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爱民如子?!李隆基:怎么不算呢?
- 人在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
- 听风煮雨夜
- 2089字
- 2025-04-13 10:03:16
“三郎肚子饿了吧?要不要吃些东西?”
周宝一边询问,一边从怀中掏出一个还在冒着热气的胡饼。
胡饼由面饼烤制而成,吃起来焦香酥脆,是唐代最为流行的主食之一,有些类似后世的烤馕。
朱行简揉了揉腹部,肚子再度发出咕噜噜的叫声,他确实饿了。
当即也不客气,从周宝手上接过胡饼,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自从起义军攻打六合县城兵败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一夜。
前一个昼夜,他们这群残兵败将一路狼狈奔逃,根本不敢停歇,自然也就没吃过东西。
在第二天早晨天降大雨,阻断追兵后,他们虽幸得一息安寝,可以找个地方落脚休息。
但朱行简才刚坐下就累的睡着了,如今醒来,已是傍晚黄昏。
这么长时间没吃东西,他肚子饿的实在厉害。
狼吞虎咽的吃下整张胡饼。
又接过周宝递过来的海碗,喝了一大碗热水顺了顺,朱行简这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舒坦,真他娘舒坦!”
“从来没有想过填饱肚子竟是一件这么舒服的事情!”
朱行简坐在床榻上,神情慵懒。
周宝见朱行简吃完胡饼,这才说起正事。
“三郎,大元帅刚刚交代我,让您吃点东西后,尽快去参加军议。”
朱行简作为当前老朱家下一代唯一的继承人,有资格参加军议。
虽然他同辈行三,但这和他是老朱家唯一的继承人并不冲突。
因为朱行简虽有两个兄长,但在起义军六合兵败时,他的两个兄长都已折在乱军之中。
如今,他已是朱家这一代唯一的男丁。
朱行简点点头,迈步准备前去参加军议。
走到门口,他转头指了指摆在地上的大木桶,对周宝示意道。
“把那木桶带上,随我来!”
“注意,别让木桶进了水。”
如今朱家义军正在被朝廷官兵追杀,指不定追兵什么时候就要撵上来了。
这一桶火药若是应用得当,或可击退官兵,以解他们当前的困局。
周宝闻言并没有问为什么,披上蓑衣,用蓑笠盖住木桶顶端防止进水。
然后搬起大木桶,快步跟上朱行简的脚步。
周宝走到屋门口,朱行简撑开一把油纸伞,将伞面挡在了周宝的脑袋上,而自己则有小半个身子暴露在绵绵细雨中。
“三郎,你自小体弱,淋不得雨。”
“会得风寒的……”
周宝面露忧色。
朱行简摇摇头,开口做出解释。
“我淋点雨没关系,但这桶里的东西可见不得丁点儿的水。”
火药一但沾水,那就废了。
唐军的追兵随时有可能追上来,朱行简现在冒不起这个险!
周宝见此,只得应下。
很快,两人就搬着一桶火药,来到了军议的地方。
如今起义军落脚的地方,乃是冶山下的一座名为李王庄的小村庄。
村庄规模不大,就二十几户人家,百来口人,青壮也没几个。
这也是起义军选在这里落脚休整的原因。
像是那些动辄能拉出几百号青壮大村寨,就凭他们这些残兵败将,是万万不敢去招惹的。
否则的话,万一他们好不容易才暂时摆脱官兵追杀,结果阴沟翻船栽在一群庄稼汉手上,那丢脸就丢大发了。
如今起义军举行军议的地方,正是李王庄的宗祠。
当朱行简带着周宝抵达宗祠时,里面已经吵的不可开交。
但并非是在商议策略,而是在一个劲儿的埋怨朱俊领着他们走上造反的不归路。
“要我说大哥你就不该造反!”
“谁说不是?如今大唐正是如日中天,当今圣人更是英明果睿,文治武功堪比太宗皇帝,我等此时造反,岂有活路?”
“你朱俊将我朱家带上绝路,乃家族的罪人,一但我朱家全族覆灭,我倒要看看,你朱俊到了九泉下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朝廷大兵实在太厉害,我等绝非对手,若再一意孤行下去,我朱家只恐万劫难复。”
“若及时向朝廷投降,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
朱行简站在门外,听着门内的吵嚷,脸色一沉。
心道要糟!
如今起义军之局势,外有朝廷大兵追击,旦夕将至;内有奸人言语蛊惑,动摇军心。
内外交困之下,老朱家的起义军怎么看都是一副里脊药丸的样子!
一但起义军向朝廷投降,其他人作为从犯,或许还有活路。
但自己父子身为贼首,那必然是要被押赴京城,斩首示众的。
心道绝不能再让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朱行简深吸一口气,伸手推开了眼前的木门。
嘎吱!
木门从外边被人推开的声响打断了宗祠内众人对朱俊的问责。
一道道目光均向着门口看去。
只见半边身子被雨水湿透的朱行简施施然从门外迈步走了进来。
“三郎,谁让你擅自闯进来的?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
“你心里可还有一点对长辈的尊重?”
一个身材高瘦,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怒目而视,拍着桌子呵斥推门进来的朱行简。
朱行简抬眼一看,认出说话的这人乃是他的二叔公朱茂。
刚刚在军议上,正是他带头向朱俊问责,提议向朝廷投降。
朱行简目光瞥了朱茂一眼,并没有顺着朱茂的喝骂往下接话。
朱行简是小辈,如果就他是否尊重长辈的话题和朱茂辩论,他说什么都是输。
故而,干脆揭过这个话题。
“二叔公此言差矣!”
“这反是我朱家全族一起造的,若是功成,皇亲国戚荣华富贵大家都有一份。”
“可若事败,罪过自然也得一起担。”
“朝廷株连九族的时候,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得上刑场走一遭。”
“毕竟造反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难不成二叔公以为投降就能活命?”
“不免太幼稚了些!”
眼见朱行简说起这个话题,朱茂也是无心再继续同他掰扯是否尊重长辈的话题。
“三郎你个小孩子家家懂什么。”
“当今圣人公正贤明,爱民如子,只要我等投降悔过,向朝廷阐明造反之原因,朝廷定会体谅宽恕我等。”
朱行简闻言,差点被朱茂给逗笑。
“啊对对对!”
“李隆基一日杀三子,那可不就是爱民如子吗?”
“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