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成狂也是病

一项调查显示,在极端情绪下消费的女性高达46.1%。也就是说,很多人极易患上购物狂妄综合征——“购物狂”。

心理医生认为,促使购物欲膨胀的心理因素有:

(1)压力过大。现代职场的工作节奏加快,考核、竞聘、淘汰、升职……工作上的变化很容易给人们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压力,女性本身就更容易倾诉和释放压力,购物也成为她们释放压力的途径之一。

(2)生活空虚。留守太太或者退休的时尚妈妈也是购物一族里面的活跃者。因为丈夫子女工作繁忙,她们虽然衣食无忧却与外界缺少交流,独立的社交活动也不多。这类人群由于活动范围狭窄,不被关注,购物往往成为她们社会行为的一种实践。

(3)虚荣心理和从众心理。时尚、流行等活跃的元素决定了许多商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受到各种各样的关于“奢侈消费”、“名牌消费”观念的潜移默化,加之从众心理,容易在购物中“乱了阵脚”。

细节提醒

所谓“新节俭主义”,其实是一种以理性务实的态度面对人生。该花的绝不吝啬,该省的绝不浪费,省钱的关键是通过合理分析物价等生活成本的构成。比如,不盲目相信广告宣传,不盲目跟从社会上的流行风;比如,能找到批发或直销点的就坚决自己上门去买,省掉中间环节;还有,合理运用一些社会便利设施,如班车、图书馆、导游证等,让很多花费合理蒸发。

理性+规划+一点点不怕麻烦=新节俭主义=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那么该如何防治购物狂妄综合征呢?

心理专家建议,人们可以用改变购物模式的方法矫正购物狂热行为。

(1)交费时不刷卡,改用现金支付,或长期在银联卡里只留小数目的钱。这样就会有钱被掏出去的感觉。

(2)购物前先列清单,限定只能买清单上列出的物品,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购物欲望,就把购买目标放在价格较低的小东西上。

(3)控制购物时间,别长时间在商场滞留。

(4)逛商场时避开特卖场,假如没有特别需要的东西,打折的地方也要少去。如果一定要去,也要事先限定自己的最高消费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