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多包几个大饺子

高三寒假第一天,江童病倒了。

起初只是喉咙痛,她没当回事,照例和许星辰去了图书馆复习。那天特别冷,北风卷着碎雪拍打窗户,室内暖气嗡嗡作响。许星辰注意到江童频繁揉太阳穴,在她第三次算错简单代数题时,他伸手探向她的额头。

“你发烧了。“许星辰的声音陡然紧绷,“至少三十九度。“

江童想反驳,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震得桌上的保温杯都在颤动。许星辰二话不说开始收拾两人的书本,动作快得近乎慌乱。

“我没事...“江童的抗议被又一阵咳嗽打断。

“去医院。“许星辰的语气不容置疑,那是他极少展现的强硬一面。

诊断结果是重感冒引发肺炎。江童被勒令住院观察,躺在病床上听医生和母亲讨论治疗方案时,她满脑子想的却是抽屉里那套没做完的高考模拟卷。

“至少一周不能出院。“医生最后说,拉上了病床周围的帘子。

江童盯着天花板上的污渍,它形状像一只歪脖子企鹅。点滴冰凉的液体顺着血管流进身体,带来一阵阵寒意。她摸出手机,给许星辰发了条消息:“医生说我要在这里待到新年了(;′⌒`)“

回复几乎立刻到来:“我在楼下便利店。需要什么?“

江童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雪花在路灯下像散落的星辰。她突然鼻子一酸,打字的手指微微发抖:“你能...留下来陪我一会儿吗?“

二十分钟后,许星辰出现在病房门口,怀里抱着一堆东西。他头发和肩膀上还有未化的雪粒,鼻尖冻得通红。

“便利店没有无花果干了,只有话梅。“他放下塑料袋,里面露出水果、零食和几本书的轮廓,“我回家拿了你的复习笔记,还有...“他掏出一个星空投影灯,“这个。“

江童眼眶发热。那是她十四岁生日时送给许星辰的礼物,底座上还贴着她当时幼稚的字迹:“给未来的天文学家“。

许星辰插上电源,病房的天花板立刻洒满光点。他调整着焦距,直到那些光点形成清晰的星座图案。“看,北极星在那里。“他指向天花板一角,“永远指着北方。“

就像你一样。江童在心里默默补充。

护士来赶人时已经过了探视时间。许星辰临走前,在江童枕边放了一叠便签纸,每张都写着一道精选的数学题。“睡不着就做这些,“他小声说,“都是你容易错的类型,我写了详细解析。“

那晚江童在高烧和药物的作用下昏昏沉沉。半夜醒来时,她发现手机里有三条未读消息。第一条是晚上十一点:“到家了。你体温多少?“第二条凌晨一点:“记得多喝水。“第三条是十分钟前:“还醒着吗?“

江童艰难地打字:“刚醒。难受(╥﹏╥)“

许星辰直接打来了电话。他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在深夜的病房里格外清晰:“哪里不舒服?“

“头疼...嗓子像着火一样...“江童的声音细如蚊蚋。

“护士站要过止痛药了吗?“

“嗯。但没什么用...“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窸窸窣窣的声响。“我查了几个缓解症状的方法,“许星辰的声音伴随着键盘敲击声,“第一,用盐水漱口可以减轻喉咙炎症;第二,冷敷额头比热敷更适合高烧;第三...“

江童听着他一条条列举医学建议,突然打断:“许星辰。“

“嗯?“

“你给我读点什么吧...随便什么都行。“江童闭上眼睛,“你声音让我分心,就没那么疼了。“

电话那头又一阵窸窣声,接着是书页翻动的声音。“《夜航西飞》第三章,“许星辰开始朗读,“'非洲的灵魂,它的完整,它缓慢而坚韧的生命脉搏...'“

他的声音平稳而低沉,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江童将手机贴在耳边,感觉疼痛渐渐退潮。不知过了多久,她再次沉入梦乡,隐约听见许星辰最后说了句什么,但已经听不真切了。

第二天早上,江童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许星辰正站在床尾,往天花板上贴什么东西。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

“你在干嘛?“江童一开口就被自己沙哑的声音吓了一跳。

许星辰明显抖了一下,手里的东西差点掉下来。“吵醒你了?“他走到床边,自然而然地探了探她的额头,“退烧了一点。“

江童这才看清他手里拿着的是荧光星星贴纸。天花板上已经贴了不少,组成了几个明显的星座。“那是...天琴座?“

“嗯。“许星辰耳尖微红,“荧光贴纸白天吸收光线,晚上会发光。比投影仪持久。“他指向病床正上方的区域,“这里我留出了织女星的位置,今晚就能看到。“

江童突然想起六岁那年,她第一次去许星辰家,被他卧室天花板的星座贴纸震撼得说不出话的样子。如今那些幼稚的贴纸变成了精确的星图,但带给她的感动丝毫未减。

“你几点来的?“她问。

许星辰低头继续贴星星:“七点。“顿了顿又补充,“带了早餐,在柜子上。“

江童这才注意到床头柜上的保温盒,里面是还冒着热气的皮蛋瘦肉粥——她生病时最爱的食物。而更让她惊讶的是,许星辰书包里露出的一摞试卷和复习资料。

“你今天不是要去学校参加奥赛特训吗?“

许星辰贴完最后一颗星星,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我请假了。“不等江童反对,他迅速补充,“是网课,不影响。张老师把讲义发我了。“

就这样,许星辰开始了他的“病房陪读“生活。每天早晨七点准时出现,带着不同种类的粥和水果;中午趁江童午睡时去学校图书馆查资料;下午回来时必定带着新鲜出炉的复习笔记。晚上离开前,他会把当天整理的要点贴在病房墙上,活像个小教授。

第三天夜里,江童的病情突然反复。高烧让她意识模糊,只记得自己死死攥着一个人的手,喃喃说着“别走“。恍惚中有人用棉签蘸水湿润她干裂的嘴唇,冰凉的手指不时轻触她的额头测量体温。

天亮时,江童发现许星辰趴在病床边睡着了,眼镜歪在一边,手里还攥着半湿的毛巾。她这才注意到他穿着昨天的衣服,眼下有明显的青黑。

护士来查房时告诉江童:“你男朋友昨晚死活不肯走,在走廊长椅上坐了一夜。最后还是李医生心软,破例让他进来的。“

江童想解释他们不是那种关系,话到嘴边却变成:“他...一直这样固执吗?“

护士笑了:“可不是。凌晨三点还跑来问我能不能给你换种退烧药。“

许星辰被说话声惊醒,猛地坐直身体,眼镜差点滑落。他第一反应是去摸江童的额头,然后长舒一口气:“退烧了。“

江童看着他凌乱的头发和皱巴巴的衬衫,胸口涌上一股酸涩的热流。“你...整晚都在这里?“

许星辰低头收拾散落的药盒和毛巾,避开她的目光:“嗯。正好...复习药理知识。“

护士离开后,病房陷入一种微妙的沉默。江童注意到许星辰的左手手腕有一圈淡淡的红痕——正是她昨晚无意识抓握的位置。

“对不起...“她小声说,“你的手...“

许星辰迅速拉下袖口遮住痕迹:“没事。“他站起身,“我去买早餐。想吃什么?“

“许星辰。“江童叫住他,“谢谢你。“

许星辰站在门口,晨光从他背后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微微点头,然后轻轻带上了门。

随着病情好转,医生允许江童每天下床活动两小时。除夕前一天,许星辰推着轮椅带她去楼下小花园透气。冬日阳光吝啬地洒在光秃秃的灌木丛上,几个穿着病号服的孩子在不远处追逐一只皮球。

“我妈说,明晚医院食堂会包饺子。“江童望着那些玩耍的孩子,“可惜我不能吃,医生说要清淡饮食。“

许星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我问过医生了,这些是你现在能吃的食物。我妈妈说明天会做南瓜粥和白菜豆腐煲。“

江童接过纸条,发现背面还列着一串书名:“这是...?“

“寒假剩余的书单。“许星辰推了推眼镜,“按优先级排序。红色标记的是必读,蓝色是选读。考虑到你的康复进度,每天两小时应该能...“

“许星辰。“江童打断他,“你知不知道你这样特别像个小老头?“

许星辰愣住了,随即耳朵开始变红。江童大笑起来,不小心牵动了还在发炎的肺部,变成一阵咳嗽。许星辰连忙轻拍她的背,表情介于担忧和窘迫之间。

“开玩笑的啦。“江童喘匀了气,“其实你这样...我很喜欢。“

最后三个字轻得几乎听不见。许星辰的手停在半空,然后慢慢收回。两人之间的空气突然变得稀薄,江童急忙指向远处:“看!那是不是银杏树?“

除夕夜,医院比往常热闹。电视机里播放着春晚,护士站在走廊分发糖果。江童的病房被特意布置过,窗上贴着许星辰带来的剪纸窗花——一个歪歪扭扭的“福“字,据说是他小学手工课的“杰作“。

晚上九点,许星辰带着两个保温盒出现。“年夜饭。“他打开盖子,香气立刻充满了病房。一盒是江童能吃的清淡菜肴,另一盒则是正常的饺子和小炒。

“你妈妈真好。“江童夹起一块南瓜,甜糯的口感让她眯起眼睛。

许星辰摇头:“饺子是我包的。“他指着其中几个形状怪异的,“这些...馅可能有点少。“

江童夹起一个“发育不良“的饺子,咬开后发现里面只有一小团肉馅,却意外地好吃。“不错嘛!“她由衷赞叹,“比我会做饭多了。“

他们边吃边看春晚,当某个流行歌手出场时,江童兴奋地坐直了身体:“是陈奕迅!我最喜欢他了!“

许星辰默默记下这个名字,然后看着江童跟着电视哼唱,输液管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荧光星星在天花板上发出柔和的绿光,织女星的位置特别明亮,就像他们童年一起看过的那个夏夜。

临近午夜,窗外陆续响起鞭炮声。江童叹了口气:“今年看不到烟花了。“

许星辰看了看表,突然站起来:“穿外套。“

“啊?“

“快点。“许星辰已经拿起了她的羽绒服,“趁护士交接班。“

五分钟后,他们溜上了医院顶楼的小天台。寒风刺骨,江童把脸缩在围巾里,只露出眼睛。许星辰站在她身边,肩膀为她挡去大半风力。

“还有三分钟。“他看着手表说。

江童正想问什么三分钟,远处突然传来“咻“的一声,接着一朵巨大的金色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紧接着是第二朵、第三朵...很快,整个城市上空被五颜六色的光芒照亮。

“医院后山每年都有烟花表演。“许星辰在爆炸声中提高音量,“从这里看角度最好。“

江童仰着头,烟花在她眼中映出缤纷的色彩。在这一刻,她忘记了病痛,忘记了高考压力,甚至忘记了寒冷。她只知道许星辰站在离她不到十厘米的地方,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当最壮观的一簇烟花升空时,江童转向许星辰,正好看见他也看着自己。在漫天华彩的映照下,他的嘴唇动了动。

“什么?“江童凑近些,烟花声太大了。

许星辰像是突然惊醒,慌乱地后退一步:“没什么!我是说...烟花太响了,吓我一跳...“

江童歪着头看他:“你刚才是不是说了什么重要的话?“

“没有!“许星辰的否认快得可疑,“就是...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江童微笑着说,心里却记下了这个瞬间——许星辰闪烁的眼神,通红的脸颊,还有那句被烟花淹没的低语。她不确定自己是否读对了唇形,但那看起来很像四个字:

“我喜欢你。“

年初三,江童终于获准出院。许星辰帮她提着行李,两人慢慢走在回小区的路上。阳光很好,积雪开始融化,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我妈说今晚做火锅庆祝。“江童踢着路上的小石子,“你来吗?“

许星辰点头:“我带了复习计划表。离高考只剩四个月了,得抓紧补上落下的进度。“

江童做了个鬼脸:“刚出院就学习?许老师你也太狠心了!“

“今天先休息。“许星辰难得让步,“明天开始,每天六小时。“

“遵命!“江童夸张地敬了个礼,然后突然停下脚步,“许星辰,看!“

她指向路边那棵熟悉的银杏树。经过一个冬天,它依然挺立,枝干上冒出嫩绿的新芽。江童跑过去,小心翼翼地触摸那些芽苞:“还记得我们在这里埋的时间胶囊吗?“

许星辰站在她身后,目光柔和:“嗯。还有六年才能挖出来。“

“到时候你会在哪儿呢?“江童轻声问,“美国?欧洲?还是...“

“ wherever I am,“许星辰用英语回答,然后切换回中文,“我都会回来赴约。“

高考前最后一个月,他们几乎每天都去银杏树下复习。江童的语文笔记上画满了许星辰整理的思维导图,而许星辰的错题本里则夹着江童写的鼓励纸条。

五月底的一个傍晚,江童神秘兮兮地掏出一个手工发卡——用银杏叶标本做的,叶脉清晰可见,背面用极细的笔写着“必胜“二字。

“戴上这个!“她不由分说地把发卡别在许星辰额前的碎发上,“我特意选了最像四叶草的叶子,会带来好运的!“

许星辰乖乖任她摆布,然后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细长的盒子:“我也有东西给你。“

盒子里是一支钢笔,漆黑笔身上刻着两个小小的字:“我的星辰“。江童翻来覆去地看,发现笔帽顶端还嵌着一颗小小的陨石切片,在夕阳下闪着微光。

“这是...“

“真的陨石。“许星辰轻声说,“来自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四十六亿年前就存在了,比地球上任何生命都要古老。“

江童小心地抚过那颗陨石,感受着上面细微的凹凸。“它飞了那么远...“她喃喃道,“最后到了我手里。“

许星辰看着她,目光温柔得像夏夜的星光:“就像你突然出现在我生命里。“

高考前一晚,江童躺在床上,手里握着那支钢笔。手机震动起来,是许星辰的消息:“准备好了吗?“

江童回复:“当然!我可是有'陨石之力'加持的人!“

许星辰发来一张照片,是他书桌上的台灯和试卷,银杏叶发卡被小心地放在笔筒上方。“明天见。“他写道。

江童将手机贴在胸前,想起除夕夜那场烟花,想起病房里的荧光星星,想起许星辰说“我的星辰“时的表情。她突然无比确信,无论高考结果如何,无论未来将他们带向何方,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就像北极星永远指向北方,就像陨石穿越亿万年光阴终将抵达。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江童闭上眼睛,许下和六岁那年一样的愿望。

录取通知书送到的那天,江童正在许星辰家厨房帮许妈妈包饺子。面粉沾在她的鼻尖上,她浑然不觉,专注地把馅料捏成各种奇怪形状。

“童童!“许星辰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快递!“

江童手一抖,刚捏好的“星星饺子“掉回案板。她顾不上擦手,冲进客厅时看到许星辰已经拿着两个EMS信封站在那里,嘴角抿成一条紧绷的线。

“一起开?“江童的声音发颤。

许星辰点头,两人并排坐在沙发上,小心翼翼地拆开各自的信封。江童的动作比许星辰快半拍,当她看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那几个字时,一声尖叫卡在喉咙里,化作无声的颤抖。

“我...我考上了...“她转向许星辰,却见他盯着自己的通知书,表情凝固。

一瞬间,所有最坏的可能性闪过江童脑海。她伸手去握许星辰的手腕:“没关系的,就算...“

“清华。“许星辰突然抬头,眼睛亮得惊人,“航天航空学院。“

下一秒,江童已经扑上去抱住了他。面粉沾在许星辰的黑T恤上,形成一片白色的云朵。许妈妈闻声赶来,看到两个孩子又哭又笑地抱在一起,手里的擀面杖“咣当“掉在地上。

“太好了...“她抹着眼角,“我得再包几个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