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环境嬗变视域下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研究
- 杜俊华
- 379字
- 2025-04-24 17:43:24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与国际环境嬗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格局。受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影响,金融力量相对薄弱、资源自给率较低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国内矛盾突出,纷纷走上了向外侵略并抢占其他国家资源的法西斯道路。而金融和资源相对雄厚的英国、美国和法国,在危机中损失虽然也较大,但这些国家具有民主传统,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摒弃前嫌,于1936年秋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1]。但美、英、法三国过分关注国内经济恢复,纷纷希望对法西斯让步把“祸水”东引苏联,以使它们两败俱伤,坐收渔利,故在外交上采取“绥靖”政策。世界经济危机给苏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对德国和日本在东西两方的咄咄逼人,苏联与美国建交,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并积极地与英法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