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从人类产生时,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统称为管理学,各种活动所普遍适用的原理及方法也就构成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学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渐渐成为指导人们活动的指南。

一、管理的含义

追溯远古,人类在最初面对大自然带来的生存发展等诸多困难时,单个个体几乎无法应对,于是不得不形成一个个群体来对抗大自然等外部威胁,以谋求个人无法获得或实现的生存和发展机会。管理以协同形式与大自然等外部威胁抗争,协同的一致程度决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程度。现在人类社会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群组织不需要管理。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乘数倍增的效应,挑战新的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要手段,更需要管理。

管理的定义很多,从其汉字本身词义来说,管理指的是做事的一种方法。而西方很多管理学家对管理都有自己的认识。斯蒂芬·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对管理下的定义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完成活动的过程”。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泰罗认为管理是“确认了解工人希望干些什么,然后设法让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去完成它”,侧重说明管理既是一种目标,又是教授被管理者工作的方法和更好地达到目标的活动。亨利·法约尔根据自己的分析,指出管理是经营活动的一种,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和控制。这是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出发说明什么是管理,表明管理是一个过程。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突出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并强调了决策贯穿管理的始终。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一种实践,其实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性就在于成就。管理学是一门实用学科而非纯理论学科,它所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成就,它的实践以知识和责任两者为基础。

综合各种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管理的一般概念。管理就是在特定环境下,为了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二、管理的特点

管理是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既定目标或责任的动态的创造性活动。自从有人群组织以来,便存在管理这一类活动。这类活动有别于文化活动、科学活动和教育活动等,是因为它具有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和经济性五方面特性。

1. 动态性

管理活动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管理活动需要在变动的环境与组织本身中进行,主要体现在不断消除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此,管理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静态的东西,而是需要不断实践的。

书面上的最多是管理实践的总结或理论的推演,是一种静态的东西。学习管理需要学习书面上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在不同的状况下如何实施具体的有效措施。

由于各个组织所处的客观环境、具体的工作环境、组织目标与所从事的行业不同,从而导致了每个组织中资源配置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一种派生的动态特性,正因为动态性的存在,因此也就不存在一个标准的、处处成功的管理模式。

2. 科学性

管理活动尽管是动态的,但是我们对管理的规律性可以进行科学的总结。管理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程序性活动,二是非程序性活动。程序性活动是指有章可循,照章运作便可取得预想效果的管理活动。非程序性活动是指无章可循,需要边运作边探讨的管理活动。这两类活动虽然不同,但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实际上,现实的程序性活动就是由以前非程序性活动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的过程是人们对这类活动和管理对象规律性的科学总结,管理的科学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按着不同标准,管理有着不同的分类,可以进行不同的科学总结。

思考与讨论

有人认为“管理没有理论”,认为管理是一种非理性的活动,你怎么看?

3. 艺术性

由于管理对象所处的环境、行业、产出要求、资源供给条件等不同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个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是对那些非程序的、全新的管理对象更是如此。因此,具体管理活动成效与管理主体管理技巧发挥的大小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主体对这种管理技巧的选择和运用,体现了管理主体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管理者选择一种合适的管理方式用于现实的管理,这体现了管理主体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艺术性更多地取决于人的天赋与直觉,源于人的智慧。

4. 创造性

管理的艺术性特征实际上已经与管理的另一个特征相关,这就是创造性。管理既然是一种动态活动,且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对象都没有一种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参照,那么管理者欲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或责任,就需要有一定的创新和再造。

管理活动是人类创造性的活动,但也正因为它是创造性的活动,才会有成功与失败的存在。如果管理者按照程序便可以管理好管理对象,遵从某种统一模式就可以成功的话,那么岂不是人人都可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创造性根植于动态性之中,需要与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的存在,使得管理创新成为必需。

5. 经济性

经济性讲求的是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资源配置是需要成本的,因此管理就具有经济特性。管理的经济性首先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之上,管理者选择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以放弃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为代价的,这里存在机会成本的问题。其次,反映在对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上的成本比较。因为在众多可帮助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中,所费成本不同,如何选择就是个经济性问题。再次,由于管理是对资源有效整合的过程。因此,选择不同的资源供给与配比,就有成本大小的问题,这是经济性的另一种表现。

管理的特性是相互关联的,其相互关系可用图1.1表示。

0

图1.1 管理特性关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