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静脉补钾公式及原则

一、补钾的原因

钾对心肌、横纹肌等电兴奋组织的应激性有着重要作用。血钾的参考值范围为3.5~5.5mmol/L,当低于3.5mmol/L时为低钾血症,心脏术后血钾过低容易产生室性期前收缩,甚至诱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如不及时提高血钾水平会危及患者生命。

静脉途径是最常用的补钾方式,适用于重症患者。多通过中心静脉补钾,可以精准控制补钾剂量,同时避免过多液体进入患者体内,可及时、快速地纠正低钾血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二、补钾前的评估

1.有无因大汗、大量呕吐、使用排钾性利尿剂导致电解质丢失的情况。

2.有无电解质紊乱,如碱中毒的发生。

3.是否使用钙剂或大剂量胰岛素导致钾离子由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

4.血钾检验结果。

5.摄入不足,如禁食、进食不足、吸收障碍。

三、补钾公式及常用浓度

1.补钾公式

补钾量(mmol/L)=(4.5-实际血清钾值)×0.3×体重(kg)+尿中排出钾量。

尿中排出钾量:成人风湿性心脏病一般每100ml含钾2~3mmol/L,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每100ml含钾 1~2mmol/L。

2.常用浓度(氯化钾 1.5g/10ml)

49ml生理盐水+ 1ml氯化钾,即为3‰(每10ml含钾离子0.4mol/L)

48ml 生理盐水 + 2ml氯化钾,即为 6‰(每 10ml含钾离子 0.8mol/L)

47ml 生理盐水 + 3ml氯化钾,即为 9‰(每 10ml含钾离子 1.2mol/L)

46ml 生理盐水 + 4ml氯化钾,即为 12‰(每 10ml含钾离子 1.6mol/L)

45ml 生理盐水 + 5ml氯化钾,即为 15‰(每 10ml含钾离子 2.0mol/L)

40ml 生理盐水 + 10ml氯化钾,即为 30‰(每 10ml含钾离子 4.0mol/L)

四、静脉补钾的原则

1.浓度不宜过高,外周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6‰,中心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30‰,必须使用微量泵泵入,要求标识明确。

2.速度不宜过快,中心静脉补钾速度不超过20mol/L。

3.见尿补钾,补钾前须了解肾功能,尿量必须在30~40ml/h以上。

4.总量不宜过多,每日补钾量 < 3~6g。

5.遵医嘱配制液体,及时复查血钾。

6.严禁静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搏骤停。

7.伴有碱中毒时,应先纠正碱中毒,以利于纠正低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