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识障碍康复评定与治疗学
- 冯珍 宋为群主编
- 414字
- 2025-03-18 20:47:52
第三章 意识障碍概述
第一节 概念
意识是指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刺激所做出应答反应的能力。意识的内容为高级神经活动,包括定向力、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降低甚至无反应的状态,通常伴有运动和感觉功能缺失,保留自主神经功能。
意识觉醒取决于大部分脑及脑干功能,任何原因引起的大脑皮层、皮质下结构、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部位的损害或功能抑制,对周围事物及自身的辨认能力减退,均可能导致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经常是脑病变进展的最早期体征,临床医师应早期识别患者的意识改变,治疗相关疾病,提前干预发生永久性损伤的可能。
意识包括两个维度,即觉醒状态和意识内容。而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觉醒度、意识内容和运动水平。因此,按照意识水平分类,可将意识障碍分为:昏迷(coma)、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和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其中最小意识状态又称微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