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手册经编委会的共同努力,现已顺利完成。在此首先感谢编委会成员及所有参与编写的同仁,没有大家的合作、努力和付出,这一工作很难圆满完成。

神经心理测验已有百年以上历史,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大脑和神经精神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和重视,临床神经认知测验也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评估各类大脑疾病所造成的神经认知改变。临床神经认知评估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以广泛应用,一个主要原因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可靠的生物学指标能早期识别大脑神经认知功能改变,或对不同的神经认知损害特征及程度给出较客观和可靠的评估。因此,能够对认知损害进行定量评估的神经认知测验有着不可或缺的临床诊断和研究价值,并成为各类大脑神经认知障碍疾病诊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测验评估能为大脑损伤的程度,以及各类大脑疾病损伤所表现的不同特征,包括记忆、语言、执行等认知功能缺损,提供较为客观的临床判定标准。同时,为治疗干预和康复效果提供较为客观的大脑神经认知功能的改善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大脑疾病和神经认知科学的认识不断加强和提高。尤其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各种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日益增多,对标准化临床神经认知功能评估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在神经认知科学和神经认知心理评估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我们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各类神经认知评估工具,基本以引进为主。但国外神经心理评估测量工具种类繁多,且评估过程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操作规范性。如何就不同类型的神经精神疾病选择针对性强的神经认知评估工具、如何科学合理地设定评估结果标准,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认知评估结果做出大脑认知损害程度和特征的辅助性诊断,从事大脑神经精神科学和认知障碍的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仍存在不少困惑。

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涉足临床神经认知功能评估领域,当时参与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张明园教授牵头的中美老年痴呆合作研究,并参与引进了一组用于老年痴呆的筛选和帮助临床老年痴呆诊断的神经认知功能评估工具。90年代末,因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合作开展艾滋病对大脑神经认知损害和精神分裂症等研究,又相继引进介绍了一组临床上常用的神经认知功能评估工具,以及针对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标准评估MCCB,并和国内同道一起将这些评估工具翻译修订成中文版,建立了中国的常模标准。基于这些工作,笔者和国内同道多年来一直想编撰一本专门介绍临床神经认知功能评估的参考书,希望能为临床神经认知功能评估的普及和提高尽一份力。经与几位主要编委会同仁协商讨论,正式开始着手编写。本手册收录介绍的神经认知评估工具,主要以临床实用性为主,且基本都有经修订的中文版并经过国内的临床或研究实践,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希望为从事临床神经精神科和各类认知障碍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本手册编撰期间,得到了许多同仁和前辈的建议和帮助,包括张明园老师为本书作序,以及很多业内知名专家对手册内容进行审核和修改,在此,对大家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这次参与编写的人员较多,文稿风格各异,加之我们的水平所限,虽经编委会多次审改,仍难免存在不少错处,诚挚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

金 华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