场景。可能是因为放大实验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中试产物仍然没有解决难题,加入啤酒始终会析出沉淀。南美客户需求可为黑啤上色的风味焦糖,公司立项焦烧糖,却迟迟无法给客户发样;还好焦烧糖在乳饮料和面点中的应用无甚异常,与基质混溶良好,高温加热亦不会失去焦苦风味。

总助说“焦糖奶茶”听上去俗气,网红爆款首先得有悦耳名字;朋友加盟的一点点售卖焦糖拿铁,“latte”是意大利语“含牛奶的”,不独指咖啡,我们也可制备一款“焦糖红茶拿铁”,展会试水,用焦烧糖做B2C的先驱。他拿着总助索来的奶茶配方调试,冷泡茶,去沫,牛奶用全脂还是脱脂较好;滴加焦烧糖,均匀搅拌溶解,用量过多苦味尖锐得剌嗓子。

配制茶饮气氛轻松愉悦,体现上班的乐趣。白砂糖与焦烧糖的比例,茶涩味和焦糖味的融合,适宜初春天气的温度(用煮锅热牛奶不慎糊了锅);他把烧杯递给她,她拿滴管试了试口感,“加4毫升蔗糖糖浆,减去0.2克焦烧糖。”展位外场宣传的人气小食,招揽潜在客源,他在工作周报里记录“初次尝试制作焦糖红茶拿铁,力争能在会展当日吸引到足够多的客户驻足,向其展示我公司焦糖产品的神奇魅力”;周五回市区的地铁上,好奇的学姐点开邮件笑得不行,“写得十分认真!尤其是感想部分,令学姐相当汗颜……”

翻出去年夏天自己入职时的周报,也戏称他可在工作多年后再次阅读首个工作日的心情笔记。她说这封回复是“非正式邮件,通常我不会在周末处理工作”,尚不知此后破例竟成常态。秉持欧洲人的风格,下班后不叨扰同僚,他讲休息日在镇上定会无所事事,她心道“可以约我一起玩呀”却觉未熟识不便出口,只在回复里捎带一句“周末愉快,好好逛逛魔都”。

半夜和律师通话,心情纠结。她工作日住镇上宿舍,研发部没有其他未婚的女孩子,一个人住高声交谈无需顾忌。说起昨前梦境,他在她身边眼神晶亮;“长相还不错,”律师一眼认出他,朋友圈上传的创新团队合照,“一看就是一脸故作老成的清华模样。”律师认识她的初恋男友,这样说也不无道理。她讲自己如今每天说的话相当于之前在瑞士的两周词汇量,感觉将成为一个话痨。际遇相仿,聊起巴黎亦提及日内瓦;他在帝国理工上课,她途经他校门口去V&A博物馆晃荡;未在一年前的伦敦相遇,却抵达偏安一隅的沪上小镇。

“你想恋爱了。”

“完蛋了。”她说。

律师似乎试图做个鬼脸,失真的像素。

“你这什么表情……”

“配合你的‘完蛋了’啊。”

“喂喂有啥建设性意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