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在谈到中国抗战的作用时曾强调:“假如没有中国或者中国被打垮了,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1]英国首相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942年1月在华盛顿写给英军元帅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Archibald Percival Wavell)的信中强调中国的重要性:“不要忘记在所有重要因素中,亚洲的团结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假如我现在用在美国所能想到的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中国’。”[2]正因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在抗战后期的国际地位才得到空前提高。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原来贫穷落后、长期遭受外敌欺侮的中国能与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持久作战并最终取得胜利呢?毫无疑问,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全面抗战功不可没。而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转变,不但有内因,即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且有外因,即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发展都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嬗变密不可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影响世界的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大力支持。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第二次国共合作有很大的影响,从国际环境嬗变的角度探讨第二次国共合作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