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骨疽案2
李某,男,77岁,山东人。
初诊:2012年4月11日。
既往史:①前列腺增大;②胆结石、胆囊炎;③肾上腺增生;④2型糖尿病;⑤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左腿动脉血栓形成)。
消渴病多年,近期下肢浮肿,足趾甲黑褐色,疼痛难忍,纳食可,大便如常。舌质红苔白,脉弦滑尺弱。
诊断:脱骨疽、消渴病。
治法:益肾健脾,活血通络。
方药:生黄芪30g,当归15g,乳香10g,没药10g,水蛭5g,地龙10g,赤芍10g,红花10g,土鳖虫10g,桃仁10g,山药15g,玉竹15g,焦白术10g,丹参15g,地骨皮30g,生地黄10g,生甘草9g,七叶莲20g。
水煎服,28剂。
外用:大黄油1500mL。
二诊:2012年5月11日。
服上方疼痛好转,舌质红苔白,脉弦缓尺弱。继用前方30剂。
外用:大黄油2瓶+生甘草粉100g,混匀外用。
三诊:2012年6月12日。
服上方后精神转佳,疼痛好转80%。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缓尺弱。
加:怀牛膝10g。水煎服,30剂。
外用仍以前法。
四诊:2012年7月17日。
服上方疼痛已止,足趾已转为正常皮肤色,唯足小趾仍是紫褐色。
上方加:没药10g,藿香3g,苏叶3g,怀牛膝10g。
外用药:白及粉20g,生草粉20g,大黄油200mL,混合外用。
庆幸没有截肢,生命犹存,精神转佳。