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军备散乱至此?
- 水浒:开局梁中书保我做军将
- 半笠江雪
- 2367字
- 2025-03-22 09:13:40
卢俊义定睛一看,竟是件做工考究的钩嵌梅花甲。
胸甲以冷锻瘊子甲片编缀,沉甸甸的分量让他心中不由一震。他手中捧着宝甲,嘴上自是连连感激梁中书“大恩”。
他虽未深研宋史,却也听闻大宋律法中:私蓄全甲一领者斩,弩五张者绞!
便是卢俊义这般的河北豪富,家中虽藏得刀枪剑戟,却连半片甲胄也不敢私存。
如今梁中书竟赠来此等宝甲,重逾四十斤,便是京城禁军中的指挥使也未必有此等好甲。
卢俊义轻抚宝甲,心下暗叹:“有此甲傍护身,莫说剿匪,便是将来对阵金人铁浮图,某亦敢冲阵斩将!”
张孔目显然对于卢俊义的反应很满意,毕竟这套甲胄确是件万里挑一的绝品!梁中书提出要将此甲送于卢俊义时,他也不由震惊一番。
张孔目抚着嘴边的胡须,继续说道:“员外,梁大人对您寄予厚望!昨日已下令调拨两百马军,专供员外剿匪之用,此乃调兵文书,还请员外过目。”
说罢他从袖口中取出一封文书,双手奉上。
卢俊义接过文书,略一浏览,确认无误后,微微颔首。
张孔目笑道:“若员外查验无误,我等即刻便可出发,去城西军营点兵。”
卢俊义自无不可:“这是自然,全凭大人安排。”
……
不多时,张孔目引着卢俊义一众人便到了城西的军营。
他取了状纸,与此地军营的官吏低声言语了一番,那官吏显然早得消息,接过状纸匆匆扫了一眼,便准众人通行。
张孔目带着卢俊义、燕青径直走进军营西边的校场。
此刻晨钟已过,日上三竿,正当是军伍操练的时候。
都说这大宋文恬武嬉,此话实非虚言。便是北京大名府的军营,也全然不见半分军伍应有的肃整与威严。
众人一路走来,目光所至尽是一片懒散景象——领头的军将们三五成群坐在场中,谈笑风生。列队的军汉们稀稀拉拉,队伍杂乱无章,军伍称得上是一团混沌。
这般景象,把卢俊义看得心都凉了半截。
他心中暗想:若领着这伙人去剿匪,恐怕一个冲锋下来,场上就剩自己与燕青两人独斗贼寇了……
张孔目见此,很自然地便踩了李成一脚,叹道:“这大名府的兵马都监霸占军权,却又不做实事。大名府军将中多有老弱虚冒,坐吃空饷者。相公心中甚急,为此特请员外来此坐镇剿匪!”
他一边说着,一边领着众人继续向前,径直走向军营中最西边的校场。
卢俊义紧随其后,目光闪动,敏锐地记下了张孔目言语中暴露出的信息——梁中书似乎与李成等人,似乎并不对付!?
众人刚踏入最西边的校场,便瞧见场中也立着一队军汉,众人虽亦是懒懒散散,却比先前所见的那群乌合之众齐整了许多,了。
好歹列好了队伍,勉强算是有了点模样。
先前梁中书让张孔目随意选些人给卢俊义统领,但卢俊义毕竟是张孔目举荐,若是卢俊义办事不利,他张孔目面上岂不也无光彩?
因此,张孔目虽未敢选出什么精兵强将来,但起码挑了些看得过眼的军汉。
张孔目就指着场中众人,对卢俊义道:“这便是相公为员外挑来的军汉,员外可从中任选两百人。甲杖库会给他们配齐军备马匹,经员外操练后,便可随你出征剿匪!”
卢俊义祖居北京,自是清楚大名府并非无精兵强将,只是目前轮不到他来统领罢了。
他目光扫过场上的军汉,心中暗道:这些个军汉虽是懒散,却大抵是大名府军营的风气使然。操练一番,他们披坚执锐未必不能成为一股可观的力量。
眼下却是用人之际,自己得想个法子将他们收归己用,日后或许派的上用处!
他眼睛一转,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他随即对张孔目说道:“缉拿贼匪乃相公吩咐的大事,马虎不得。李成等人疏于军纪,竟将军汉们放纵至此,若耽误了相公大事,某必然绕不得他。”
当着张孔目的面,他跟着痛恨了李成一番,随后其话锋一转,正色道:“若要短时间内拉出一支能剿匪的队伍来,某还需大人允我一件请求。”
张孔目点了点头道:“员外请讲。”
卢俊义拱手道:“某家中有一伙伴当,平日闲来无事,某也曾点播些武艺与他们,这些人都是些一心报国的热血汉子,某欲将他们引入军中,帮着训练士卒,一同剿寇除匪。”
张孔目略一思虑,左右不过是两百个懒汉,便同意道:“员外有如此决心,自行募集了一帮勇士剿贼,岂有不可之理?”
“那不知他们的军备......”
张孔目抚须一笑:“员外勿虑,一切军备本官自会向相公大人禀明,为员外安排妥当。”
“如此,便多谢张孔目成全了!卢某必尽心竭力,除贼安民!”
卢俊义心中暗喜,北宋战马稀缺,这个时候自是能多要一点是一点。
何况待他将家中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众伴当安插进军中,时间一长,这支队伍岂不必然被自己牢牢掌握?
眼见目的已达成,卢俊义便带着燕青驾着马,准备从这五百人中精挑细选出两百位军汉。
卢俊义目光如炬,挑中了那些身材魁梧的大汉,他们虽被军营的懒散风气影响,但底子尚在,稍加操练便能迅速恢复战力,正是可用之才。
而燕青则在一旁细心观察,专选了些面色蜡黄,却昂首挺胸的军汉。
他眼光独到,一眼便看出这些“孱弱”的士卒,便是被空饷拖累的双饷兵,家中老小全靠他们的军饷过活。
燕青心知自家员外一向慷慨大度,这些双饷兵若受了恩惠,必然死心塌地效命。
将队伍里的大汉与双饷兵统统选出,卢俊义又挑了几位神情沉稳,目光锐利的老兵,凑足了二百人。
这些老兵不显山不漏水,一举一动中却透着股沉稳与干练,显然是军中的老行伍了。
不说作战经验丰富,起码行军赶路的经验十足。
不多时,被选出的两百名军士,便列队站在卢俊义面前。
张孔目对身前众人高声道:“近期将有贼寇流窜至大名府,这是相公新参的正牌军,人称河北玉麒麟的卢俊义!你们将在他的带领下剿灭匪寇,保境安民!”
众军汉闻言举起手中的器械,齐声喊道:“愿随将军剿匪,保境安民,保境安民......”
声音算不上激昂,却也有几分军伍的气势。
就在卢俊义兀自感叹之际,一旁的张孔目拱手道:“员外手下军将既已到齐,下官便不打扰员外练兵,先行告退了。”
说罢,他又补充道:“明日便有人会将军械送来,若得贼匪消息,下官必遣人第一时间报于员外,届时却要请员外出力御敌了。”
“这是自然!”
目送张孔目背影远去,卢俊义心中暗忖:此番剿匪,关乎自身的前程命运,需得尽心操练士卒,务必要一举剿除匪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