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急先锋——索超

大名府管道上,一队马军缓缓行进,队伍中间还杂着几辆太平车,车上载着皆是些伤重的军民。

正是先行离开幽燕林的卢俊义与燕青一行人。

燕青策马靠近卢俊义,忧心道:“主人,这钟家兄弟恁地无能,梁中书却大张旗鼓让主人领兵剿匪,这其中必有蹊跷!”

显然梁中书的计划漏洞频出,自然瞒不过机巧心灵的燕青。

“不错!这剿匪之功,恐怕只是他梁中书递给我的一块敲门砖啊!”卢俊义长叹一口气,想到先前的种种异常,猜测道:“依我看,这其中缘由应与李成有关,这大名府的文武之首间怕是早已势同水火了。”

燕青疑道:“可是张孔目那日在军营中的言语,让主人怀疑李成、闻达那伙军汉与梁中书不和?”

“便是他的话启发了我。”卢俊义点了点头,分析道,

“梁中书背靠蔡京,霸道无比。上任大名府留守司后,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他这般行事必然会侵夺武将们的权力,若是武将因此拉帮结派与其对抗,双方的明争暗斗便就有了缘由。”

“眼下我能想到的,能让李成不惜代价也要与梁中书为恶的原因,也就只有这权力之争所带来的利益了。”

燕青觉得卢俊义言之有理,正欲开口说上几句,却听得前方官路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虽是大名府方向传来的声响,二人依旧不敢大意,各自紧握枪棒的同时,挥手示意手下军将警戒。

马蹄声渐近,官道上也显露出一队人马,粗略望去约有百八十人。

众人手拿明晃晃的器械,亦各披一领革甲,在残阳的映衬下泛出阵阵光泽。

显然,这并非贼寇,而是一支大名府的官军。

双方队伍停下脚步,前方的队伍中捧出一员真正的猛将!

只见其人身材魁梧,肩披一领团花战袍,手持一柄蘸金斧,胯下梨花马奔腾长嘶,端的是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一面绣着斗大“索”字的大旗迎风招展,旗面翻飞,猎猎作响。

不错,此人正是大名府头号金牌打手,与卢俊义同任大名府正牌军的急先锋索超!

卢俊义远远瞧见索超带兵前来,不由暗自寻思道:“这索超全副武装,率兵来此,大抵也是为剿匪而来。其性暴烈,若得李成授意与我争功,如之奈何?”

不论梁中书是何目的,有何图谋,这剿匪之功卢俊义都必须牢牢攥在掌中,否则先前一旬的努力都将化作泡影!

卢俊义心中暗自戒备,催马上前,不动声色地拱手相迎道:“索将军率军来此,可是有紧急军务?”

这二人都是这大名府数得着的好汉,虽不相熟但总还算得上认识。

出乎卢俊义意料的是,这索超并非如他设想那般蛮狠质问,反倒是拎着阔斧,抱拳一礼,急切道:

“方才得报,有贼匪于翠峰山作乱。本将早得了李都监吩咐,领这支铁骑专了此事,还请员外快快让出一条路来。”

闻言,卢俊义微微一愣,心中盘算时间,恐怕自己将那钟卫刺死时,索超才得到'贼匪的消息罢……

想到这,他心中更加确信这钟家兄弟能一路逃亡到大名府,背后必然有梁中书的一份“功劳”。

卢俊义解开腰间悬挂的包裹,露出二贼的首级,说道:“索将军来迟一步,那钟家兄弟并手下恶匪已然被卢某带人通通斩尽。”

说罢,他又让手下靠两边站下,露出了被护在中间的伤者:

“我到幽燕林时,那恶匪正在劫掠商伍,这些都是被我救下伤重的百姓,那翠峰山前的幽燕林中还有些余下的百姓正在休整。”

虽说卢俊义包裹里的东西仅在众人面前“昙花一现”,但索超目光如炬,看得清晰,那包裹中是二贼的首级不假。

卢俊义坐在马上,微微弓身,手中长枪紧握,时刻提防这急先锋骤然发难。

却听索超抱愧道:“不曾想本将还未见到贼寇踪影,员外便将其都杀尽,员外真乃豪杰也!”

许是察觉到了卢俊义的异常,索超又说道:

“既如此,我等便让开条路,请员外先行回府复命,本将却再赶去幽燕林护卫一番,也算是聊表寸心,为百姓尽些绵薄之力了。”

说罢,其队伍中果然让出一条道来。

卢俊义见索超言辞诚挚,毫无虚假之意,便从军中点出一名老行伍,教他引索超赶往幽燕林与众人说明情况。

随后,他便引兵快速通过,直到双方人马交错后,又各自赶路,走得远了卢俊义这才放下心来。

他心中暗忖:没想到在这纷乱的水浒世界,他第一个遇上的真心为民请命之人,竟是这性情急躁,搓盐入火的急先锋索超!

果然人内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想着索超面圆耳大,唇阔口方,相貌堂堂的威武模样,卢俊义当即便暗自思量,怎么才能将其招致麾下......

只是他思虑片刻后,便暗自摇头。毕竟不是人人都如燕青那般——不问缘由,不论何时都愿意追随他左右。

索超虽一心为民,却与大多军将无异——不论朝廷如何,他们都始终忠心耿耿。

他又并非吴用那类阴毒之辈,若想招揽此人,恐怕只能往后再另寻良机了!

众人沿着官道继续往大名府而来。

行无多时,却早望见城门。

但见城高地险,堑阔濠深。一周回鹿角交加,四下里排叉密布。敌楼雄壮,缤纷杂彩旗幡;堞道坦平,簇摆刀枪剑戟。

果然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

看着雄伟的城池,燕青在一旁低声道,“如今看来,这大名府中,梁中书与李成间的权力之争已是摆明的事了,眼下似乎是梁中书略胜一筹。”

他语气一滞,又问道:“只是不知,他梁中书将要安排员外在这场斗争中做些什么?”

卢俊义遥望大名府,轻叹道:“事已至此,只得见机行事了。”

二人很快便来到城门下,此刻红日西斜,城门口端的是人来人往。

百姓们早听说玉麒麟卢大员外做了北京的正牌军。

此刻见着他领着燕青一行人自城外归来,身上都沾着血污,还带回了一众负伤的百姓,不禁纷纷猜测其中缘由。

二人却无心顾及这些议论,待顺利进了城,燕青抱拳道:“主人,小乙便先回府中安排,待您从留守厅归来,再作商议。”

卢俊义点头,目送燕青远去后,便调转马头,带着几名亲随,直奔留守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