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要傍富婆!
- 重生民国:包国维的肆意人生
- 云载清秋
- 2222字
- 2025-04-06 12:40:12
从第一首开始,包国维就打心底里佩服李知瑶的文采。
虽然他不会做诗词,但是鉴赏的水平还是没问题的,这是一首宋词:
《浪淘沙·空庭》
疏桐筛月影,碎落苔青
一砚枯荷听雨声
半卷湘帘遮不住
昨夜秋酲
篆冷篆香凝,欲画难成
篆烟偏绕旧时灯
风起忽惊檐角铎
摇碎寒星
包国维不明白外表看起来活泼且温婉的李知瑶为何能写出来这么一首孤独落寞的词,也许她并不像外表那样快乐。
他觉得李知瑶像一本遮住了封面的书,其中的内容令他十分好奇,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包国维接着开始抄录第二首。
到了第二首是一首古体诗,其中又蕴含了她对如今国内局势的惆怅:
《书楼夜》
残秋压碎护城河,乱絮扑帘更若何。
褪漆钢笔悬家信,学堂新贴止战歌。
青丝发梢垂睫影,瞳底潮生霜未落。
寒风掠过十万里,半张报纸说媾和。
包国维心中叹气,现在是一九三五年,日本还未全面侵华。
但它们却像一只贪得无厌的恶蚕,正在一口一口的蚕食我们的国土。
伪满洲国已经建立了傀儡政权,现在又在搞什么华北自治,企图进一步分裂我们的大好河山。
作为未来人的包国维,对历史的走向了如指掌,生在民国,他更像一个旁观者。
他很想将2025年的中国的大好形势告诉李知瑶,叫她不用担心,但他却不能说,因为李知瑶一定会把他当做疯子。
令包国维欣慰的是,李知瑶后面写的诗词中也有展现出对未来美好期许的正面情感,就比如那首新诗《将至未至的清晨》
天际迸裂出一缕新光
砖缝渗出蕨类的新芽
露珠在叶尖校对曙光精度
而玻璃罐里的蝴蝶标本
翅膀仍保持飞行时的弧度
李知瑶倚在窗边,望着窗外,忽然问道:
“包同学,你会写诗么?”
包国维已经将十首短诗抄录完毕,放下笔,心想自己虽没写过诗但是看得诗不少。
要和李知瑶拉近关系,甚至成为知音,这是不可多得机会,便说道:
“偶尔做两首,权当消遣。”
李知瑶回眸笑了笑,说道:“那你现在做一首,让我欣赏欣赏,如何?”
包国维连忙说没问题,然后埋头思索起来。
他忽然想起了高中时期学过的一首短诗,便稍作修改,在稿纸上写了起来。
你倚在窗前看风景,
他偎在梦里看你。
骄阳装饰了你的窗,
你装饰了他的梦。
写完之后,包国维含笑将稿纸递给李知瑶,李知瑶接过稿纸,目光定格在诗句上。
片刻后,双眸微震,忍不住感叹道:
“哇,你这也写的太好了吧。”
倏而,一抹淡淡的红晕爬上了她的脸颊。
“这首诗你能送给我么?”
李知瑶略带娇羞,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当然。”
包国维爽快的答应。然后轻轻将李知瑶的笔记本和宣纸推到了她的面前。
“摘抄完了,你看还行么?”包国维问道。
李知瑶高兴的将包国维的诗叠好压在了笔记本的夹层里。
而后轻手扶额翻阅了一遍包国维为她摘抄的诗,眼神中可见的喜爱。
看完之后,李知瑶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书袋里拿出一摞银元,推给包国维。
“包同学,这里是十一元,每一首一元,你看够么?”李知瑶问道。
包国维有点吃惊,老包一个月的工资才七个大洋,她这一出手就是十一个大洋,妥妥的富婆啊。
从她的穿衣打扮,以及汽车接送可以看出来,李知瑶家庭背景一定不简单。
自己初来乍到,正需要建立人脉,包国维暗下决定:
这富婆我傍定了!
包国维想给李知瑶留下了个美好形象,便连忙拒绝道:
“举手之劳罢了,不用给钱。”又将银元推了回去。
“怎么可以不收钱呢,这是你应得的。”李知瑶又推了回来。
包国维笑了笑,说道:
“不瞒你说,我是缺钱,但我已经把你当做朋友,我不能收朋友的钱,是吧。”又推了回去。
李知瑶秀眉微蹙,将额前的一缕发丝挽到耳后,又将银元推到了包国维的面前,说道:
“如果你当我是朋友,你更应该收下啊,朋友之间是应该互相帮助的,对不对?”
包国维再难推辞,反正自己缺钱,便不再坚持,微一沉吟,说道:
“好,既然你认可我这个朋友,那我就收下了。”
——“谢谢你哦!”
李知瑶调皮的对他做了个鬼脸,笑着说道:
“既是朋友还说什么谢谢!”
包国维将沉甸甸的十一个银元放在了裤包里,心里美滋滋。
就这样包国维又开始练习起繁体字,而李知瑶却捧着一本《啼笑因缘》倚在窗边看书。
李知瑶看了一会儿书,问道:“包同学,你既然这么有才华,为什么不写诗或者写小说赚钱呢?”
包国维的笔尖在稿纸上悬停片刻,墨汁在纸面洇出个浑圆的墨点。
李知瑶的建议像颗火星,瞬间点燃了他记忆深处的灵感库。
他穿越前阅读了大量书籍,此刻在脑海中无比清晰,一页一页的摆在那里。
他不明白为什么穿越之后前世看过的书如此放在眼前,这已不是记忆好的问题了,有可能这是他的金手指。
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放在现在都是实打实的原创。
鲁迅靠稿费能买四合院,他包国维何尝不可以?
“嗯,你的建议很好,我会试试的。”
包国维神色如常的回答,但内心已经有了初步筹划。
民国时期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文坛百花齐放,文学大家层出不穷,各类文学作品泉涌而出。
曹禺的《雷雨》会在今年引发轰动,成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而老舍的《骆驼祥子》也会在1936年发表。
不过包国维并不打算抄写《骆驼祥子》,毕竟老舍和他同一个时代。
倘若自己提前发表了《骆驼祥子》那老舍一定会抓狂。
他更不会抄写二十一世纪十分热门的玄幻或者穿越题材。
说白了各个时代人们的口味不一样,倘若自己发表了《道诡异仙》那不用说,一定扑街。
科幻类别的也不能碰,阅读门槛太高,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连维度是什么都不一定知道。
若是发表《三体》之类的书,估计都没人能看懂。
包国维思来想去觉得发表武侠类小说才是明智之举。
一提起武侠小说,自然绕不过古龙和金庸,两位大师在后世都是武侠小说泰斗级的人物。
但是包国维果断选择了古龙,因为古龙的作品有悬疑解密的元素,而且逼格拉满,十分适合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